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冗:冗兵、冗员、冗费的背后-封建统治者的“三恐”

“三冗”问题每个封建王朝都有,只是叫法不同、程度不同罢了。“三冗”这个概念的总结提炼,是明朝的事儿,其中,冗员就是冗官的意思,明代对“官”也可称“员”。

公元1532年即明朝嘉靖十一年,广东潮州府举子林大钦,赴京参加会试,被录为第十二名进士,当年又参加廷试,夺得壬辰科状元。

林大钦夺得状元的这篇《廷试策》,堪称古今奇文,当之无愧。这篇《廷试策》直指时弊,指出“昏混衰世之政”可以概括为“三冗”:冗员、冗兵、冗费。

林大钦

用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昏聩、衰败的政局,可概括为三冗,即多余的官员、多余的军队、多余的费用。

在封建大一统王朝里, “三冗”情况最登峰造极、无法无天的是宋朝,特别是北宋,只不过北宋不以为耻,反而自鸣得意。

自鸣得意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三冗”背后透着封建统治者的仔细权衡和精明算计——他们想用“三冗”解决自己的“三恐“:害怕兵变、害怕民变、害怕官变。

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他们认为这样更划算。

宋代朝廷

壹:他们认为“三冗”可以防止兵变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出身行伍,兵变起家,对兵变的“感悟“比较深厚。他认为多养兵,最好都当兵,就可以完全杜绝兵变,不会出现第二个“黄袍加身”。

根据《宋史》记载,赵匡胤对于“多养兵”是这样说的: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生变,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赵匡胤在“冗兵“方面是说到做到的。

北宋兵种分为4种——禁军、厢军、乡兵、番兵。除了禁军的选拔标准相对高一点之外,厢军、乡兵、番兵几乎没有任何门槛:流民可以当兵、饥民可以当兵、囚犯可以当兵、异族番邦也可以当兵。到了宋徽宗时期,禁军的兵源质量也早就一塌糊涂了。

北宋军队

北宋初期,禁军总数就已经达到20万左右了。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禁军人数增加了75%——35万人左右。到了宋仁宗时期,禁军人数竟然高达80万。

要知道:北宋初期的全国才650万户左右,按照户均4-5人,总人口数3000万左右,仅禁军与总人口的比值就是1:150。宋仁宗时期全国1250万户左右,按照户均4-5人,总人口数6000万左右,仅禁军与总人口的比值就是1:170。

北宋经济恢复和贸易发展的成果,就有相当一部分用在于养兵上面。

效果如何?这要分开看。

赵氏兄弟梦想的“杜绝兵变“倒是基本实现了,效果不错,整个北宋都没有发生成规模的军队暴动,更不用说夺权性质的兵变了。

宋辽大战

但历史是公平的:它把这种危机换了一种表现方式。

由于北宋冗兵、冗官,造成北宋军事的三大无解弊端——兵源质量奇差、官兵互不熟悉更不信任、军事指挥系统庞大低效。

所以,这种危机转换的方式是:自己的兵不造自己的反了,但在异族番邦面前,自己的兵孱弱不堪,结果还是被造了反——死在异族番邦的军队手上。

从北宋初期宋太宗几次损失惨重的北伐,到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就是这种危机换了一个表现形式而已。

赵氏兄弟把自己的刀枪棍棒,数量搞得多多的、质量搞得差差的、管理搞得乱乱的,其实是犯了形而上学的大忌——造反不一定非要自己人啊。

如果对北宋的“冗兵“打分,应该是这样的:

老百姓角度:30分

辽国的角度:100分

金国的角度:100分

贰:他们认为“三冗”可以防止民变

兵来自于民,兵变与民变,有时候的确是相通的。

北宋的赵氏兄弟是这样处理的:荒年把流民、贼寇招到军队中养起来,这样流民和贼寇多少都有饭吃,甚至还有点军饷,他们就不会造反了。丰收之年,农民本就有口饭吃,所以就算有少数骄兵悍将闹事,也不会吸引大量农民加入其中。

通过“冗兵“、“冗费”,赵氏兄弟仿佛掌握了“兵”与“民”之间转换的奥秘,既想实现“兵”与“民”的分隔,又想实现“兵”与“民”之间的流通。他们的理想状态是:大宋江山永远不会被兵变和民变推翻。

不过很可惜,“三冗”的两个必然问题,赵氏兄弟却没有想好,更没有解决。

北宋形势图

第一个必然问题:“三冗”——冗费的钱从哪儿来呢?

“三冗”的全部负担都在老百姓身上。《宋史》中记载:新旧兵所费,不啻千万缗。北宋名相蔡襄(不是大奸臣蔡京)也提到过:一岁所用,养兵之费常居六七,国用无几矣。

北宋朝廷的财政收入中,60-70%要用来养兵,还不够;30-40%要用来养官养吏,还不够。那么如果遇到天灾——干旱、洪水、地震、瘟疫等;人祸——尤其是异族入侵等,朝廷哪里还有钱应对呢?

