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做了三十年皇后,为何最后却自尽而死?卫子夫做错了什么?

作为汉朝的一代贤后,卫子夫最后之所以会在巫蛊之祸当中,自尽而死,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她本人逐渐衰老,不再得宠。二是因为当时她娘家不行了,在霍去病和卫青相继离世之后,卫家缺少真正的扛鼎之人。而作为皇后的卫子夫,虽然看似权势很大,但她依然无法承担后宫之外的责任。

最关键的是,从史书记载来看,卫子夫本人,应该并不精通于权谋之道。这一点,其实是最致命的。

如果我们仔细了解过卫家的故事,我们就会发现:卫家的故事,开始于卫子夫得宠。但在这之后,当这个故事逐渐渐入佳境之后,卫子夫的戏份开始越来越少。尤其是到了卫家全面崛起之后,真正的主角,并不是卫子夫,而是卫青和霍去病。

而等到这个故事讲到后期的时候,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换成了太子刘据。

所以,想要更好的理解卫子夫的死因,我们得转换一下视角。看看在这个故事的中后期,卫子夫到底都在干嘛!

卫子夫故事的开端,大家都比较熟。大致就是卫子夫早年的时候,是汉武帝姐姐家的一个歌女。某次汉武帝去姐姐家串门,就意外看上了卫子夫,然后就把卫子夫带回了皇宫。

当时的汉武帝,还没真正掌握大权,权力都在自己奶奶手里。而当时作为皇后的陈阿娇,又恰好无法帮汉武帝夺权。而此时的卫子夫,恰好又给汉武帝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所以接下来,汉武帝就开始大力提拔卫家,作为自己未来的权力基础。

就这样,卫家人开始迅速上位,卫子夫也在宫里越来越得宠。几年之后,汉武帝的奶奶死了,卫家开始全面起飞。又过了几年之后,等到汉武帝彻底掌握了朝政大权之后,就直接以玩巫蛊之术的名义,废了那位前皇后陈阿娇。

但是请注意,陈阿娇被废之后,汉武帝其实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直接立卫子夫为皇后。接下来的两年里,先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在龙城之战当中打赢了匈奴,让卫家的地位再次大幅提升。然后,卫子夫又给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太子刘据。

直到经过这两件事之后,公元前128年,汉武帝才终于正式立卫子夫为皇后。

以上这些,就是卫子夫成为皇后的大致过程。但是接下来,随着卫子夫成为皇后,她的戏份却反倒越来越少了。

这事其实比较容易理解。首先,做了皇后之后,卫子夫的主要任务,就是替汉武帝抚养太子,同时管辖后宫。而这些事情,往往属于皇帝的私事,而且比较琐碎。这类事情,史官们往往很少记载。



而且,在《史记》和《汉书》当中,也没有单独记载皇后故事的传记。对于卫子夫做了皇后之后,在宫里到底都做了什么事情,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

所以相比之下,卫子夫在这段剧情当中的故事,就显得很少了。而我们想知道卫子夫的状态,就只能从其他相关人员的故事当中,不断进行找补和拼凑。

当然,接下来的十年里,卫家的地位,却一直在不断上涨。在接下来的十年当中,卫青逐渐成了汉朝的军中统帅,率领汉军打垮了匈奴。同时,霍去病也逐渐崛起,最后封狼居胥。

另外,在这十年当中的第七年,卫子夫所生的儿子刘据,也被正式册立为太子。而随着刘据被立为太子,卫子夫的地位就更稳了。

就这样,到了公元前119年,也就是漠北决战那一年,卫家的权势终于达到了顶点。这一年,汉朝前线的军队,基本上都在卫家的两个男人手里管着。汉朝的后宫,也是以卫子夫为首。同时,太子也是卫子夫的儿子,这就等于是汉朝的未来,也在卫家的手里。

