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会馆在泰安

会馆始设于明代前期,最初是同乡人在异地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兴盛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鼎盛于清代中期,到清末几乎所有的府、州、县城都有分布,甚至某些乡镇也有设置。会馆多冠以省名,如山西会馆、福建会馆,有的冠以相邻省份之合名,如山陕会馆、山陕甘会馆、湖广会馆,还有的冠以府、州名,如绍兴会馆、芜湖会馆、徽州会馆等,在所有会馆中最有名、且数量最多的大概要数山西会馆。据考证,最早的山西会馆始建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明代为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充实边境军粮储备,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晋商以极临边境的地理优势捷足先登,逐渐成为明清时期最有势力的商人群体。西北至伊犁、西南到打箭炉、东北的宁古塔、东南的台湾岛等地都曾留下晋商的足迹。


泰安地处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北依山东省城济南,南临圣城曲阜,东连瓷都淄博,西接京杭运河。金天会十四年(1136),设泰安军治所,该地始有泰安之名。大定二十二年(1182),泰安军改为泰安州,明代泰安州隶济南府。清雍正二年(1724),泰安州升为直隶州,与府同级。十三年(1735)升为府,设泰安附郭县。泰安这次行政上的升格无疑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随着明代中期以后经营范围的扩展,具有敏锐商业洞察力的晋商开始逐渐察觉到这里的商机,并陆续到此经商。到明朝末年,泰城的山西商人已经有一定数量。因为和关羽有桑梓之谊,他们重修并扩建了泰山红门原有的一座关帝庙,一方面在此虔祭关帝,另一方面作为相互之间联系商业情况、沟通同乡感情的场所。庙西附建有一些客房厅舍,即为他们聚会、议事之处,所议内容主要与所从事商业活动有关,旨在维护晋商利益,此外还要商讨行业内部事务、研究祭祖演戏事宜等,故被称为山西会馆,因该地的山西商人主要经营盐业和典当业,也被称为盐当会馆。清代康熙以后,由于在泰城经商的山西商人日渐增多,他们所经营商业之规模越来越大,在关帝庙举行的活动也愈来愈多,庙内建筑已远远不能满足各种活动的需要,曾进行过多次重修和扩建。关帝庙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极盛时期由山门、戏楼,拜棚、正殿、憩亭、东西配殿、过亭、后殿组成。正殿祀关羽,东西配殿祀关兴、周仓。每到关帝祭期,祭礼完毕后都要开戏,金碧与舞衣争辉笙歌与朱弦并奏,场面宏大,热闹非凡。从留存下来的重修碑文看,历次的主持者、参与者绝大多数为当时居住于泰安的山西商人,且以汾州府汾阳县、平阳府洪洞县人居多。捐资数额从几百两到数千两不等,由此亦可看出不同时期晋商的经营状况,乾隆、道光年间捐资额竟多至八百余两、四千多千文,标志泰城晋商事业达到鼎盛。今天的红门关帝庙仍大致保留了鼎盛时期的规模和布局。作为登山盘道第一庙,它与泰山的其他古建筑群一起,已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商在泰安设立的第二家会馆位于古镇大汶口。该镇地处著名的大汶河北岸。大汶河发源于泰山东麓一带,牟汶、嬴汶、石汶、泮汶、柴汶为其五条支流,至大汶口五汶会齐。地名大汶口,乃因其地为五汶总汇之口的缘故。这里河面宽阔,水势平缓,是著名的汶河古渡口。《诗经·齐风》称: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可见春秋以前,这里就已经是齐鲁的交通要道,逐渐成为泰安、宁阳、肥城、新泰等县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但长期以来跨河运输只能依靠舟楫摆渡,货物的外运颇成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品贸易的发展。明隆庆年间横跨汶河的大汶口石桥的建成,彻底解决了摆渡运输运量小、时间慢的问题,极大便利了南北货物往来,为明末以后大汶口城镇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明朝末年,大约与进驻泰城同时,晋商也来到大汶口,积极参与了当地的商贸活动,为这座千年古镇的繁荣做出了贡献。据了解,清代该地有大牙行、小牙行、姜麻行、粮行、鱼行五大行商,负责牲畜、毛猪、姜麻、粮食和水产品的交易,有大小货栈近百家,可见当时贸活动之繁盛。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货栈由晋商经营。当时大汶口镇的商业规模在泰安县范围内仅次于泰城,镇上有东大街、山西街、升平街、吉祥街、粮食市街、文化街、寿春胡同、石家胡同、侯家胡同等街巷。大约在来到大汶口不久,山西商人在西南门里路西创建了关帝庙,该地出西南门便是石桥,交通极为便利。康熙三十二年(1693)、雍正三年(1725)重修和扩建关帝庙。乾隆二十四年(1759)扩庙基,修墙垣,置地建戏楼。与泰城山西会馆一样,大汶口山西会馆的格局也是庙馆合一。建筑布局北为关帝庙,有钟鼓楼、过厅、东西厢房、大殿和东西配殿,大殿主祀关羽,配祀为关兴、周仓,东配殿为财神,西配殿为火神。南为戏楼及客房厅舍,戏楼分前后台,前台东、西、北三面敞开。后台有两门,东为出口,西为入口。台前空地甚为宽敞,能容纳数百人。整个建筑占地二千多平方米,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从碑文看,历次重修的捐资善士多为山西人,原籍遍及山西各府州县。今天,会馆因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泰安城东南方,距泰城约百里之遥的楼德,是晋商在泰安的第三个聚居地。该地因处徂徕山之阳,故又称徂阳。汶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柴汶河穿境而过。“楼德”之名最早见于明万历《泰安州志》,为当时泰安州七十五处镇店之一。清雍正十三年(1735),泰安州升为泰安府,楼德属泰安府属之泰安县,此时的楼德凭借经济之发达、贸易之繁荣以及位于两府(泰安、兖州)三县(泰安、泗水、宁阳)交界处的重要地理位置,成为泰安府仅有的府级派出机构——泰安通判的驻地。通判为知府之佐官,位居知府、同知之下,秩正六品,掌粮盐、督捕、河工、水利等,通判衙门的设置,进一步促进了楼德经济的繁盛。


