曾国藩:一个人缺钱,只要这三个地方舍得花钱,钱自然会越挣越多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我们都知道后期的他不但手握重兵,权倾朝野,而且还掌握着当时整个大清最重要的江苏、安徽、江西三地的税收权;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按照道理来讲,像他这样要资源有资源要人脉有人脉时代雄主,为子孙后代圈钱敛财,谋求福利啥的,那都是在正常不过了。

可曾国藩却并没有这么做,不但如此,他还教育儿孙要勤俭节约,不该花得钱一分都不能花。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要这么“抠”呢?

其实这与他“独特”的金钱观有关:

钱要花在三个该花的地方......

到底是哪三个地方钱该花呢?

听我掰扯掰扯,您就明白了。

一,给父母钱一定得舍得花

曾国藩是个大孝子,因为政务繁忙,几乎没什么时间陪在父母得身边的他,便就通过托朋友定时将生活费带给父母,一个月40吊,月月如此,从不间断。

而这40吊若换放到现在,差不多8000块钱的样子。

或许有人会说,现在一个普通退休教师的工资也得万儿八的,曾国藩这钱是不是给少了?

可是您知道吗,若按照当时曾国藩所处的职位来看,他几乎是把每个月得俸禄都给了自己的父母。

再反观一下我们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工作好几年了,不但一点存款都没有,且还基本上是月月光,欠着花呗,透着信用卡,为了一如既往坚持自己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自私自利的享乐行为,他们甚至还把“魔爪”伸向了父母,自己不给父母钱花也就算了,竟然还好意思要求父母每月给自己的卡上打钱,活活把自己养成了巨婴,啃老一族。

就像最近网上很火的网暴辱父事件:

女生长时间花着父亲的退休金,在海外过着潇洒自在的生活,有一天父亲突然决定给她“断供”,希望她回国好好过日子。

可这女生非但不听劝,却反而将父亲一些所谓的“糗事”公布在了网上,最可气的是,丧心病狂的她最终居然还把已逝多年的母亲遗相也刊在了网上,并配文:请睁开你眼睛看看吧,我亲爱的妈妈,你女儿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

请问这样儿女与禽兽何异,如此的败类又怎么会长期立足于世。

曾国藩认为“富养”父母,乃是家庭的最大福报,因为父母不但有养育之恩,还是一个家庭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健,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体系才会稳固,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所以说,在我们能赚钱的时候,给父母的钱一定得舍得花。

二,在朋友患难的时候要舍得为朋友花钱

曾国藩在二十七岁那年(道光十八年,也就是1838年)考中了进士,入翰林院,成为了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干一些校编,撰写类的文书杂事。

因为官职不大,俸禄也不多,再加上又是农村出生,过惯了苦日子的曾国藩,刚来京城入仕不久的生活,自然就会过得很节俭,经常是连一件廉价布鞋都舍不得买的他,除了外面的官袍还有些样子外,里面基本上都是一些很旧,很破的衣服。

由于自己的“土气”,以及不会来事,京城洋气的“同事们”几乎都太爱搭理曾国藩,既然干上这行了,总不能打退堂鼓,半路而退吧,再说那也不是他行事的风格,于是,在一番打听了解后,这曾国藩就发现这些“同事们”中居然有一个自己的老乡,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么,就这么的,曾国藩便打算从老乡身上“下手”,争取早日破开这个僵局。

还别说,老乡也挺给面子,很快,哥俩就这么玩到了一起,然好景不长,不久后,老乡的亲人就不幸去世了,老乡因为没钱给家人办丧事,急得团团转,哪还有心思“上班”,更别说配合曾国藩打破僵局了。

曾国藩知道后,二话没说,立刻便将自己攒了二十年的私房钱一千吊钱全部借给了老乡,并打包票即使不还也没关系。

老乡非常感动,在拿钱办理完了亲人的丧事后,很快就回到京城帮助曾国藩打破了僵局,并且在在日后的仕途上也给曾国藩出了不少力。

常言道:患难见真情

曾国藩认为“一生成败,皆关乎朋友......不可不慎”,因为朋友乃是个人通向成功路上的重要一环,好朋友不但可以用来交心,还能在关键时候助你一臂之力。

所以说,在朋友患难的时候定要舍得为朋友花钱,如此才会让他记住你一辈子。

三,懂得感恩,为恩人要舍得花钱

曾家有个被人唤作丹阁叔的下人,曾国藩非常敬重他,甚至一度都是把他当做家人一样看待,为啥?

因为这丹阁叔对曾国藩是有恩的,当初曾国藩遇难,也就是穷困潦倒的时候,别的下人都走光了,只有丹阁叔对他是不离不弃,不但如此,他甚至还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钱给曾国藩补贴家用,可谓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就这样,在丹阁叔的鼎力支持下,又重新“翻过身”来的曾国藩自然便将丹阁叔视如己出。

后来,丹阁叔因为种种原因,也遇到了困难,于是便来找曾国藩借钱,希望曾国藩能够借他三百两白银零四十吊钱帮他度过难关。

三百两白银零四十吊钱是什么概念?

虽然对于和珅那样的“大富豪”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可对于一向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曾国藩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然而,曾国藩却二话没说,只用了三天,便就七拼八凑将三百两白银零四十吊钱给丹阁叔筹齐了......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丹阁叔一再要求必须记账的情况下,曾国藩竟然瞒着他将大头给抹了,只记录了四十吊钱。

后来,当丹阁叔知道之后,那是感激的涕泪横流,并发誓将永远伺候在曾国藩身边,一辈子为曾家做牛做马。

曾国藩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能怠慢”,因为恩人不但是个人通向成功路上的护身符,同时也是彰显自己道德品质的试金石,正所谓:你怎么对待恩人,别人就会怎么对你......两者之间看似毫无瓜葛,却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说,懂得感恩,为恩人要舍得花钱,如此才是智者之为。

总结: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一波三折的时候,因此千万要记住雪中送炭,一定好过锦上添花......

因为还钱容易,还人情很难。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从曾国藩的三个舍得花钱的地方得到一些启发,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该花的的地方,千万别再大手大脚将钱“浪费”掉了,您觉得呢?

谢谢观赏!

关注我,总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地方   俸禄   京城   大手大脚   恩人   僵局   老乡   家人   父母   朋友   钱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