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中的两个前任区长:一个潜伏归来成英雄,另一个为何没起义?

#头条创作挑战赛#保密局天津站少将站长吴敬(景)中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他却没当过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去天津的时候,戴笠已经坠机,军统已经改为保密局,所以吴敬中是不可能在天津见到前去查办“杨文泉纳妾案”的戴笠的。

戴笠三次到天津办事,都没有见到吴敬中,因为吴敬中在那期间先后任军统西北区区长、东北区区长,西北和东北被彭大将军和林帅拿下,吴敬中在被包围前,又通过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班同学蒋建丰,调到了相对安全、十分富庶的天津。

当时的天津市长杜建时是小蒋嫡系,小蒋想安插一个信得过的人监视总盼着和谈成功的陈长捷和黄埔四期的十七兵团副司令、六十二军军长兼天津防守副司令林伟俦——林伟俦在黄埔的同宿舍同宗同学,正带着百万大军威震平津,林伟俦可能已经收到了林同学的劝降信。

吴敬中是不是比峨眉峰级别更高的潜伏者雪山,还真没有解密档案可以证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吴敬中逃出天津后就被毛人凤逮捕,虽然在小蒋同学担保说情后保住了一条性命,但也被一脚踢出了情报系统,如果他还能继续得到小蒋同学的信任、继续当特务,取代毛人凤也不是没有可能。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戴笠死后,郑介民和小蒋都组织和壮大了自己的特务系统,而吴敬中跟这两人都是关系很要好的同学,有他们罩着,只要他还留在业内,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或许是他的特殊身份(跟余乐醒一样,都是叛变到军统的前身复兴社特务处的)得不到完全信任,或许是他身上疑似潜伏者的地方太多,或许是他已经厌倦了特务生涯,反正吴敬中从1949年就从情报界消失了。

有人说吴敬中去了香港搞房地产,但是沈醉特赦后去香港探亲访友,并没有见到他——沈与吴在军统临澧特训班是很要好的同事,沈醉没少帮吴敬中的忙,要是吴敬中行动不受限制,是不可能不见沈醉的。

提到吴敬中的叛徒身份,这一点无须多说,沈醉在回忆录中说得很清楚:吴敬中、余乐醒、谢力公、王崇五、陆遂初、王班联、贺元、徐永年、程一鸣都是早年由中共派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回国后已处革命低潮。当时南昌行营调查课课长邓文仪派人到上海专门接待从苏联留学回来的人员,让他们叛变后为他工作,起码按中校或上校任用,他们经不住高官厚禄的诱惑,就都叛变了。

吴敬中叛变后,先在南昌行营调查课当中校,调查课并入复兴社特务处,吴敬中被戴笠选拔去军统邻里特训班当了一大队二中队政治指导员兼情报学教官,后来又去中苏情报所当了科长(郑介民是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再往后,吴敬中就步步高升,以叛徒身份,担任了军统的“封疆大吏”——西北区区长和东北区区长。

按照军统和保密局的建制,局本部下设大区,一个大区管若干省站,比如东北区区长文强管着三个甲种站和一个丙种站,西南特区区长徐远举,在名义上也管着云南、贵州、四川、西康(当年有西康省)四个省站,云南站少将站长沈醉,在程序上也要归徐远举和副区长兼督察主任周养浩管理,但沈醉有事都是直接向毛人凤甚至老蒋小蒋请示,根本就不鸟徐远举周养浩。

曾任军统局本部总务处少将处长的沈醉,跟地方大员都很熟悉,他在《军统内幕·军统对陕甘宁边区的罪恶活动》中回忆:“军统设在兰州的西北区,先后区长程一鸣、吴景中、霍立人,和我私交都很好。当时该区的主要任务也是针对边区进行特务活动。这些打入边区去的特务,不少是军统兰州特训班毕业的学员。”

程一鸣是吴敬中在军统西北区的前任,也是吴敬中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吴敬中是不是潜伏者“雪山”无法定论,但程一鸣肯定是潜伏者,却是毋庸置疑的。

程一鸣在军统的活动轨迹跟吴敬中几乎完全相同,程一鸣后来当上了军统局本部第三处(行动处)处长,沈醉想把自己的朋友徐远举安插进去当副处长,也是走了老同事程一鸣的关系:“军统局第三处是主管行动工作的,暗杀、绑票、破坏、爆破、拘捕等都由这个处主管。我当时希望调任该处处长,但戴笠不同意。1943年下半年,该处原任处长徐业通调升为国家总动员会军法监,遗缺由程一鸣继任,在研究什么人任副处长时,我便向毛人凤提出了徐远举。戴笠当场没有痛快地答应,我又去请毛人凤提,还找程一鸣请他也去说,因我和程同在临澧特训班当教官,私交还不错。”

