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和政治角度,对古埃及及新王国时期,神龛式方体雕像探析


在古埃及人们雕刻雕像并非单纯出于 审美的需要,更多的是出于某些宗教或政治的目的因此,古埃及的每一种雕像都具备 特殊的功用和文化内涵。

此外,古埃及的雕像中往往刻写有铭文,以方体雕像为例,铭 文中不但包含雕像主人的基本信息,还有自传、对神灵的呼吁等内容,这些雕像铭文无 疑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因此,对于古埃及雕像的研究,尤其是对方体雕像的研 究无论是在宗教层面、社会层面、还是政治层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神龛式方体雕像对研究古埃及宗教观念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方体雕像最早出 现于中王国时期,至新王国晚期方体雕像开始与神龛结合成为神龛式方体雕像。

方体雕像主要摆放于神庙中,神龛式方体雕像作为方体雕像的一个变种,也主 要摆放于神庙中。

神庙是古埃及人举办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人们选择将这种雕像放置 于神庙,或是出于宗教仪式的需要,亦或是雕像主人出于保障自己死后可以安享永生的目的。

因此,通过对神龛式方体雕像的研究,可以加深对古埃及人宗教观念的认识,以 及宗教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变化。

其次,对神龛式方体雕像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古埃及社会结构的研究。

古埃及的雕 像由于受到雕像功用和雕像主人身份等级等因素的限制,不同类型的雕像使用人群各不 相同。

方体雕像的使用人群仅限于官员,尤其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造型独特的神龛式方体 雕像。通过本文的论证,将会得知神龛式方体雕像的使用人群仅限于部分官员。

因此, 通过神龛式方体雕像的研究可以更为生动的了解古埃及人社会生活和社会阶层的特点。

再次,对神龛式方体雕像的研究有益于对古埃及新王国历史进程的研究。

神龛四方 体雕像出现于新王国时期绝非偶然,它的出现必然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人们思想 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论述,将会进一步了解神龛式方体雕像不但 造型独特,而且其中刻写的铭文也与其他类型的方体雕像存在诸多差别。

因此,对神龛式方体雕像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新王国时期古埃及人宗教观念的发展创新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最后,方体雕像也是研究古埃及形象表达与历史书写关系的绝佳素材。

透过方体雕 像独特的形象表达方式,使我们能够窥见古埃及人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借助雕像的文字书写,又可以深化对于古埃及人的世界观以及生死观等方面的认识。

因此,神龛式方体雕像的研究能够为历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由此看来对神龛式方体 雕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是其他史料无法替代的。

神龛式方体雕像概述

1. 方体雕像概述

方体雕像是雕像人物蜷退而坐,双手交叉置于膝盖上方的一类雕像。

它最早出现于中王国十二王朝,因其艺术造型近似四方体,故称之为方体雕像。

该名称最早由德国学者海因里希·沙佛尔(Heinrich Schäfer)提出,这一名称在德语中的对 应表达为“Würfelhockern”。

此后,由于诸位学者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因而在命名上 也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

1992年雷吉娜·舒尔茨(Regine Schulz)曾在她的博士论文 中提出,“Würfelhockern”这种表达方式并不准确,并且这一名称因过于强调方体雕像 的几何特点,而显得过于刻板

她认为,相较于“Würfelhockern”,“Der kuboiden Statue” 这种表述方式更为合理。

关于方体雕像命名的争论并未止步于此,在英语中对方体雕 像的命名主要有两种,即“block statue”、“statue-cube”。在法语中的表达方式则仅 “Statu-bloc”一种称呼方式。

由此可见,虽用词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是根据方体雕像 的造型呈四方体的特点而对其命名。

与大多数学者不同,埃及学者马姆杜·穆罕默德·加 德·埃尔达玛蒂(Mamdouh Mohamed Gad Eldamaty)则从人物的动作造型出发,将其 命名为“squatting statue”。

尽管对于方体雕像的命名仍存在不同的声音,但到目前为止, 学界仍旧较为认同以方体雕像造型特点为依据的命名方式。

目前我国学界对此涉猎不深,且未见有统一的中文名称。学者令狐若明曾在其文章 中将此类雕像称作“箱式雕像”,而在由朱伯雄主编的《世界美术史》一书中,作者依据此类雕像造型方面的演化,分别将其称为“雏形方形雕刻”和“方形雕刻”。

鉴于国内学界对此类雕像命名尚未统一,且现有的命名欠佳。

因此,笔者曾试想从其他角 度对其进行命名,找寻一个不单单体现其造型特点的名称。

由于方体雕像同书吏雕像一 样,也仅为大臣或贵族所用,国王和神灵不雕刻此类雕像。

由此,我们可以考虑根据雕 像所代表的的阶层或职业进行命名。

但问题是,与书吏雕像不同,方体雕像的造型并未 呈现出某种特殊的职业特征。

同时,在不同时期使用方体雕像的官吏级别和类型亦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方体雕像而言,依据职业或阶层特征来命名并不合适。

