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康多花点心思

健康的重要性毋庸多说,不过当下的年轻人却很少担心或操心过自己的健康。我的身体一直很好啊,我没有时间去考虑啊……理由很多。

美国哈佛大学健康管理研究负责人米纳克认为,一般人只要从35 岁开始,加强自身的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望延长7年寿命。因为有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几种“老年病”有改善的效果。只要能持之以恒,在生命的黄昏期,依然可以过着健康、有自主能力的生活。

健康首先来自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求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常见的不良习惯有很多很多,就看能不能下决心彻底远离它。

现代人的不良的习惯有很多,如网瘾、嗜酒、酗酒、嗜烟(大量吸烟)、嗜赌(赌徒)。有专家说得好,在危害健康的诸因素中,最严重的莫过于不良嗜好所起的作用持久而普遍。

不良生活习惯不可轻视。如卫生习惯差,病从口人,易得胃肠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暴饮暴食者易患胃病、消化不良以及易于致命的急性胰腺炎。爱吃高脂及高盐食者,最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一旦不良习惯养成,对健康的危害作用就会经常出现。

滥用药物。有关专家指出,当前药害已成为仅次于烟害和酒害的第三大“公害”。全世界每年死于药害者不下几十万人,为此,欲求健康长寿,必须停止滥用药物,包括滥用抗生素补养药品。补药用之不当,也会伤人。劳累过度或生活懒散。有的优秀中年知识分子,还有很多中年企业家英年早逝,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脑力劳动强度过大和生活无规律。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生活无规律者能够长寿。而生活有规律,起居有时,饮食有节,恰恰是长寿者共有的特点。

不讲究心理卫生。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精神(心理)因病的生发展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比如,强烈的焦虑,长期持续紧张、愤怒和压抑等,常常是身心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的诱发因素,并能使病情加重。又如长期或强烈的恶性精神刺激所引起的恶劣心境(忧虑、哀愁、恐怖等),同时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较容易患癌症。

为了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行为,科学家提出应从10个方面来加以改善。

心胸豁达,情绪乐观,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合理设计饮食,既要防止营养不足,又要避免营养过剩,坚持平衡膳食。

+劳逸结合,坚持锻炼,特别是脑力劳动者、企业界人士,更应当经常挤时间参加体育活动。

+生活规律、起居正常,善用闲暇、苦中求乐。+不吸烟(包括被动吸烟),不酗酒。+家庭和睦、生活安定,气氛融洽。

+与人为善,自尊自重,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讲卫生、爱清洁,注意安全。

+合理用药,不乱给自己开药方,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保持健康的性行为,不纵欲,特别要避免不洁性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药害   长寿   健康   高血压   起居   冠心病   性行为   心思   规律   不良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