程一鸣调任第三处少将处长,西北区区长就变成了吴敬中,吴敬中在西北一事无成,派往延安的特务不是失踪(自己掐断与上线的联系)就是被抓,“佛龛”李涯的历史原型,就是被抓的特务之一。

一批批特务派进去,没有几个特务能逃出来,有人怀疑程一鸣和吴敬中这两任区长是故意派手下飞蛾扑火,于是程一鸣被调回局本部,吴敬中也调往东北区,补了文强留下的空缺。

程一鸣派出的特务无一生还,吴敬中派出的特务回来几个,我们也只是在电视剧里见过李涯。

小特务一个接一个自投罗网,肯定是有人提供了名单,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程一鸣就是一个假叛变真潜伏的高级卧底:1964年12月,程一鸣潜伏归来,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带着武器、电台和潜伏特务人员名单过的海关。程一鸣胜利归来,受到了最高领导层的热烈欢迎。程一鸣1986年6月19日辞世,追悼会的主办者是广东省安全厅,于是程一鸣的身份,就用这种方式公开了。

吴敬中在西北区的前任是潜伏者,他在东北区的前任,却在功德林足足呆了二十五年。这位吴敬中的前任,就是军统局北方区区长兼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军统局东北办事处处长兼任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督察处处长文强,也是电视剧《特赦1959》中刘安国的历史原型。

文强的身上,有许多说不得的秘密,所以他在绝大多数战犯都以真名实姓出现的电视剧中,用了“刘安国”这个化名。

文强的履历比吴敬中还复杂,他1925年6月入团,8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1926年1月入党——战犯管理所所长王英光知道他加入的“当然是我党”。

文强从东北离开的时候已经正式授衔中将,为此他在回忆录中很感谢戴笠和孙连仲、胡宗南,这三个人在文强晋级过程中都出了力。

在1946年的军统(保密局),中将屈指可数,戴笠和毛人凤的正式军衔都是少将,郑介民和唐纵才是中将,所以戴笠坠机后,唐纵先代理军统局局长,后来是郑介民正式接任,文强如果一直留在军统,也有资格进入军统局候选局长名单,但是他不想当局长,也不敢当局长。

文强在《口述自传》中回忆:“虽然我没有回到共那边,但是我视共为友人。现在我看到蒋反共是越走越远了,再加上戴笠也死了,我失掉了一个后台,我下决心,军统方面我不回去了。当时军统局内就分为三派,郑介民、毛人凤、唐纵都要当局长,我看三派势力都很强,我如果再在这里搞,就会出问题。他们哪一派都会随便把我打掉我,接近哪一派,都会有杀身之祸。”

文强通过“世伯”程潜的关系调到了湖南区当“长沙绥靖公署办公室”中将主任兼第一处处长,东北区就交给了小蒋的同学吴敬中——文强即使不走,小蒋也准备给他挪地方了。

据文强回忆,小蒋已经找他谈话,让他交出特务系统,专门去搞对苏、对朝研究,实际是挂起来削权。

小蒋准备把文强掌控的东北特务系统交给吴敬中,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年东北带领百万大军把杜聿明打得晕头转向的,恰好是文强在黄埔四期同宿舍的同学、南昌起义时的部下(当时文是少校,林是上尉)。在小蒋看来,用文强当然不如用吴敬中。

吴敬中接管东北特务系统没多久,东北就面临解放,他一溜烟跑到天津谋到又安全又肥美的差事,而文强则被杜聿明又调到淮海前线当了副参谋长、代参谋长,然后就战败被俘了。

吴敬中见势不妙就开溜,文强东奔西逃,还是没逃出老蒋的手掌心,其实在湖南和淮海期间,文强也动过起义的念头,他和程潜、舒适存都说过,要掌握一些军队,程潜也承诺要在新军中给他一个军长的位置,但是老蒋不允许,于是文强就失去了率部起义的资本和机会,直到1975年才被特赦,并没有像沈醉那样享受起义将领待遇,更没有像程一鸣一样,历尽艰险潜伏归来,成为传奇功勋潜伏者。

作为程一鸣和文强在军统西北区、东北区的继任者,吴敬中是一条道走到黑的叛徒,还是肩负特殊使命的潜伏者,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程一鸣回来了,余乐醒也回来了,只有吴敬中神秘地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

吴敬中就像云遮雾绕的雪山,毛人凤拿他无可奈何,蒋建丰也不敢重用他,沈醉去香港没见到他,文强去旧金山和洛杉矶,也没打听到他的消息,这个人好像是从1949年末就人间蒸发了。

吴敬中消失得很蹊跷,蹊跷的背后必有隐情,我们通过他的两位前任,也就是程一鸣与文强的不同经历与结局,是不是也能推算出他的真实身份?如果仅以电视剧《潜伏》为依据,我们能不能说他就是“独照峨眉峰”的雪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保密局   前任   中山大学   莫斯科   军统   少将   特务   区长   天津   处长   两个   同学   英雄   吴敬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