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为何如此傲慢?

1946年, 二战刚刚结束, 两个曾经参加“驼峰航线”运输的飞行员发现了一个商机。

由于在二战中遭到极大的破坏, 战后的中国急需从澳大利亚输入物资。

于是两个小伙子一拍即合, 用手里为数不多的资金开了一家航空公司,最初的家当就是一架从二战中退役的DC-3运输机。


风口选对了, 生意就做的顺风顺水, 短短两年的时间,俩小伙子就将公司规模扩展到拥有6架DC-3以及一架Catalina水上飞机。

这家公司叫国泰航空。

二战给俩人带来了机遇,但给另一家公司带来的却是危机。

太古公司诞生于1816的英国利物浦,创始人是一个23岁的外地年轻人,公司 主营业务就是进出口贸易。

当时的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满世界都是它的殖民地, 来自各个殖民地的原材料纷纷涌入英国, 被加工成工业制成品, 再从英国发往各个殖民地和其他国家。

所以太古一开始的业务, 就是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购入原棉,再从英国的兰开夏郡把棉产品卖出去。

1847年,一代目去世。接手公司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哥哥是个探险家,闲暇时间把美国游历了一遍, 甚至还跑到澳大利亚淘金, 虽然没有淘到啥金子, 但是却让他发现了澳大利亚的商机, 于是就在1855年顺手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了个分公司。

五年以后, 美国内战爆发, 棉花运不出去, 棉产品运不进去, 公司在美国的业务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二代目中的哥哥发现墨尔本分公司的业务不减反增, 顺藤摸瓜才发现了北方那个拥有四万万人口的大清帝国。

此时,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二十余年,伴随着美国内战的开始, 英法发动的针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完成收尾工作。

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的市场进一步被打开, 也恰恰是在这次战争以后,西方侵略势力顺着长江侵入内陆。

1866年,二代目跑到上海考察, 一番准备以后,一家叫Butterfield 的洋行在12月4日开业,名字用的是合伙人的名字, 不过俩人的合作不是很愉快, 两年以后, 合伙人出局, 为了配合上海当地的传统, 二代目给公司取了个中国名字——太古洋行。

太古洋行借着中英《天津条约》给他开辟的道路, 收购了一家即将破产的轮船公司, 拿到几条轮船,从此开启了在长江沿线的轮船运输业务,并且生意越做越大, 后来又开辟了通往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的航线。

随后又开始涉足其他产业。

1883年在香港设立的太古炼糖厂投产。

1900年在香港的太古造船所开始运营,后来发展成为香港最大的船坞。

1904年在天津设立驳船公司,设计天津沿海驳船业务。

最牛叉的时候, 太古洋行甚至在汕头发行了自己的货币,成为汕头本地流行的主要货币。

不仅如此, 1890年,太古洋行开始跟本地买办合作,参与黑暗的“猪仔贸易”。巅峰时刻, 太古洋行在汕头有15家“猪仔馆”,这些猪仔馆通过诱骗、拐卖甚至绑架的方式, 将无数的中国人打包装进太古南记的贩奴船,运往南非、美国、墨西哥甚至加勒比, 从事低端的挖矿、修路、种植园工作。

到20世纪初,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 太古洋行的船只和吨位超越了所有外资同行,在所有的外国轮船公司中排名第一,和另一家英资洋行怡和一起垄断了沿海、长江、珠江流域的航运。

太古的发家史, 就是中国人的苦难史。

不要觉得他们都是正经生意人,要知道,近代西方对中国的殖民侵略, 军舰只是负责敲开大门, 剩下的工作都是这些洋行完成的。

举个人尽皆知的例子。

1926年8月29日,太古公司“万流”号商轮经过四川云阳江面时,遇见了四川军阀杨森载运军饷的三艘木船,“万流”号商轮仗着自己的船大,故意疾驶,卷起的江浪竟然将杨森载运军饷的3艘木船全部打沉,导致杨部官兵和船民50余人淹死,饷银8.5万元和枪支50余支沉入江底。