此时的卫子夫,地位已经稳得无以复加。卫家的地位,也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

但问题是,巅峰之后,便是衰落了。

从漠北决战结束以后,接下来,卫家开始不断走下坡路。而面对这种下坡路,卫子夫其实一直都无能为力。

首先是年龄。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卫子夫具体的出生时间。但是从时间上来推断,从卫子夫第一次被汉武帝临幸,到霍去病封狼居胥,这期间正好过去了二十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卫子夫和汉武帝第一次相遇的时候,是十六七岁。那么此时的卫子夫,已经三十六七岁了。

在汉武帝那会儿,又没有现代的医美手段。就算是锦衣玉食的皇后,过了三十五岁之后,在容貌上依然会迅速下滑。所以在这之后,汉武帝注定会开始喜欢其他更加年轻貌美的女子。

这一点,卫子夫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

其实早在漠北之战开始几年之前,汉武帝就已经开始宠爱别的后宫女子了。从时间上来推断,大概就在刘据被立为太子之后不久,汉武帝开始宠爱宫里的王夫人。后来,这位王夫人,也给汉武帝生下了第二个儿子。

而在王夫人之后,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汉武帝还会陆续喜欢上其他女子。比如说那位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以及手里天生攥着一支玉钩的钩弋夫人。

这些,卫子夫都无法改变。而且,卫子夫很清楚,对于这种改变,最好的选择,就是顺其自然。如果强行去争宠,想要拖住汉武帝的心,最后反倒会适得其反。

所以接下来,在后宫争宠方面,卫子夫采取了一种很无所谓的态度。不管汉武帝喜欢谁,她都无所谓,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反正只要太子还是她儿子,那未来就是她的,而不是那些妃子的。

在争宠这个问题上,卫子夫虽然无法解决问题,但她的选择确实是对的。而相比之下,另外一个问题,卫子夫就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这个问题,就是卫家后继乏力的问题。

就在漠北之战打完两年之后,一代战神,忽然暴毙而亡。

霍去病的死,对于卫家来说,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卫家下一代人当中,不可能再找出任何一个人,像霍去病这么优秀。而且,除了霍去病之外,卫家的下一代,很多都是庸碌之辈。更有甚者,干脆就是所谓的‘二世祖’。除了给家里惹麻烦之外,啥也干不了。

除此之外,汉武帝的态度,也是导致卫家出现权力断层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汉武帝的角度来看,卫家之前是自己最大的臂助,当然要好好提拔。但是到了漠北之战打完之后,卫家已经有些过于势大。此时的汉武帝,必须得开始逐渐抑制卫家,不可能让卫家再继续保持这种强大的状态。

所以,对于这个局面,卫子夫同样束手无策。

如果她参与政治斗争,帮助卫家维持目前的权势。那么接下来,汉武帝就会对卫家更加忌惮。卫子夫的努力,只会让卫家更快的衰落。

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当然,在这个无解的问题面前,卫子夫的手里,其实还是有一张王牌可以用,那就是太子刘据。

只要卫家不造反,不争权,太子刘据未来顺利接班。那么最终,胜利就一定属于卫家。这个结果,对于卫家来说,也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接下来的二十年里,卫子夫就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她一直在小心的把握各种尺度,维护各种关系。一方面,要保证卫家足够强大,能够保护太子。另一方面,也要主动限制卫家的强大,确保汉武帝不会对卫家太过忌惮。

而在后宫这边,卫子夫也一直在小心拿捏这种尺度。既要让汉武帝可以随意宠爱其他妃子,又要确保自己后宫之主的地位。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汉武帝产生换太子的念头。

这种走钢丝一样的生活,卫子夫过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从刘据被立为太子那天开始,她就一直在过这种生活。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卫子夫的能力,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绝大多数的时候,卫子夫都能完美的处理好这些关系,让汉武帝绝对信任她。