只可能有一路——对底层老百姓横征暴敛,无论丰收之年还是灾荒之年。

如果再时不时叠加个花石纲、生辰纲;辽国南下、金兵南下。那样的话,老百姓卖儿卖女都有交不完的税。民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三冗”度过潜伏期后最先爆发的。

北宋民间生活

第二个问题: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就一定会当兵吗?

赵氏兄弟为了“消除兵变“隐患,还有几个配套措施,把士兵和武官的收入、地位搞得低到令人发指。

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对外贸易总量就那么多,每年还要不停地招兵、养兵、搞装备、打反击,这些钱根本不够的,每年都会产生透支。

从物质层面看。除了极少数军队高官和几乎所有文官能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绝大多数的普通士兵和中下层军官,他们的待遇低到只能吃上饭而已。

精神和荣誉层面看。所谓的囚徒、贼寇、流民、番邦等参加宋军,不仅永远处于军队最底层,还要遭受在脸上刺字、原籍撤销、终身为军等等待遇,所以,即使是在当时,但凡还有一线出路的——哪怕是落草为寇,所以他们中只要有些本领的人,都不会选择当兵。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看看《水浒传》就知道了。

北宋黥刑——脸上刺字

其实,整个北宋的农民起义,从北宋的第2任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就已经有了。后面随着“三冗”问题的不断加剧,“民变“的规模更加大,对朝廷的威胁更明显,比如宋徽宗时期的方腊农民起义。

如果对北宋的“冗兵”、“冗费”打分,应该是这样的:

老百姓角度:0分

士兵的角度:30分

辽国的角度:100分

金国的角度:100分

北宋农民起义

叁:他们认为“三冗”可以防止官变

“三冗”里面,只有“冗员(官)”这个效果最好——站在官员的角度。

为了笼络读书人,为了尽可能把所有官员搞成忠实的奴才和权利卫道士,北宋统治者是竭尽所能、不遗余力的。

一个令后人叫绝的官僚权力分配制度——北宋的重大发明。

北宋有个特殊的“设官分职、分割事权”的行政制度,就是把一件事的决定权拆分成好几份,分别由不同的官员负责,这样官僚阶级内部出经常出现相互牵制、无法裁决的局现,于是最终所有“事权”的决定权,还是要回到皇帝手中。

效果很明显:北宋封建统治者实现了——“官不居其职、居官而无权”的旷古奇观。

副作用是:官员真的很多、待遇真的很好、事情真的很少。

北宋朝廷

前面说到北宋朝廷每年财政收入的30-40%都拿来供养各类官员和吏员,那么北宋到底有多少官和吏呢?

根据《宋史》的记载,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期,官员数量近5万人,约48000余人。要知道,唐朝开元盛世时期,全国官员数量也不过18000人左右,北宋末年竟是唐朝开元年间的2-3倍。

而且,北宋官员的朝廷俸禄既丰富又丰厚。基本工资以料钱为主,即铜钱,辅助一些金银;生活补贴有餐钱;置装补贴即凌、绢、罗、锦等,都有朝廷规制,应有尽有,应发尽发。逢年过节,皇帝还要按照品级,给这些官员们送礼、送钱、送各种奢侈品。

宋代发达的海外贸易——财政仍旧入不敷出

看看整个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即使是到现在,官员们和读书人都在怀念和赞叹——那时对读书人好、对当官的更好。

说完了“官”,再说一下“吏”。

关于“吏”的数量和待遇,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基本原理是有的:吏是服务官的,一个官会有多个吏,甚至一个官会有几十个吏。这些“吏”,即使不拿全部的朝廷俸禄,他们中的大部分也会利用权势,吃拿卡要、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这个不用举例子了吧?如果一定要举,那就山东郓城宋押司——宋江就是一名小吏,但你看他缺钱花吗?是不是经常有人给他送钱花呢?

如果对北宋的“冗员(官)”打分,应该是这样的:

老百姓的角度:0分

读书人的角度:90分(差10分是因为还要考试或者运作才能当官)

吏员的角度:90分(差10分是因为一旦为“吏”便很难再当“官”了)

官员的角度:100分

封建王朝的官与吏区别很大

北宋的赵氏兄弟瞻前顾后、考虑再三,搞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三冗”加强版,目的是因为他们有“三恐”——害怕兵变、害怕民变、害怕官变。

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三冗”危害既有一个潜伏期——他们当时看不到;还有巨大的破坏力——他们的子孙后代、中原地区的广大百姓都将尝到苦果。

“三冗”,只能让封建统治者自在一时、得意一时、太平一时。“三冗”度过潜伏期后,必然会带来“三快“。

后续更新——度过潜伏期的“三冗”最终只会带来“三快“。喜欢历史的朋友们,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三冗”的由来、危害与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冗员   宋史   番邦   禁军   兵变   北宋   统治者   朝廷   封建   老百姓   官员   角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