该事件成为造成五千多人伤亡的重庆“万县惨案”的导火索。

这一块就不展开讲了,否则篇幅又得超纲。

我们只需要知道, 太古虽然起家于英国, 但它崛起于近代中国,太古洋行的每一分原始资本, 都离不开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我们继续言归正传,1937年,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期间,大半个中国沦陷, 等到1945年太古洋行重返中国以后发现, 公司在全中国的财产惨遭抢掠或破坏净尽,太古轮船公司的船队也分散不全,超过三十艘船只不知所终。香港的太古船坞和太古炼糖厂也被在战争中被美国的炮弹炸成一片废墟。

紧接着,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长江停止对外来船只开放,中国不断增加沿岸港口的限制,太古洋行在内地的业务基本处于宕机状态。

同样的, 到1948年, 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 国泰航空的内地航空运输业务也陷入衰退,两个创业小伙急需资金转型。

于是太古洋行的三代目说服管理层, 收购了国泰航空的45%的股权, 从而成为国泰航空的第一大股东。

这也是太古第一次涉足航空运输业务。

外滩22号——太古洋行

借助于太古洋行过去多年开拓的东南亚以及香港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航线, 在失去中国内地市场的背景下,国泰航空依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当时整个香港的对外航线分成两部分, 往北交给香港航空, 往南全部交给国泰航空运行。到1958年, 国泰航空收购香港航空,成为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

1985年,为了打破国泰航空对香港航空业的垄断,香港商人曹光彪、包玉刚、霍英东联合中资企业招商局、华润组建港龙航空。五年以后的1990年1月,太古集团和国泰航空从曹光彪手中收购了港龙航空35%的股权, 与此同时中信集团控股的中信泰富也跟进收购了另外38%的股份。

此次收购事件以后, 国泰航空虽然成为港龙航空的股东之一,但并不能干涉港龙航空的业务运作, 此后港龙航空依旧在香港到东京、台北、曼谷航线上与国泰发生直接竞争。

一直到2006年6月份,国泰花掉82.2亿港币, 从港龙航空其他股东手里收购股权,并在年底之前完成了对这个竞争对手的全面收购,港龙航空至此并入国泰。

作为交换,三家中资企业中信泰富、中国航空、中航兴业以股权置换的方式分别持有国泰航空17.5%、10.16%、7.34%的股份。

咦?大家是不是有那么点兴奋?国泰航空要被国有化了?

我要告诉大家另外一个数字和一些协议。

此次收购事件以后, 太古集团依旧持有国泰航空40%的股权, 位列大股东。而且, 在这次股权置换协议中,攻守双方签署了必须遵守的四点协议:

第一,太古未同意的情况下, 中资股东不得收购其他股东股份, 以至于超过太古持股数量。

三家中资合计持有35%,在不收购其他股东的情况下, 不可能获得比太古更多的话语权。

第二,除非各股东同意, 否则中信泰富和中国航空合计持有不能超过29.99%。

第三,未经国泰股东同意,持股超过15%的股东不得发起收购国泰航空行为,除非国泰航空董事局同意。

这一条要结合第四条去看才有意思。

第四,国泰航空五名常务董事全部由太古集团提名任命。

也就是说, 任何持股超过15%的股东想要发起收购国泰行为, 得经过国泰董事局同意,而国泰董事局话语权牢牢掌控在太古集团手里。

你看, 经济战场上的你争我夺从来就没消停过。

从上述历史看得出来, 国泰是太古一手养大的干儿子,太古是国泰两岁就认下的亲爸爸,在国泰的发展过程中, 两者一脉相承。

所以你能指望一个曾经凌驾于中国人民头上吸髓敲骨八十多年的外国企业教给他儿子什么思想?

从另一角度来看, 国泰内部员工在2019年干的那些事就更加让人发指, 往小了讲这叫不满现状,发泄情绪, 往大了讲就是赤裸裸的pan国。

然后国泰航空居然还允许某些在街头出完风头的机长回到岗位上继续开飞机?你是拿顾客当上帝呢还是准备送顾客见上帝呢?