当时过往楼德的官宦、客商、百姓很多,流动人口的大量聚集推动了服务业等商业活动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也促进了楼德的城镇化,其市镇格局逐渐完备。清末楼德有东、西、南、北四哨门,镇上有兴隆街、朝阳街、二衙街、会馆街、万全街、前纸坊街、后纸坊街等街道,颇具小城规模,当时的商业店铺主要分布这些街道上。业商者多为外地人,主要来自山西、济南以及泰安的其他州县。据考察,当时在此经商的山西商人多来自汾阳、洪洞、平遥等地,主要经营酒坊、油坊、土产杂货店等,坐商兼赶四集。楼德山西会馆位于西哨门外,坐北朝南,内有大殿、钟鼓楼、戏台等,规模宏大,院内有数通创建、重修碑(建筑及碑刻均已无存)。山西会馆创建时间现已无考,但从楼德市镇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应在清代康乾之间。



以上就是泰安的三处山西会馆。尽管这些会馆的整体规模以及社会影响无法同北京、苏州等大都市、大商埠的山西会馆相比,但一个县同时存在三座晋商会馆,在当时的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是不多见的。晋商积极参与泰安的商业贸易,与当地百姓和谐相处,促进了泰安与其他地区的商贸往来,与其他社会组织水乳交融,给明末和清代的泰安社会带来深刻影响,为明清晋商创业史,为清代泰安经济史、社会史留下了丰厚史料。山西会馆作为明清时期泰安经济繁荣、商贾云集的标志,永远载入了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篇章。



通讯员 田承军

版权声明:摄影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或由景区提供,遗漏未标注原作者或标注错误,敬请包涵并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自媒体如需转载“文旅泰安”原创内容,请在后台联系授权,转载图片请标注来源和原作者!




爱泰安,就留在泰安

爱泰安,就来到泰安

中华泰山,国泰民安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欢迎您!




点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泰安   山西   关帝庙   会馆   配殿   戏楼   泰山   清代   商人   规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