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述隋唐东都洛阳城

洛阳城是我国古代十大古都之一,先后有东周、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 孝文帝后) 、武周、唐( 哀帝) 、后梁、后唐、后晋等14个朝代在此建都,且为西周、隋、唐、宋等朝的陪都。可以这样说洛阳城的发展演变史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陪都的发展演变史。历代史学家认为隋唐洛阳城属于我国陪都史上的“成熟期” 。

隋唐洛阳城简介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三月,诏尚书令杨素、将作大将宇文恺等设计营建洛阳城,次年春正月建成,历时仅10个月左右。大业五年(609)春正月丙子改为东都。大业九年(613)建含嘉仓。隋洛阳城沿承至唐初,武德四年(621) 曾废,贞观六年(632)号洛阳宫,显庆二年(657)恢复为东都。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东都为神都,长寿二年(692)修筑外部城墙。神龙元年(705) 复为东都,天宝元年(742)曰东京,上元二年(761)罢京,肃宗元年(762)复为东都,安史之乱后基本上废弃。

隋唐洛阳城址位于洛阳市城区及近郊,在汉魏故城废址西约9公里。洛阳城的街道、市场和里坊主要分布在东面和南面,且以雒河为界形成南北两部分。雒河以南有南北走向街道12条,东西走向街道6条,雒河以北有南北走向街道4条,东西走向街道3条,总计25条。市场3个,其中西市位于厚载门内之西,南市位于洛南东部,北市位于上东门街以北。外郭城周长27.5公里,面积47万平方公里,远小于小于京师长安城( 周长36.7公里,面积84万平方公里),城墙皆版筑。除西面无门外,其余三面共8门,其中南面3个,东面3个,北面2个。

以京师长安城为摹本

王维坤在《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一书中说道:(长安城)它较多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优良传统,尤其是魏晋以来所形成的都城模式,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使都城建设的整体面貌为之一新,达到了尽善尽美、完全成熟的地步。况且,隋唐长安城是隋唐的京师,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代表着封建国家统治阶级的至高尊严。长安城的布局必然对其他地方城市有极大的影响。隋唐洛阳城虽并非地方类小城市,但毕竟是下京师一等。

刘庆柱先生认为:“北魏洛阳城出现的内城,开启了此后宫城、内城、郭城并存的都城制度。”但这一内城并非专门设计,乃是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在洛阳东、西、南三面修建了郭城,使得汉以来的旧城遂成为北魏洛阳的内城。而在宫城之南专门设立皇城,隋唐长安城首先开此一例。宋代宋敏求的《长安志·唐京城》认为设立的原因是“自两汉以后,至于晋、齐、梁、陈,并有人家在宫阙之间。隋文帝以为不便于民。”

隋唐东都洛阳城亦在宫城之南设立了皇城,虽然皇城将宫城半包围住 ,与隋唐长安城有不同之处,但皇城的专门设立以及处于宫城之南的布局却与隋唐长安城如出一辙。另外,唐乾封二年(667) 在东都苑东部,修建上阳宫。此后,高宗、武则天时而听政于此,而取代宫城。这与唐贞观八年(634)于长安城太极宫东北所建大明宫,高宗常于此听政,从而使大明宫取代太极宫的情况极为相似。洛阳城上阳宫的设计亦当是受长安城大明宫的影响。

城内南北轴线的设计

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多将“ 中心点” 和“ 轴线” 的设计思想贯穿其间,但曹魏邺北城“ 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那种南北宫过多和过于分散的格局,形成了都城规划史上的宫城南出大街为中轴线的一种新模式。”隋唐长安城的设计将这一思想更加充分地贯穿其中,形成了以宫城承天门、皇城朱雀门、郭城明德门为中轴线的都城布局,达到了最完美的境地。

尽管从总体布局来看。东都洛阳城并非像京师长安城那样设立标准的中轴大街,使左右两边完全对称,但仍然有一条轴线贯穿全城,即以宫城应天门、皇城端门、郭城定鼎门为轴线的大街,同时位于该轴线的还有曜仪城玄武门、圆壁城南门以及北门龙光门。洛阳城之所以未能像隋唐长安城那样左右严格对称,使轴线偏于西部,是因洛阳城的地理形势所限。宫城是全城的重心,是王权、皇权的象征,都城的一切都要围绕着它,洛阳城西北隅的高地优势以及水从城北部中央稍偏东的地方流经的两种情况,使得洛阳城的宫城难以设在皇城中央偏北处,而宫城的位置必然就决定了轴线的位置偏西。如果洛阳城非地理所限,那么东都洛阳城便会与京师长安城完全相像了。