5月22日的歧视事件爆料出来以后, 国泰航空的领导层慌不迭的跑出来, 24小时以内连发三次道歉,并且迅速解聘涉事员工, 表示自己要洗心革面,重新做公司。

态度诚恳的就差像对面小日子那样集体撅屁股鞠躬了。

说心里话, 我一个字都不信。

国泰航空的问题出了一波又一波, 你见过他哪次改了的?

简单给大家整理一下国泰的安全事故汇总,然后我们接着聊。

这部分我用蓝色标记,大家不想翻旧账的就直接跳过,直接下拉到后边看。

另外上世纪的安全事故我就不提了, 省的大家眼疼。

2004年6月30日,国泰一架某音777—300客机从台北中正机场起飞途中引擎组建坠落,在空中旋转一圈完美入海。

同年11月9日,国泰一架某音747—400客机从洛杉矶机场起飞后, 引擎突然哮喘,最后发现涡轮叶片出现故障。

同年12月1日,国泰一架某音777-300客机在泰国曼谷起飞不久,左边的引擎金属导管爆裂, 大型零部件从天空掉下来, 砸碎一辆私家车和货车,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后来排查发现有四架客机有同样的问题。

2008年 安静了三年多的国泰又开始搞事了。

这年4月7日,国泰一架某音747—400因为压缩器破损, 引擎空中漏油, 起飞不久紧急折返香港。

7月29日,国泰一架某音747—400客机从纽约肯尼迪机场起飞,在高空中冷气维修盖板脱落, 所幸安全降落无人伤亡。

一个月后的8月29日,国泰一架空客A340—300客机从香港飞往伦敦途中,一个引擎突然熄火,最终紧急折返,所幸无人受伤。

半个月后,国泰另一家空客A300—300降落台北机场前,机舱失压,氧气面罩脱落,飞机紧急迫降桃园机场,未造成人员伤亡。

折腾了一年以后, 第二年国泰继续吓唬乘客。

2009年6月15日, 国泰一架空客从泰国曼谷起飞以后, 一个引擎突发故障,客机紧急折返降落曼谷。

7月19日,国泰一架747—400从香港飞往日本北海道途中, 客舱天花板冒烟,最后紧急降落福冈机场。没人受伤。

2009年6月15日国泰一架空中客车A330-300客机由泰国曼谷机场起飞后,其中一具引擎突然发生故障,须即时折返,事件中客机安全降落曼谷机场及无人受伤。

2009年7月19日国泰航空一架由香港飞往日本北海道的波音747-400型客机,因客舱天花冒烟,需在福冈机场紧急降落,事件中无人受伤。

2010年的事故出现创纪录的7次。

这年4月13日,国泰一架从印尼飞往香港的空客A330—342,起飞不久引擎出现故障, 机长坚持继续飞行, 降落时左右引擎减速出现问题,飞机高速降落,落地途中四个轮胎着火,导致八名乘客受伤。香港机场被封闭两个小时。



7天以后, 一架香港飞台北的客机起飞后半小时出现引擎故障,折返香港。

6月23日,国泰一架从墨尔本飞香港的客机, 起飞前发现机身左右气压活门发生故障, 由于当地找不到维系配件, 需要从香港空运零件, 航班延误超过18小时。

5天以后的27日,一架香港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某音747—400客机,降落前50分钟, 引擎冒烟起火,飞机紧急降落成功。但引擎已经报废, 需要从香港空运引擎更换。

3天以后的30日,一架加拿大温哥华飞香港的国泰航班,起飞前登机桥和飞机相撞, 导致韩航班取消。

5天以的7月5日,一架香港飞伦敦的国泰航班,起飞前一刻引擎突然熄火,随后一直无法启动,航班延误12小时。

对于这个事件我最意外的是, 居然不是取消航班, 就不怕空中突然熄火吗?

11月30日,一架阿姆斯特丹飞香港的客机, 在飞到乌鲁木齐上空时,机舱加压系统出现故障, 飞机紧急降落哈萨克。

反正后边的事大致都是这样,基本每年都有几次, 不是引擎故障, 就是机舱失压,要不这个零件坏了, 要么哪个零件又脱落了。这些都是公开信息,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去搜搜。

国泰航空也因此被称为游走在天堂边缘的航空公司。

但是 就这样的一架航空公司, 居然还能维持运营到现在, 不知道是乘客心大, 还是国泰路子野,反正每次出事就是撅个屁股弯个腰,完事该咋咋。

道歉对国泰航空来说是家常便饭了, 丢了面子挣了里子, 人家早就习惯了,谁还能跟钱过不去?

