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连云港修路修出古墓,开棺后露出一条白腿,专家看后:快盖上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2年7月7日下午,连云港市文管办的员工孙亮忽然接到同事的通知,说是在本市海州区双龙村花园路的施工现场发现了一座古墓且墓葬中的棺椁已经被施工人员打开了一部分。

此时孙亮尚且不知道要面临的是怎样的古墓,但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他肩负着抢救文物、保护国家财产的重任,自然不敢怠慢。他立即将事情告知单位领导和市博物馆的专家,随后便踏上了前往考察现场的路程。

挖掘工作

孙亮赶到现场后,发现古墓的棺木一侧遭到了较严重的损坏,有一道半米多长的刮痕。经调查,原来是施工的时候,挖掘机司机将棺木误以为是石头,试着铲除的时候造成的。

意识到再放任下去文物将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后,孙亮赶紧联系施工负责人,要求暂时停止施工并封锁现场。他仔细观察棺木的形制,根据以往经验,推断是较为罕见的西汉时期的古墓,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他对这一结果感到大喜过望,赶忙通知同事前来挖掘。次日早上,连云港市博物馆、文管办联合考古队对墓葬展开抢救挖掘。

调查队在第一天暴露出来的棺木之外又陆续挖出三具棺木,共有两椁四棺。因整个古墓尚未遭到严重破坏,挖掘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

调查队当天将三号棺以外的棺木基本清理完毕,发现一具男尸并取出了木梳篦、铜镜、五铢钱等大量文物。但是调查队最后发现,这些陪葬品大都是普通百姓的生活用品,并没有太珍贵的东西,不免有些失望。

之后,因现场环境经建筑队施工以及考古挖掘后已不适合继续工作,调查队决定将剩下的三号馆,也就是最初遭到挖掘机破坏的那一具运回博物馆清理。大家也预料到这里面恐怕很难取得多少成果。

然而,当9日上午队员开棺的时候,见到馆内的情况,却大吃一惊。一条泡得发白的腿露了出来,上面的脚指甲和皮肤纹路都清晰可见。这里面竟然是一具保存状况极好的古尸

队员们初步测量,认为这是一具身高约1.58米、50岁左右的女尸,应该是男尸的妻子。就在大家看的入神的时候,突然有位专家喊了一声“快盖上!”人们这才意识到古尸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赶忙盖上了棺木。

之后,上海自然博物馆遗体防腐研究所研究员徐永庆应邀前来作进一步鉴定,认为这具女尸和著名的马王堆女尸一样都是珍贵的“湿尸”

所谓“湿尸”,是指经过棺椁密封、浸泡棺液等手段,外形完整、肌体丰满,内脏器官、血管神经等保存完好的古尸,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研究价值甚至比木乃伊还要高。

但是,徐永庆也指出,这具女尸的局部已经开始腐烂,必须尽快通过技术手段保存起来。在他的建议下,有关部门立即开展抢救行动。

孙亮全程参与了古尸的存储保护工作。据他回忆,市卫生局、博物馆、文管办、冷库、第一人民医院、机床厂等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当天便将古尸保存到福尔马林溶液中。如此大的阵仗,可见人们对这具古尸的高度重视。

14日,调查队将古墓剩余的棺椁陆续转移到博物馆中保存,对海州区双龙村汉墓为期一周的抢救性挖掘工作到此宣告结束。

保护与研究

根据发掘出来的铜印,调查员基本确定女尸的名字叫“凌惠平”,是继马王堆女尸、凤凰山男尸之后我国的第三具汉代湿尸。如此稀有的古尸,很快便吸引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

当年12月,中国刑警学院赵成文教授便尝试对古尸的面貌进行复原。图片中的凌惠平面容姣好、端庄大方,颇有西汉贵族妇女的风采。

2003年6月,连云港市博物馆为探求凌惠平尸身不腐的秘密,请专家对其进行解剖,并利用X光和CT影像等现代科学技术加以分析。

实际上凌惠平的保存条件相比马王堆来说要差得多,又经过施工队的一番折腾,其内部器官恐怕早已破碎。但是,经解剖后,专家们发现,凌惠平的内脏器官却比较完整,尤其是胸腔保存得特别好。

随后,专家们便从凌惠平的内脏、皮肤等处摘取了一些标本材料用以研究。2007年,南京医大的学者利用古尸标本,尝试提取DNA。但因古尸历时太久,其标本的细胞崩解、胞核消失,基本上无法使用。这次尝试只能以失败告终。

2008年,为了更好地宣传这具“中国第三大湿尸”,连云港市博物馆开设“千古之谜——凌惠平”专题陈列,全面展出海州区双龙村汉墓出土文物,并重点讲解凌惠平的挖掘过程和研究价值,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2019年“凌惠平”展厅经过4年的改造升级后重新对外开放。博物馆利用最新的全息投影技术替代原来粗放式的摆放,全面展现西汉社会的生活面貌,使游客如同身临其境,大大改善了观光体验,同时也改善了女尸的保存环境。

后续问题

尽管当地科研人员对凌惠平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像是之前对凌惠平的解剖,因为技术落后、处置不当,导致女尸身体在一年内就出现了明显萎缩。本来科研人员是要寻找办法来保护古尸,结果反倒破坏得更严重,被中科院批评为“毁尸灭迹”。

尤其是法国考古队在1898年发现的有三千年历史的埃及木乃伊诺弗雷托托始终得到了良好的保护,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从未遭到解剖,一直保留着原本的面貌。

而湿尸凌惠平出土不到一年,就被连云港市的科研人员解剖了个遍,过早破坏了其完整性。这样对比起来,当地的学者专家确实显得冒失了一些。

此外,凌惠平的身份问题也没有解决。在挖掘初期,队员们发现男主人的棺木内侧刻有“东公”二字,“公”意味着其社会地位很高。而且,从同期出土的木牍来看,不少地方的最高长官都派人前来吊唁。

此外,男主人和凌惠平都使用龟钮青铜印,这种印在西汉只有高官或者有爵位的人才能佩戴。以此作为陪葬品,说明两人身份的确不一般。

但是,虽然能够证明墓主人的地位,却无法解释为什么陪葬品这样“寒酸”。马王堆多次遭到盗窃,但陪葬品仍相当奢华,其中的丝织品、漆器、陶器、木俑种类丰富、数量繁多。而双龙村汉墓未经盗窃却相当简陋。

这种社会地位和陪葬规制的矛盾,令考古学家百思不得其解,时至今日仍然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有人推测,凌惠平一家可能是突然下葬未来得及妥善安排,所以墓葬显得很寒酸。这种说法还需要其他考古挖掘出的材料加以佐证。

当然,虽然有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但连云港湿尸凌惠平的出土,仍然为现代科学研究人类尸体防腐技术提供了新的对象,也让相关的研究人员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这无疑是我国考古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

不腐古尸的神秘感还深深吸引着外地游客,大大提升了连云港的名气。自博物馆凌惠平展区开放以来,每年参观观众达二十万人次。博物馆的繁荣,在发展当地经济产业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海州   古墓   连云港市   古尸   棺椁   连云港   马王堆   专家   汉墓   墓葬   棺木   女尸   西汉   博物馆   发现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