规整里坊以繁荣经济

里坊的出现是一个都城逐渐成熟的标志之一。我国都城里坊正式出现当在曹魏邺北城,尽管这四个里坊( 即长寿、吉阳、永平、思忠)不完全规整,而且大小相差很多,但毕竟是有区划、有名称的里坊。至北魏洛阳城,里坊制度已基本健全。京师长安城的108坊以朱雀大街为轴线左右完全对称,其规划已经非常严格化、制度化。东都洛阳城的里坊与长安城有许多相同之处,却也有许多区别。据《元河南志》卷一载:“( 洛阳) 每坊东西南北各广三百步,开十字街,四出趋门。”隋唐洛阳城面积以一里为规格的划法,使其较长安城里坊小了许多,这更便于对里坊居民的控制,里坊各开四门还有利于繁荣工商业。 隋唐洛阳城的里坊是我国的里坊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发展过渡,同时也是传统的坊制由盛转衰的时期。

隋唐两代于洛阳城虽皆置有三市,并不完全相同,甚至置市的地址亦间有差异。隋时在洛河之南所置的为丰都市和大同市,洛河之北为通远市。唐时在洛河之南置有南市和西市,北市则置于洛河之北。

隋时丰都市在长夏门街东第二街,其北为通利和慈惠二坊,再北就是洛河。隋时亦称东市。唐时改丰都市为南市,市的范围亦有所缩小。其北部一隅并入通利坊,使通利坊增添了半坊之地。其东的永泰坊也是唐初析丰都市分置的。隋大同市在定鼎门西第二街,也就是后来唐时的大同坊。大同坊就是沿用大同市的名称。大同市隋初本为殖业坊,隋炀帝大业年间移大同坊于此。大同坊原来在什么地方,还有待于再事考核。

唐时的西市在定鼎门街之西第三街,亦即厚载门第一街。隋大同市已近于洛河之南外郭城的西南隅。唐时西市更在隋大同市的西南,为定鼎门街西第三街最南的一坊,而这条街只有两坊,西市之北的广利坊,已到了最北了。西市之西为定鼎门西第四街。隔街为通济坊,为全城最西南的一坊,这样西市就显得相当偏僻。根据《唐会要》记载,三市中以西市建制的年代最短,前后不过二十余年。西市废去后的一百多年中,东都洛阳就只有南市和北市,与京师长安的东市和西市相差甚远。

从总管府到都畿道

唐高祖武德四年( 621) ,在洛阳置洛州总管府,下辖九州:洛州( 治所今洛阳市区) 、郑州( 治所今郑州市区) 、熊州( 治所今宜阳县西) 、谷州( 治所今新安县境) 、嵩州( 治所今嵩县东北) 、管州( 治所今郑州市管城区) 、伊州( 治所今汝州市西) 、汝州( 治所今襄城县城) 、鲁州( 治所今鲁山县城) 。同年,罢洛州总管府,改置陕东道大行台,代行尚书省事务。武德九年( 626) , 改陕东道大行台为洛州都督府,辖洛州、郑州、汝 州、怀州( 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 4 州,隶属唐中央政府尚书省。

太宗贞观十年( 636) ,废洛州都督府置河南道,治所洛阳。河南道辖域面积广大, 有20州196 县,西起今秦豫边境,东到大海,北界黄河, 南达淮河流域, 其核心是洛州。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 733 ) ,于东都洛阳置都畿道,河南道治所迁往汴州( 今河南开封) 。其下辖1府4州:河南府( 治所今洛阳市洛南) 、汝州、郑州、陕州、怀州,范围大致介于今太行山以南、淮河流域以北的整个豫西、豫西北地区。

洛州与河南府

二者同为唐代地方二级机构。武德四年( 621) , 当唐军平定洛阳王世充后, 于汉魏故都之金墉城置洛州, 下辖9县: 河南、洛阳、师、缑氏、巩县、嵩阳、阳城、伊阙、陆浑。贞观八年( 634) ,洛州治所移至河南县所辖之宣范坊( 在隋东都城内, 今洛阳市洛南) 。

开元元年( 713 年) ,玄宗为提高都畿地位,改洛州为河南府,是为河南府之始。河南府因地处东都城内,其地位高于一般州,一般州辖6至8个县,而河南府常辖20个县左右。开元二十九年( 741) ,河南府领县达26个:河南、洛阳、偃师、缑氏、巩县、阳城、登封( 原嵩阳县, 县治今登封市区) 、伊阙、陆浑、新安、渑池、 福昌( 县治今宜阳县三乡) 、长水( 县治今洛宁县长水) 、永宁( 县治今洛宁县城) 、寿安、密县( 县治今新 密市区) 、河清( 县治今济源市南黄河岸) 、颍阳( 县 治今登封市西) 、伊阳( 县治今嵩县西南) 、河阴( 县治今孟津县白鹤) 、王屋( 县治今济源市西北) 、济源 ( 县治今济源市区) 、河阳( 县治今孟州市西南) 、温 县( 县治今温县境内) 、阳翟( 县治今禹州市区) 、汜水( 县治今荥阳市汜水) 。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对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洛阳作为当时两大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副中心,自然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洛阳   隋唐   大同市   都城   皇城   轴线   京师   河南   长安城   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