如若采纳马姆 杜的观点,依据其动作特点来命名,又有指涉范围过大之嫌。

因为,在古埃及还存在其 他种类的雕像与方体雕像的造型类似,故根据动作特点来命名也同样欠佳。

综合考量后,笔者暂且将其命名为“方体雕像”。

早在古王国时期就已经有部分雕像呈现出与方体雕像类似的姿势。

在古王国时期的 墓室中发现大量劳作的仆人雕像,这些仆人雕像是用于确保墓主人逝世之后的生活需求 得以满足。

其中表现生火和做饭的仆人雕像所呈现的造型同样是双腿蜷缩的蹲在地上,这与中王国时期出现的方体雕像的造型较为相像。

可尽管二者在形象上较为相似,但对于二者的源流关系学者们仍抱以质疑的态度。

赫伯特·森克(Herbert Senk)认为,如 果中王国的方体雕像是从古王国的仆人雕像演化而来,需要有一个过渡性的雕像证明二 者之间的关系,遗憾的是,并没有这样的雕像出现。所以二者之间的源流关系有待考察。

舒尔茨也同样认为二者之间并无关联,她认为古王国的仆人雕像呈现的是奴仆劳作 的场景,它并没有特定指代某一个个体,而中王国的方体雕像则不同,它不但代表着某 一个具体的人物,同时还拥有其特定的宗教功能。

在此,笔者也赞同舒尔茨等人的观 点,即古王国时期的奴仆雕像,虽在形象上与方体雕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考虑到二 者在用途、人物身份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古王国时期的奴仆形象不应包含在方体 雕像的概念当中。

2. 神龛式方体雕像概述

神龛式雕像是将雕像与神龛结合而成的一类雕像,最早出现于十八王朝哈特舍普苏 特(Hatshepsut)统治时期,为其大臣森穆特(Senenmut)所有。

然而,在十八王朝时期 神龛式雕像并未广泛流行,且主要为跪姿雕像。目前仅发现几例十八王朝时期的神龛式 雕像。

十九王朝后神龛式雕像逐渐流行,并开始与方体雕像结合。

至第三中间期后达至 其发展的顶峰阶段,并一度将其影响传播至地中海世界。神龛主要雕刻于雕像人物的前 方,呈现出雕像人物双手扶持或环抱神龛的造型。

神龛式方体雕像则是方体雕像与神龛结合而成的一类雕像。

但与其他类型的神龛式 雕像不同,神龛式方体雕像呈现出的人物造型并不是雕像人物用双手扶持或环抱神龛, 而是在方体雕像的正前方雕刻一个神龛,人物的双手仍旧呈交叉状放置于双膝上。

从整体上看,呈现出神龛貌似已与人物合为一体的状态。

最早的一例神龛式雕像是十八王朝 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统治时期,其大臣森穆特的一座跪姿雕像,在森穆特的怀中抱有一 座神龛,阿蒙神坐于神龛中。

但神龛式雕像在十八王朝时期数量极少,而且也仅与跪姿 雕像相结合。

直至十九王朝时期神龛与雕像的结合才延伸至方体雕像和站姿雕像。

至第 三中间期后神龛式雕像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出现了大量的神龛式雕像。

可惜的是,第 三中间期后为数众多的神龛式雕像中神龛式方体雕像却极为罕见。

1.方体雕像的功用

有关于方体雕像的论述最早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末,但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对方 体雕像的研究才初具规模。

1923年德国学者沙佛尔在他的著作中,将这种蜷腿而坐的雕 像命名为“方体雕像”。自此之后,众多学者纷纷沿用这一概念。

二十世纪初至六十年代诸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方体雕像独特造型所蕴含的文化 内涵。

最初,包括沙佛尔在内的诸学者认为,方体雕像所呈现的姿势是人们生活状态的 写实表达,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但雷吉娜·舒尔茨(Regine Schulz)却对此持有不 同见解,她认为;中王国早期出现的方体雕像所展现的姿势与它的功能和文化内涵有关。

她的论断着眼于两个基本要素,即蜷身而坐和双手交叉的姿势。

对此她提出,蜷身而坐 表明雕像主人拥有参加国王或者神灵的宗教仪式的特权,而双手交叉则是雕像主人在表 达他对神灵或国王的尊敬。

舒尔茨的观点似乎不无道理,可是笔者认为,虽然这一类型的雕像的确仅为官员所用,并且在不同时期使用方体雕像的官员级别也有所不同。

然 而舒尔茨仅从雕像的造型来判断方体雕像的功用和文化内涵,这种方法未免有些武断。 若欲探究方体雕像的功用不单单要从它的外在形象出发,同时还要结合雕像上所刻写的铭文和图画信息,以及其摆放的位置等诸多因素。

综合考量后,所得出的结论才更具说服力。

早期的大部分学者从雕像的形制出发,认为方体雕像是在重现人们的生活状态。

但在后期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以路德维希·库尔蒂乌斯(Ludwig Curtius)为代表的学者,则从宗教层面解读方体雕像的用途。

库尔蒂乌斯将方体雕像与古埃及“复活”的 概念相联系,认为这一类型的雕像用于帮助逝者实现逝后重生。

库尔蒂乌斯是第一位从 宗教层面解读方体雕像的学者,自此之后,众多学者也开始从丧葬或宗教的角度出发,着手对方体雕像的研究。

但是,在库尔蒂乌斯之后的学者并没有延续他的研究思路,即结合“重生”的概念,而是从不同角度解读方体雕像在宗教上的用途。

尽管他的思路没 有得到延续,但库尔蒂乌斯无疑为日后学界从事方体雕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神龛   王国   雕像   古埃及   宗教   时期   王朝   探析   学者   角度   造型   政治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