毕竟, 国泰航空已经三年没挣到钱了。

在2018年营收到达1110.60亿港元后,国泰航空的业绩便进入下行通道,2022年营收规模已萎缩至510.36亿港元。此外,2020年-2022年,该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陷入巨额亏损之中,累计亏损超过300亿港元。

当然了,大家都在亏。

不过有意思的是, 在疫情之前, 国泰航空在香港——内地航线的份额占比也不高, 只有5%,航线只有香港——上海,香港——北京。而其他大部分航线都由其子公司港龙航空负责。

这其实是一种业务分工 ,简单来说就是 ,港龙航空负责把内地客户运到香港, 国泰航空负责把客户运到全世界。

作为内地最大的中转港口, 2018年内地旅客通过香港中转的数量达到370万人次。

疫情爆发以后, 内地出行旅客大幅减少,整个航空业面临巨大打击, 为了降低成本, 港龙航空在2020年10月21日被国泰航空宣布停止运行,其航线并入国泰航空。

断臂求生,砍掉港龙航空让整个国泰集团减少了8500——11200个岗位。

然后一个神奇的现象出现了, 疫情期间, 国泰航空在香港到内地航线的份额占比上, 居然最高达到了80%,这里边当然包括被砍掉的港龙航空的份额, 但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因为, 内地熔断机制导致国外大部分航班不能直飞内地, 从内地出去需要从香港中转。

为啥这样说,因为现在疫情结束,全面放开以后,大量航空公司复航, 国泰的份额直线下降到三成。

这就印出来第二个问题。

竞争对手的日益壮大。

文章读到现在, 我们都应该知道,国泰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内地的红利。

简单概括就是, 改开以前, 内地出行需要从香港走, 改开以后,内地航空业虽然也逐渐起步, 但香港作为中转港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让国泰航空能够继续分享到中国发展的红利。

但是, 现在世道变了。国泰航空的在内地份额不断受到国航、东航、南航的蚕食, 国际市场也不断收到来自卡塔尔航空的竞争。现在已经不是他一家独大的时候了。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香港现在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 其内地中转港的作用也在逐渐下降, 从哪里出不去, 非得绕那么远去香港?

但凡国泰再傲慢个几年,以后就江湖上就不会在有国泰航空的地位了。

疫情放开以后, 去香港旅游的人数剧增, 今年五一之后,内地旅客赴港旅游的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35倍,长远来看, 从香港中转旅客虽然会逐年受到分流下降, 但去香港旅游的人数暂时还是看不到下降趋势。

所以,国泰航空能不能活, 就看去香港的内地游客了。

所以, 我们要理解国泰航空的领导层,他们之所以一个劲的赔不是, 不是因为内心里的惭愧, 而是因为要挣内地的钱。他们可以自我感动的流泪满面,但我们不能。

毕竟 ,人家航空公司工会的发给员工的安抚信其实已经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不要去说什么工会本身就是维护员工利益之类的话, 这是个狗p逻辑, 工会不用分对错吗?难道隔天工会员工去卸个发动机的螺丝, 你工会也去维护一下?说哎你别怕, 咱有卸螺丝的自由?

说到底就是骨子里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呗?所以这在国泰内部根本就不是一个个例,而是一个集体的思想问题,你能想象那三个员工背后的几千个空乘是如何看到这件事的吗?他们毕竟不是领导, 不用考虑公司盈利。

往大了讲, 这在香港是个例吗?

过去,他再爱答不理, 我们还得死乞白赖去听人家一句“may i help you?”,现在一条短视频都能让国泰“卑躬屈膝”跟我们道歉。

无他, 攻守之势异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国泰   太古   曼谷   航空   洋行   香港   客机   傲慢   内地   引擎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