这显然很不容易。

而且,到了卫子夫晚年的时候,尽管汉武帝不断另有新欢,但对于卫子夫的信任,却从未改变过。甚至于后来汉武帝外出巡视的时候,经常就直接把整个皇宫,都交给了卫子夫打理。在此期间,卫子夫不光负责皇宫内部的那些琐事,甚至还可以直接调动一部分军队!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太后有资格调兵的案例,算是比较多。但是皇后能够有兵权的,那就真的是寥寥无几了。尤其是在皇帝外出巡视,皇后在京城独处的时候,还能调兵……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了。

既然卫子夫在这些事情上,都作对了,那为什么最后她依然还是落得一个自尽的下场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卫子夫虽然在绝大多数事情上,都做出了正确选择。但唯独在一件事情上,她出现了疏漏。这件事,就是太子刘据的教育问题。

正是因为卫子夫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理的明明白白,导致刘据从小开始,就一直没吃过任何苦,更没经历过任何政治斗争。在后宫这边,卫子夫一手遮天。而在朝堂上,则是有卫青以及其他卫家长辈,替他遮风挡雨。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太子,缺乏足够的政治敏感度。在刘据的眼里,他不懂如何为自己争夺权力,也不懂如何拉拢和打压朝臣。他只会凭感觉去交往自己喜欢的大臣,而不懂任何妥协。

对于那些他不喜欢的大臣,刘据则是会直接表现出厌恶,无形之中给自己增加了很多敌人。所以后来,朝堂上就出现了很多和太子刘据敌对的大臣,而且数量还不少。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那场巫蛊之祸就发生了。

如果刘据是一个特别有能力的太子,在巫蛊之祸发生初期,其实完全有能力让这场祸事,逐渐消失于无形当中。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反对派并没有直接对他下手,而是先剪除卫家在朝堂上的党羽。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刘据却并没有出面,去为自己的人说话。而且,在霍去病和卫青相继去世之后,刘据似乎也没有笼络过他们的旧部。这就导致卫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很快就被反对派给清理掉了。

所以最后,等到卫家的党羽被清除的差不多了,当反对派真正开始对太子下手的时候,这时候一切都晚了。而对于朝堂上的这些变化,卫子夫作为一个皇后,其实很难去改变。而且,如果卫子夫之前插手,反倒会适得其反,引起汉武帝的忌惮。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太子刘据,自己去面对这些斗争,然后用自己的手段,合理摆平这些反对派。

但可惜的是,在卫家的保护下,刘据没有这样的能力。

所以最后,当反对派从刘据的府上,挖出那个巫蛊小人的时候,刘据只能选择起兵自保。到了这个时候,卫子夫总算是硬气了一次。她直接以皇后的身份,用汉武帝的印绶去调动军队。

但遗憾的是,因为刘据之前没有注意维护军中关系,哪怕是如今卫子夫拿出了天子印绶,依然调不动军队。就这样,刘据最后只能败给反对派,然后兵败自尽。

至于卫子夫,在刘据自杀的同时,已经彻底没了希望。因为卫子夫就这么一个儿子,而刘据自尽的同时,刘据的全家也都被杀绝了。就算是事后汉武帝能查清真相,卫子夫活着也没意义了。儿子没了,卫家也没了,卫子夫继续活着,也只能凄惨的度过自己的最后人生。

所以最后,当汉武帝派人来收取皇后印绶的时候,卫子夫只能选择以死明志,选择了自尽。

这就是卫子夫最后的结局。

作为一代贤后,卫子夫在绝大多数事情上面,其实都作对的。唯有在教育儿子这件事上,可能稍微有点疏漏。但就算是这件事,其实也不是她完全能说了算的。真正说了算的,还是汉武帝本人。

如果刘据更懂权谋斗争,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亦或者卫青晚死几年,汉武帝早死几年。最后的结果,肯定都会截然不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皇后   印绶   漠北   反对派   汉武帝   汉朝   后宫   太子   儿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