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养老金调整方案正式公布,高龄倾斜大变天,看看咋回事?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河南省养老金调整方案正式公布!高龄倾斜的年龄门槛提高了5岁、提高到了70岁,相比去年总体上“一升高、两降低”,附案例,值得看看。

河南省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终于官宣了!河南省人社厅官网于7月10日公开发布了《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这意味着河南省成为全国第3个公布调整方案的地方(前两个是宁夏、辽宁),河南省今年的方案总体变动较大,有何亮点呢?你能涨多少钱呢?我们一起来算算,先睹为快!

河南是人口大省,最近几年调整方案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男性65岁、女性65岁就可以算做高龄老人享受优待和倾斜,高龄门槛比其他地方低5岁,但是今年有新变化,我们分别看看:

一,定额调整标准

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符合调整范围的,统一增加35元每人每月。(去年是40元、可见今年下降了5元),这个标准在全国来看应该属于中档。毕竟河南退休人员数量众多、这部分金额是人人都涨35元,所以是比较消耗预算的。

二,挂钩调整标准

河南省今年采取“双挂钩”模式,分别与养老金水平挂钩和缴费年限挂钩,分别来看:

①与养老金水平基数挂钩增长1.1%,这个比例也处于中等,(而去年河南的挂钩百分比是1%)可见今年这一部分略有提高,比如5000元,去年挂钩能涨50元、今年这里却能涨55元。

②与缴费年限每满1年、对应每月增加1.2元,(而去年2022年河南的工龄单价是1.3元)可见今年工龄的价值略有轻微下降,比如30年工龄,去年这里能涨30×1.3=39元,今年只能涨30×1.2=36元。下面,重点来了。

三,倾斜调整标准

河南省今年的倾斜调整主要包括两类人员:

①高龄人员倾斜:需要在2022年12月31日(含当日)及之前已满70岁,才能享受倾斜优待,分别是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多加25元,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多加35元,年满80周岁、不满85周岁多加50元,年满90周岁多加60元——可见细分成了5个档次、非常详细。而且高龄倾斜享受的门槛、相比去年的65岁,提高了五岁。

换言之,如果你上年度已满65岁、在去年调整时,你算高龄老人,今年就不能算了,今年要求70岁才行,所以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不然很容易算错。

②企退军转干部倾斜:河南本次调整方案中的规定是,按照上面的方案调整之后,如果这类人员的每月养老金仍然低于所在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的企退人均养老金水平的、则需要补足到该水平。例如假设某市这平均线是3000元、然后这类人员某一位是2700元养老金,那么可以直接涨300每月。

解读:相比去年的方案、今年总体呈现出一升、两降的特点

也就是一升高:养老金挂钩比例从去年的1%、上升到1.1%;两降低:工龄价值、定额标准都略有降低,不过幅度非常小、属于微调——这说明在今年涨幅3.8%的比例下、虽然幅度比去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但是河南省仍然提高了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比例,进一步强化激励、更加突出“多缴多得”,以便能侧面激励上班族持续缴费。

下面我们看看案例演算(分高龄和非高龄两类计算)

(1)先看非高龄人员:假设河南企业退休人员何大爷,工龄30年、养老金3200元,去年年龄65岁,那么按今年的方案、他并不能算“高龄人员”,他每月上涨的金额是106.2元。

他个人的涨幅是106.2÷3200=3%、低于3.8%,然后我们看看另一位高龄人员的。

(2)高龄人员:假设河南某事退人员金大爷,工龄40年、养老金7000元,去年年龄70岁,那么按今年的细则、他可算“高龄人员”,他每月上涨的金额则是185元。

河南省要求在7月31日之前补发到位,和辽宁省是一样的时间节点。那么上面明显7000元的金大爷,每月上涨金额185、高于上面3200元何大爷的106.2,每月多涨了78.8元,可见提高挂钩百分比,养老金偏高的人更占优势,同时高龄老人会占优势。

综上所述:

河南省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高龄倾斜的门槛提高到70岁,方案比去年变化较大,现在已经进入7月中旬,全国已经有三个省份公布了,剩下的28个省份随时可能会亮相,如果你有兴趣第一时间知道,那么可以点击下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会为你带来专业解读。

@社保大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河南省   养老金   高龄   方案   工龄   优待   河南   百分比   大爷   门槛   金额   比例   去年   人员   正式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