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之乱:大明帝国丢失中南半岛的导火索,越南独立的第一枪

1400年,大明帝国内部正在进行一场规模浩大的内战——靖难战争,从江南的南京到华北的北平(今北京),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硝烟。与此同时,在遥远中南半岛上也发生了剧烈的政治动荡。大明的藩属国越南陈朝权臣胡季犛胁迫越南陈朝陈少帝禅位,胡季犛由此篡夺了越南的最高统治权,建立了伪越南胡朝。

胡季犛掌权后,在越南大举捕杀越南的陈朝宗室,越南陈朝宗室为之一空,只有王子陈天平侥幸逃亡大明境内才躲过一劫。陈天平孤身一人来到南京请求大明帮助他复国,当时靖难战争正打的如火如荼,大明没有功夫插手中南半岛事务。1402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登基称帝,改元永乐,是为明太宗,也称明成祖。

朱棣称帝后,励精图治,很快大明就从靖难战争的战乱中恢复过来。到了1407年,朱棣开始将目光对准了中南半岛,朱棣派使者到越南与胡季犛交涉,强烈谴责了胡季犛篡位的行径,并派5000明军护送陈天平到越南称王。不成想,却被胡季犛围歼,陈天平被杀,5000明军全军覆没。消息传到南京,朱棣震怒,迅速以朱能为帅率领10万明军南征越南(明军出兵后不久,朱能就病逝军中,副将张辅临阵接替指挥),并让沐晟自云南出兵侧击越军。两路明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陷了河内,俘虏胡季犛父子,胡朝灭亡。

而后,越南各州县纷纷归降明军,明军控制越南全境。朱棣将越南纳入大明版图,在此设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交趾都指挥使司、交趾提刑按察使司等一系列民政、军事、司法机构,自五代脱离中原的交趾地区,时隔400多年再次回归中原大家庭,此刻的大明无上荣光。

朱棣还从内地抽调大量的文官到越南进行汉化教育,兴办儒学,吸引越南精英参与大明的科举考试,交趾的一切似乎走上了正轨。可惜,毕竟是脱离中原王化太久,而汉化教育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能收到奇效,再加上后来朱棣将都城北迁北京,大明的主要战略方向投向了北方的草原,对遥远的中南半岛的经营,明显力不从心。在此背景下,1418年2月7日,越南清化梁江蓝山乡的豪族黎利,在蓝山发动叛乱,自称“平定王”,正式打响反抗大明的“第一枪”,是为蓝山之乱。叛乱发生后,明军在越南的最高指挥官马骐率军平叛,却在洛水(清化锦水)遭遇叛军伏击,明军大败,黎利也经此一战名动越南,成为越南各支反明武装的领袖。

1424年,黎利以“先取茶隆(在今越南乂安省),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的策略,开始了对明军的反攻,经过多场战役,黎利已经控制了越南南部、中部的广大区域,明军被压缩在越北的几个重要据点苦苦支撑。1426年,黎利在崒洞祝洞之战中大败明军。1427年,黎利又在支棱昌江之战中大败明军,斩杀明军主将柳升。大明在越南的统治秩序彻底崩溃,明宣宗朱瞻基遂决定放弃交趾,将越南的明军尽数撤回明朝境内。1428年,在中南半岛上空飘扬了20年的大明军旗最终缓缓落下,数十万大明军人的鲜血成了枉然一场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蓝山   大明   中南   越南   半岛   交趾   宗室   中原   帝国   导火索   叛乱   南京   独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