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和清末一样腐败,为什么人们却更反感清朝末年呢

现在,涌现了不少“明粉”。明粉痴迷于明朝,主要也是明朝是封建王朝中汉族人建立的最后一个朝代。当明朝灭亡之后,就是长达差不多三百年满清的统治。很多人看来明朝不应该灭亡。如果明朝一直存在,可能也会避免晚清末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灭亡。更多人奇怪,明朝末年,和清朝末年一样腐败,为什么人们却更反感清朝末年呢?

明朝与晚清的贪腐严重

明朝末年的官员贪污腐败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明朝各级官员缺乏“公仆”的思想意识,利用手中的职权聚集财富,不顾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情况非常普遍。而且,当官以权谋私,庇护社会黑恶势力,不顾民生,造成社会非常不稳定。

明朝官员普遍存在怕事、不作为的现象,做事情都是敷衍了事,各地民变屡屡爆发,但官员反应速度却比民间的速度还要慢。由于各级官员的贪婪和不作为,民间的不满和反抗,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明朝的灭亡。

晚清末年,贪腐现象也是风靡,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以晚清时候的慈禧太后为首,生活奢侈。这“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作风,也影响了清朝大大小小官员,也是贪污敛财,沉迷贪图享乐。

明朝比清朝有骨气

但为什么普遍反感清末的贪腐,主要也是清朝和明朝经历的事情不太一样,晚清历史,是一部受外国列强侮辱的历史,国人活得毫无自尊心。所以,晚清历史给人感觉是一切事耻辱的,这一种耻辱不是打仗打不赢,却是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简单来说,清政府是没有脊梁骨的。曾记得溥仪回忆自己当伪满洲国皇帝时候,曾写过这么一句话,就是不管老百姓怎么样,一定要保住自己的皇位。

看来,保住皇位,保住江山,为了自己利益宁愿苟且偷生,这也是清朝统治者软弱无能的事项。相比之前,明朝皇帝都还是比较有气节,乃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谓非常有硬气。而且,崇祯皇帝在上吊之前,对自己行为也进行深刻反思和检讨,宁愿尸身不得保全,也担忧当时的百姓,这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是截然不同的。

清朝的丧权辱国令人厌恶

而且,清朝统治者对列强的所作所为,卑躬屈膝,伤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也的确令人痛恨不已。

晚清坐拥中国数亿人口,拥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土,以及上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但面对人口不及中国,面积只不过中国一省的列强,在对外战争中都是屡战屡败。如果技不如人可以理解,但毫无骨气硬气,牺牲中华民族利益,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态度也,的确令中国人难以忍受。

如晚清与沙俄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不仅丢失中国大量领土,也使得沙俄势力从欧洲扩张到我国北方疆土上,使今天的中国人都非常痛恨。

再比如,晚清末年令无数中国人觉得如脱裤子一样羞辱,就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去。历史上日本都是中国的藩属国,定期对中国进贡,认中国为“大哥”。但是,在甲午战争中,小小的日本居然覆手乾坤,一举把天朝大国晚清打败,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还逼迫清政府割让领土和赔偿二亿两白银。在这一场战争中,小日本也取代大清成为亚洲的老大,这令国人觉得自尊心极其受挫折。

还不如八国联军侵华时候,八个国家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劫,无恶不作,令中国人觉得国家是被任人宰割的肥肉,自然是非常痛恨晚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

明朝对外比晚清硬气

虽然晚清时候出现了很多改变现状的知识分子,如洋务运动的李鸿章和左宗棠等,只是能力有限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封建势力太强大的,只能让清朝最终灭亡,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

可以看到,清朝统治者的卖国非常令人厌恶,在清朝统治者看来,国家的存在,只是为了令他们过上奢侈的生活,自然冠冕堂皇对外说出“量中华之物,结与国之欢心”这样无耻的话。于是,在国家当官,清朝统治者慈禧太后宁愿拿国家的军费过生日,引入洋人镇压老百姓,溥仪宁愿当日本人的走狗也要圆自己的“皇帝”梦。

而且,清朝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上千个不平等条约,使普通百姓背上了沉重的赋税负担。平民百姓为了求生,不惜背井离乡,下南洋或者去美国当“猪仔”一类的华工,漂泊他乡谋生。如此丢失国人自尊心和给国人带来苦难的腐败清政府,自然令国人厌恶。

相反下,明朝在对外是比较硬气。如明朝戚继光在沿海一带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在万历年间,成功帮助朝鲜抵抗了日军的侵略,粉碎了丰臣秀吉的“大东亚共同圈”的野心,为东亚带来了三百年,这也是令国人觉得很荣耀的。

厌恶清朝原因

抛开清政府腐败不说,厌恶清朝原因也很多,大概有这么几点:

第一,屠城

明末人口大约是1.2-1.8亿,清初(康熙时期)人口大约是2000-4000万,保守估计死了8000万人,这个数据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伤亡总和

虽然明末小冰河、鼠疫、农民起义造成死了很多人,但很多也是满清占领中原,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赵州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屠城失去的人口。清政府为了剃发易服,让汉族人服从自己的统治,几乎每占领一座城市就屠一座城,手段残忍令人厌恶。

第二 文字狱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文字狱,几乎都是一项基本国策,规模之大、手段残酷,可谓是空前绝后。在文字狱下,很多珍贵的史料被满清摧毁得难以考证。同时,清朝海拔汉人分为四等,这与畜牲没多大区别。

第三 诛杀功臣

清朝几乎没有一个功臣获得善终(尤其是汉人),如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索额图,纳兰明珠,三藩,施琅,姚启圣,李光地,周培公,年羹尧,张廷玉等,给人感觉在清朝当大臣,即使忠心耿耿,皇帝也担心你功高震主,抢了光环,于是就要处死你。

第四 愚昧和没考虑到中华民族利益

满清统治,给人感觉是愚昧无知,没考虑到中华民族利益。康熙把外国送来的火枪束之高阁,乾隆拒绝英国使者马嘎尔尼的通商要求和先进科学技术,甚至把科学技术妖魔化,把先进技术称为“奇技淫巧”。

在满清快三百年统治期间,都是没考虑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国家进步,只站在维护满清八旗贵族立场上。无论是丧心病狂的文字狱,还是文化浩劫的《四库全书》,都是满清防止一切变故,封锁科技进步,杜绝老百姓成功造反的可能性。这些愚昧做法,使清朝虽然能预防内患,却放不了外忧,最终在1840年还是被大英帝国的船舰利炮打开了国门。

结语

晚清的腐败卖国,给人感觉是满清贵族的奴颜媚骨。相比之下,汉人比满清贵族更加有骨气。想当年西汉没落的时候,依然有光武中兴。北宋灭亡,依然有南宋后继。

南宋灭亡之际,有崖山海战南宋君臣跳海之壮举,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傲骨,崇祯自缢之前的叹息,也是彰显中华民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骨气,这一点是晚清腐朽统治者难以媲美的。

所以,近代晚清与列强签订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段永远抹不去的耻辱。这是世人更反感晚清腐朽统治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明朝   清朝   硬气   文字狱   晚清   列强   清末   满清   统治者   中国   反感   腐败   清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