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天才国主:开启六世辉煌 奠基华夏大统

#文化历史解析#

提起华夏民族首个大一统朝代的缔造者秦始皇,可谓众所周知。然,秦始皇凭一人之力就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奋六世之余烈 ”,《过秦论》评论始皇横扫六国时,秦国的国力足足经过六代君王的奋斗。而开启这六世辉煌的人,就是大秦最憋屈、最励志国主的儿子——天才国主秦孝公。

公元前362年,大秦史上最憋屈而又励志的国主秦献公去世,其年仅21岁的儿子秦孝公继位,拉开大秦王朝六世辉煌的帷幕。

秦孝公用24年的时间不拘一格善用人才,舍生筹谋变法改革,充分放权力推新法,果断迁都规避风险,带领秦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开启六世辉煌强军强国,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其任期为“秦孝公之治”,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的一段佳话。

01刻 “国耻”碑,断指染字,化耻辱为动力

少梁之战,秦献公战死,秦国上下群情汹涌,要杀俘虏魏国丞相公叔痤为秦献公报仇。

初继位的秦孝公比谁都更想替父报仇,可是作为新国主,他认为国家必须休养生息,才能强兵强国。因为秦国已经打了几十年的仗,百姓穷、国库空,若继续打仗,秦国则亡矣。

拿定主意,秦孝公强忍悲痛,顶住压力,与公叔痤达成协议:秦魏罢兵和谈,秦国把已收复函谷关再次割让给魏国,并礼送公叔痤回魏。

秦孝公忍下耻辱,准判形势,顶着压力化解与朝臣的矛盾,与魏和谈。他深知,前有少梁之耻辱,后又有六国灭秦的耻辱,是秦国贫弱任人欺负的耻辱。

在秦孝公的授意下,一块“国耻”石碑放到了政事堂,他削断左手两指,用鲜血染红了“国耻”二字,来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国耻,化耻辱为力量,遇挫折要奋进

02颁《求贤令》,知人善用,任志士为栋梁

强国,人才是关键!

秦孝公用人独具一格,知人善任,他向列国发出“求贤令”,不论老幼、乡野、名流,能出奇谋强秦者,一律裂土封官,共享富贵

“重金收买六国权臣,分化六国。”六国灭秦消息传来,政事堂里朝臣们共商计策,秦孝公没有因景监身份低微而忽视他的想法和建议,不计较景监的计策是否雅致上得了台面,直接决定让景监去魏国实施这个计策。

赵国策动陇西部族叛乱时,18岁的车英献计:“派一干吏假扮魏国使者到陇西试探,若当真准备好了要叛乱,就假传魏惠王旨意,把叛乱日期提前,然后秦国五万铁骑设伏一举歼灭叛军”,秦孝公认为可行,当场任命车英为赢虔的前军主将,令其按计执行。

后来,景监为上大夫,车英为国尉,都成为秦国的肱骨,可见秦孝公识人眼光独到。

秦孝公鉴别人的方法也别具一格。求贤令招来的六国士子,被秦孝公下放乡野了解秦国,出治秦方略。秦孝公根据他们的治秦方略安排职位,筛选出最合适的人才。王轼就是这样筛出来的,被秦孝公任命为栎阳令,后成强秦的有功之臣,是商鞅变法的最有力的支持者。

03变法改革,心志坚定,巧筹谋舍生死

秦孝公与商鞅不眠不休地深谈了几天几夜,被商鞅的霸道之术深深震撼,认定变法是强秦的唯一出路,决定在秦国任用商鞅变法。

变法,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为此秦孝公提前布局,不动声色地完成了权力交接,为商鞅变法铺平了道路。明升暗降任命甘龙为太师,公孙贾升为太子傅,杜挚为太庙丞,把他们从实权位置上移开。明降暗升景监为长史,车英为栎阳将军,他俩看似降了,实则权位更重。随后,正式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在变法过程中,无论商鞅杀多少人,秦孝公都在背后一力支持,使得朝臣、贵族意识到,国君对变法的决心有多大,从而不敢轻举妄动。郿县争水私斗,一次刑杀七百人。废井田,开阡陌,白氏一族拿太子当靠山,抗命不遵,商鞅一次又杀了几十个贵族大臣,连士子赵亢都杀了。后来太子赢驷杀白氏交粮人,商鞅惩治了太子,割了太傅赢虔的鼻子,在太傅公孙贾脸上刺字,平息了这次祸端。秦孝公大力支持商鞅,废除太子,把他扔到山野,让其自生自灭。

商鞅变法过程中,墨家出动要杀了商鞅,秦孝公只身前往墨家总院,向墨子解释,澄清误会,完全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保护商鞅,让变法改革不像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那样半途而废。

04充分放权,用人不疑,士为知己者死

秦孝公不仅识人善任,而且对下属充分信任,充分放权,而下属也积极发挥最大的才能,为强秦献策出力。

郿县争水,几个族,上千人大混战,商鞅接到通知,没有顾得上通知秦孝公就带人到郿县,调查前因后果,刑杀七百多人,举国震动。秦孝公并没有插手,任由商鞅处理,这不仅是放权的问题,而是对商鞅的人品和能力的信任,这是商鞅来的最大的动力。

士为知己者死。有了秦孝公的充分信任和放权,商鞅处理起公事来,就没有那么多顾虑。秦孝公的长兄赢虔,无论在朝堂还是军队,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一般人都不敢动他。可他触犯新法,被商鞅以维护新法为由割了鼻子。正是秦孝公的完全放权和信任,商鞅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霹雳手段解决了太犯惹下的滔天大祸,并且一举解除了种种隐患,使得新法顺利推动。

深得民心、臣心千古仅有!

打造盛世强国,收复河西、函谷关、离石等要塞,迁都咸阳后,富裕的百姓对秦孝公感恩戴德,视他如天神

秦孝公死后,灵车被万千民众簇拥着抬上北阪的盛景,是其深得民心的例证。列国使臣纷纷感慨,如此雄壮、又如此哀伤的葬礼,是对秦孝公一生功业的最好诠释。而商鞅、景监、车英、王轼和那些县令们都像失去了灵魂一样。其中,王轼在秦孝公下葬时哭死了过去,景监和车英在埋葬了秦孝公之后,大病了一场。

附历史名士对秦孝公评价:

贾谊:“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 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司马迁《史记》:“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范晔《后汉书》:“时秦孝公雄强,威服羌戎。”

贾思勰:“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侯。”

唐甄:“昔者孟子之世,天下强国七,秦孝公发愤于西陲,布恩惠,振孤寡,招战士,明赏功,西斩戎王,南破强楚,虎视六国, 狙以济之。” 曾国藩:“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因而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士子   魏国   陇西   秦国   朝臣   华夏   国耻   新法   强国   耻辱   太子   天才   辉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