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楼市和房价,看多和唱衰的对立讨论,其实都是伪命题?

#暑期创作大赛#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825篇原创文章


这篇文章,写在周末,回归本行,换换风格,也正好借这个机会和各位长期认可支持本号的头条读者朋友们,聊一聊最近的一些舆论风向。

就在最近,有不少已经关注本号很长时间的粉丝读者朋友,在我的几篇文章下面留言,认为我近期的内容和分析,是有一个明显的多军转空头的态度。

啊,以前洋洋洒洒下来,都看好楼市,现在不一样了,开始跟风唱空看衰了?

不不不,各位看官老板,给个面子,给个机会,让我解释(jiao,bian)一下。

首先,从一个端着房地产行业饭碗的从业者角度出发,无论是现实利益还是工作前景等等的维度来看,我本人应该比绝大多数非房地产行业的群体,更希望中国的房地产,楼市,还有房价,能有一个持续向上,稳定增长的势头和表现。

说我看多楼市,有房地产信仰,什么房托,房吹啥啥啥的,都行,但是实际看过我的内容和观点的朋友都知道,即使利益关联,我也是走理性客观,尊重事实的路线。

但是要说我看空唱衰楼市,态度转变,那就不认了,我图啥?往自己喝水的井里吐口痰,这事儿谁做不被骂道德素质低下啊?

可以不爱,但别伤害,理性客观,基于现实,有事说事,是不是?

其次,从自媒体的角度,对于舆论红线的感受和体会,不管内容写的多么有依有据,但凡是明确看空唱衰,或者鼓吹投机炒作的,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传播力和生存想象力可言。

不是消失,就是沉没,搞自媒体是分享,不是为了自寻短见。

最后,信息算法时代,绝大多数人,看到的东西,经常接收到的内容,往往都是经过系统筛选以后精准推送的,也就是所谓的“信息茧房”效应。

这种效应持续存在,就会造成认知和观点的必然孤立,现实里面就是见不得听不惯和自己长期感兴趣和认可的观点和内容了。


说白了,还是不同立场的群体,在利益关联和驱动之下,对于中国楼市和房价的多空走向在当下这个特殊的经济阶段,观点和看法的冲突表现而已,只不过,需要一个宣泄口和表达平台而已。

但是实际上,在中国的经济环境和价值逻辑体系之下,只要时间拉长来看,其实不管是看多还是唱衰的论调和观点,都是伪命题。

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为什么这么说,以及分享几点个人独家,从真正的房地产从业者的角度,对后续中国房地产,楼市,还有房价的判断和观点。

信息时代,有些东西不是依靠脱离现实的嘴硬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就能实现的。

要唠,就唠点本质层面的硬核东西,是不是?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中国城市鸟瞰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基于中国的经济,产业,以及文化多个维度来看,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政治资本,不具备掌控生产资料,没有一定规模资产和财富沉淀传承的普通中国人和家庭而言,时代环境如何变化,房产,都是最好的价值投资,没有之一。

在中国谈什么价值投资,趋势投资,时间拉的足够长,都是笑话,几十年中国金融市场和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骗局已经给出了足够的证明。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只不过人性永远觉得会有例外而已。

但是时间够长,穿越了周期和波动以后,都会回归本质。

中国是农业文明背景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规模在世界国家中数一数二,先不谈什么复杂的经济全球化,就这样的一个国家,要实现共同富裕的主线目标,是不是“住有所居,财富稳定且安全”?

不然,精通历史和喜欢讲因果循环的朋友出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国自古至今富裕的代表都是地主这个群体?

房子,从底层逻辑出发,是无权无势,没有背景的老百姓,真正能够实现掌握的唯一生活资料。

当然,这里只是说个逻辑,没有鼓吹让大家买房的意思,一码归一码,不要误会,更不要曲解。

在中国,除了拥有土地,购置房产,经营不动产,能够拉长时间去看保证正向收益以外,基本找不到其他的没有参与门槛的投资渠道。

股市就不用说了,短期发财赚钱的天天都有,但是时间拉长,基本上有一个算一个,快赶上赌场的久赌必输规律了。一轮波动,就不知道有多少人的财富要被洗白,驱赶出局?

产业更是明显,赚钱的生意永远有,赚钱的人却是风水轮流转,作为世界工厂,需求下行导致的极致内卷,剩者为王都是笑话,卷死别人,要么被别人卷死,才是常态。

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今天还有几个有名声?

