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台后王统辖下的蒙古诸部的突厥化进程

察合台后王统辖下的蒙古诸部的突厥化进程


西域蒙古诸部突厥化的进程早在察合台汗国的中后期就已开始了。首先是从西部的河中地区,察合台汗国的一些统治者开始向往农耕文明,并逐渐接受伊斯兰文化,如木八剌沙等。察合台汗国后期,西部地区的蒙古诸部已突厥化和伊斯兰化。蒙古巴鲁刺思部异密家族弑汗篡政,从此异密割据,汗国分裂,最终裂为东、西两部分:察合台后王秃黑鲁帖木儿及其后继者仅能统治汗国东部地区,史称东察合台汗国;西部则演化为帖木儿帝国。这两部分的形成,看似政治的分裂,实际上是文化的分裂,即已经突厥化、伊斯兰化的西部与仍然坚持蒙古传统的东部的分裂。

然而这时的东部地区,即后来的东察合台汗国也并非没有突厥化、伊斯兰化的趋势。当时控制东部地区的是蒙古朵豁刺惕部异密家族,它的世袭领地就是被称为“向阳地”的塔里木盆地及其以西地区。这里在经济上以农耕为主;在蒙古征服西域前,这一地区大约相当于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喀喇汗王朝东部地区,因而在文化上已伊斯兰化。作为这个地区的统治者,朵豁剌惕部不可能不受到突厥一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而其他的蒙古部族也在与突厥语民族的接触与交往中受到程度不等的影响。正因为有了这个基础,所以当秃黑鲁帖木儿皈依伊斯兰教并在汗国内大力力推行时,几乎没有遭受到大的阻碍,而汗国大权的实际掌握者朵豁刺惕部更是表现积极,其异密图列克对汗说:其实我早已接受了伊斯兰教,只是怕你反对而没敢公开。

尽管如此,但史料告诉我们,西域蒙古诸部的突厥一伊斯兰化仍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蒙古诸部还保持着非常显著的以游牧为特点的传统文化。陈诚《西域番国志·别失八里》记马哈木汗“不建城郭宫室,居无定向,惟逐趁水草,牧牛马以度岁月”。穆斯林史著《拉失德史》说马哈木汗在汗国内强力推行伊斯兰化,谁如果不缠白头巾(穆斯林装束),这位汗就在谁的头上钉一个马铁钉。此亦反映了蒙古旧俗的难移。

察合台后王歪思汗时期是西域蒙古诸部突厥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当时瓦剌从东北南下,势力进入天山以北地区的东部。歪思无力抵挡住瓦剌的压迫,只好迁都亦力把里,重心南移,更密切地接触农耕。《拉失德史》载歪思汗多次来吐鲁番,甚至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加速了由游牧向农耕过渡的步伐。南移的蒙古诸部逐渐融入天山以南地区维吾尔社会中去,其维吾尔化。另有一部分蒙古诸部西移,融入哈萨克和吉利吉思等操突厥语的民族中。

1514年察合台后王萨亦德汗在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建立叶尔羌汗国,其统治范围主要缩为今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地区。这一时期蒙古诸部已完全融入今维吾尔族中,成为维吾尔族的一部分。至此,察合台后王所统辖下的蒙古诸部的突厥化的进程最后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蒙古   突厥   塔里木盆地   维吾尔族   伊斯兰教   吐鲁番   伊斯兰   西域   农耕   进程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