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周幽王为了讨宠妃褒姒一笑,采取了烽火戏诸侯的行动。烽火戏诸侯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是这样记载的:周幽王为了讨宠妃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各诸侯以为天子有难赶来救驾,褒姒看他们被骗,觉得很有趣,终于笑了。这一举动在历史上被广泛传颂,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和不同的评价。

有一种观点说:周幽王使用烽火戏诸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威严和统治力,向其他诸侯展示了周朝的实力。这种强硬的姿态可能在当时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维护了周朝的国家利益和统一。

更多人则持有批评的观点,认为他过于轻率和冒险,将自己的统治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下。事实上,不久之后,周幽王就被诸侯的反叛所推翻,周朝也走向了衰落。

今天要探讨的倒不是说周幽王的做法对不对,而是烽火戏诸侯这件事的真实性到底如何。

烽火戏诸侯除了在《史记》上被记录以外,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也记载了与《史记》大同小异的版本,不同是《吕氏春秋》只是说击鼓戏弄诸侯,没有说是点燃了烽火台。因为这两本书在史学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史记》,所以多年来烽火戏诸侯都被认为是周幽王昏庸导致西周灭亡的导火索。

不过近年来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是《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做的一本编年体的通史,因为是官修的史书,所以它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竹书纪年》记载,周幽王宠爱褒姒和褒姒的儿子伯服,也叫伯盘,不喜欢结发的妻子申后和太子宜臼,后来他废了申后和太子,改立褒姒和伯服,宜臼担心自己会受到迫害,就逃到了母家的申国。为了争夺自己的王位,宜臼依靠外公申侯,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他联系西戎和鄫国,准备联合起来一起讨伐周王室,而周幽王这边也准备召集诸侯攻打申国,却被自己的儿子宜臼抢先了一步。到第二年的春天,宜臼率领申国、鄫国和西戎的军队攻陷了周王室,杀死了幽王和伯服,西周灭亡。

而成书于战国中晚期的《清华简》对西周灭亡后的记载更为详细。西周灭亡之后,宜臼并没有顺利登上王位,申侯与繒侯等推举宜臼为天子,即周平王。但是周王室其他的诸侯推举周幽王的弟弟为天子,即周携王,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叔侄二王之间又展开了长达21年的战争,最终在晋国君的帮助下,宜臼获胜,成为了唯一的天子,这才结束二王并立的局面。
《竹书纪年》和《清华简》记载的是周王朝后期的王权斗争,但它们都没有记载《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是因为这两本书都是战国时期的官修史书,编纂时间比司马迁的时期要早。时间越近,记载史实的可靠性就会更高一些。

而且,《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本身在现实中也难以实现。在古代,即便諸侯看到烽火立刻起兵救援,由于古代的交通条件限制,短则数天,长则数月才能到达。

根据推理和这些新的考古资料,基本可以确定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不太可能真实发生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晋国   诸侯   烽火   史记   史官   周朝   西周   纪年   王室   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