做投资,做选择,人生其实没有几次下注的机会,既然要下,就不要和规律和本质作对。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房价上涨的本质和原理是什么?这可能是中国当下舆论和各路自媒体,没有一个能一次说清楚的关键问题了。

什么要有冤大头愿意接盘,什么国家放水的货币效应,什么M2持续高位带来的挤压效果……等等说法,不一而足,实际上都是忽悠。

讲大道理最没意思了,就用最基础的金融知识和金融市场原理来看:

把楼市看作资产交易市场,那么资产的升值,不还是要有增量资金的进场?

没错,就是增量资金,一个人的消费,等于另一个人的收入,一个资产的增值和流通,也是另一个人的买单和接盘。

哪有这么复杂,那么多门道和说法?

房价不涨,特别是全国性普遍的房价横盘,谈别的都没用,就是中国当下宏观经济中的财富增量,可用于市场分配和共享的规模和数量,不足了。

不是没有增量,而是增量在国家手上,很多出口,外贸赚回来的钱,都沉淀在了国企,央企,还有国有资本的手上,根本没有进入国内经济环境。

经济调控,政策都是表象,具体国家如何主导宏观经济增量的走向,才是关键。

这可能是全网第一个,能把中国国家对楼市的调控说到关键点上的观点。

对于银行,房地产行业,还有楼市来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不要问懂不懂,就问爽不爽就行了呗?

从宏观上来说,是这么一个逻辑,就连从中观城市来说,也是这么一个道理,就比如杭州,互联网经济带来的虹吸全国财富的效应,给杭州带来了大量的经济增量,杭州房价不就坐火箭了?

然后呢?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的原因,这样的增速从过去几年开始就明显放缓收缩了,所以杭州的房价就上行乏力,下行承压了,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

落到个体微观的头上,也是一样,谁手上有钱还需要别人教怎么花钱的?吃香喝辣住大房子,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大家口袋瘪瘪的,房价和楼市不就自然成了吐槽的理想渠道?

中国老百姓,骂骂高房价和楼市算最聪明的宣泄渠道了,这个意思大家都懂吧?

人均收入上来,购买力和房价挂上钩,这样的负面情绪,还能喘多大个气儿?

回到经济增量上,要理解中国国家当下对于财富掌控的必然需求。所以,楼市房价,对应紧缩的经济环境,实际上当下的情况,是非常合理的。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当下中国国内经济环境的承压体感,各行各业低迷现实,什么失业率,社会情绪,戾气爆棚的现实问题,其实和房地产行业,楼市,并没有太多关联。

但是和房价动向,有关系。

房价承压,特别是一线和头部城市核心优质房产的下行动向,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压力,比刚需和普通住宅,要大得多。

这或许会颠覆很多的人的固有认知。

大家想想持有核心优质房产的群体都是什么人?

除开一部分体制群体以外,绝大多数持有大城市豪宅和核心地段品质房产的,都是各行各业的老板和头部精英,没有例外。

有这样圈子的朋友,应该能明白我上面说的逻辑,不明白的,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以某个工厂,或者公司的老板为例,完成初始资本积累以后,就必然会进行资产配置,而在中国,购置房产是必选项,没有之一。

要知道,想要撬动银行贷款,在中国金融系统里面,房子和土地是排第一位的硬核抵押物。

而当遭遇经济波动,宏观形势周期转折,对自己主营业务造成冲击的困难阶段,他的资产配置情况,就将成为这个公司和工厂,坚持经营的韧性的核心来源。

比如,某个工厂一年能获得净利润500万,然后老板买的房子也能涨个50万,那么皆大欢喜,老板也愿意扩大生产,多找员工,多提供工作岗位,做大做强。

当经济周期或者不可抗力,导致这个工厂净利润持续下行,甚至无利可图,那么如果这位工厂老板持有的股票和房产还能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或者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老板就有了熬下去的底气,不说逆势扩张(这种理想化的鸡汤少喝,正常人都是顺势而动的),至少也能保持相对经营坚持。

而现实生意和产业受到周期冲击的同时,其他持有资产都在下跌,或者失去流动性,请问,这样的群体还有什么坚持的理由?

及时止损才是人间真实,经济社会,不谈情怀。

谈情怀也行,当个体面的老赖?

经济逻辑,并不复杂,少部分具有能力的中流砥柱资产结构出现问题,导致了大范围的经济环境承压紧缩。

大家大可以讨厌高房价带来的生存压力,但是对于这样基本的经济逻辑,还是要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和认知。

实际上,从国家层面并不担心什么普通房产和刚需住房的价格崩盘,但是必然要担心很多对经济,产业领域有中流砥柱地位的玩家,公司,还有代表,因为资产崩盘导致止损退场的行动。

以恒大为例,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早就该破产清算了,能拖这么久,不就是因为这个逻辑的存在?

会发牢骚的普通劳动力,可替代性太强;

但是真正有经济顶梁柱和带路人的群体,有一个算一个,少一个是一个。

如果这些企业家,老板,还有经济弄潮儿们手上的房价崩盘,大家仔细想想,最后吃亏的群体,到底是谁?

有些现实和规律,是不会以个别情绪和一厢情愿发生改变的,这一点很重要。

稳房价,稳地价,为什么后面还有一个稳预期,现在大家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了?

直白残酷一点:在一个少数人背负风险带领大部分人前行的环境中,领头羊的预期,比羊群个体的预期,更为敏感和重要。生意不好,产业受阻,都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支撑预期的核心资产,要挺得住。

如果经济领头羊们都执着什么现金为王(类似A股大量企业手段齐出积极套现),那么,就不要指望经济环境能有回暖转好的想象力。

指望国家没有错,但是有些事情国家没办法做,不然计划经济早就超英赶美了;

那么,难道指望戾气爆棚,欲壑难填,素质低下的喷子和键盘侠群体,能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正向积极的作用?

有些事情,国家看的更准更透。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4

接下来,中国的房价和楼市怎么看,才应该说算得上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去分析讨论的话题。

从现实和规律出发,分化是必然,但是还是有迹可循的,谈几点个人独家的观点:

1,2023年5月份以来,就有唱衰北广上深房价的论调和分析陆续出现。

不得不说,这很无知。

不管从历史,还是逻辑来看,这种观点都是很低级的人性欲望的一种表演。

北京房价整体降个30%,中国资产的权威和稳定性还有吗?

上海房价来个腰斩,百年魔都的帽子也可以摘掉了吧?

深圳房价也来个暴跌,改革开放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广州房价也跟着跳水,就问问刚刚过去的端午龙舟船上,身价不菲的房东,同不同意?

核心资产都塌了,中国经济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不就是想着看空唱衰,能让自己低位抄底,然后通过一次投机,吃尽红利,换别人几十年的努力?

2,供需错配,特别是供大于求的城市和地区,房地产经济以及对应的土地财政,已经走到了头,地方债不一定是问题,但是这些城市的房价价值挤泡沫,一定是大问题。

3,未来中国房产会有一个明显的分割走向,那就是投资的归投资,消费的归消费,互不干扰,各自安好。

投资的就是资产属性,金融逻辑,有涨有跌,全看增量资金的来源和预期博弈,好房子的价格突破普通人想象力司空见惯。

消费就是纯粹的耐用品消费,买的起就买,买不起国家用保障房托底,总有个去处,反正买了就要接受价值贬损的必然结果就是了。

都不想买不要紧,依附土地进行税收管理和经济调控,中国5000年的经济历史够不够看?

4,过去20多年的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奇迹,对应的房价效应,货币现象,以及高速增量的红利时代,基本没有可能重现,属于中国房地产能够获得全面上行的动力已经枯竭。

以后通过买房改变财富阶层有没有机会和可能?当然有,但是和过去20年相比,就是万分之一和十分之一的概率差别了。

不谈难度,只看概率,投胎就输在起跑线上的普通人,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够成为概率的幸运儿分子?

脚踏实地,积累财富和购买力,才是适合绝大多数普通个体和家庭谋求持续发展的正确方法。

看清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以上逻辑和分析能够耐心看完并且加以思考,那么,是不是能理解文章标题和开篇所说的“看多唱衰,都是伪命题”的观点了?

即使极限情况,例如战争的发生,有些本质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改变。


大概就聊这么多吧,文章不长,但是内容都直击本质,能够给看到的读者朋友们,带来一点思考,一点启发,一点帮助,那就很好了。

不唱衰,不看空,更不会无脑吹多,只谈本质,只唠底层逻辑,和大家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以上。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中国   楼市   房价   增量   对立   命题   逻辑   群体   本质   观点   老板   现实   资产   国家   内容   房产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