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狐仙到狐妖,狐狸的口碑从何时越来越差,这究竟是谁的锅

《妖怪传》首先以《封神演义》中的妲己作为开始,提到了妲己作为商纣王的王后。以及商王朝的灭亡与她没有关系。拜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所赐,很多人都认为苏妲己是一个迷人的狐狸精。而历史上,苏妲己是真实存在的。正如影片中讲到:她是纣王(帝辛)的妃子。妲是名,己是姓,是纣王(帝辛)通过战争讨伐有苏氏方国得来的

据《左传》记载,帝辛发兵征服了有苏氏,有苏氏献出牛羊、马匹、美女,还有自己的女儿苏妲己。以苏为氏后世苏姓之始祖。

其实,在上古时期妲己狐狸与妖怪没有任何关系。

《山海经》南山一经中有记载:“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而书中所记载的九尾,其实是夸张的表现描述。九,这个字。在中国古代为“尊”,所谓:九五之尊。也有着美好的寓意。尾巴,在中国古代经常作为后代子孙繁盛的象征。(有删改)是人们夸张了狐狸的尾巴为表示子孙繁盛。在那个时代,尾巴能够决定国家的命运。

陈连山。东汉《吴越春秋》中记载:九尾狐,促成大禹和涂山氏(之女)成婚,之后便预示着大禹会成为天子。

也就有了,所谓:大禹铸九州鼎(中古有九州大地的说法)。是成为夏朝的国君,是影响国家命运的。

到了,魏晋郭璞生活的时代。狐妖形象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狐妖在上古的形象变成了女人(而且,是坏女人)。

郭璞在《玄中记》里有言: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

狐在魏晋时期不再影响国家与人类的命运。而之所以发生改变,是因为玄学的发展干宝在黑化狐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与狐妖完全没有仇(没有个人恩怨),之所以黑化为的只是讨好民间社会的读者,迎合他人之喜好罢了。

干宝笔下的阿紫,对于她的介绍:“者,先古之淫妇也,其名曰阿紫(我怎么想到了金庸笔下的阿紫?)”。到了魏晋时期,从神明跌至妖怪,其变化为什么这么大?陈教授认为政治变化与社会矛盾较多。想要摆脱社会政治约束。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类小说大量产生是现实社会的原因。他们把强烈的反抗意志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借助鬼神的故事曲折地表现出来。

从而对于后来明清时期影响很大,如明代的《封神演义》;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在魏晋南北朝那个动乱的时代,人们揭去了神迹的面纱,人类进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人类对于狐妖黑化了千年之久。

到了明代《封神演义》中写到,女娲派九尾迷惑纣王(帝辛),怂恿纣王荒废朝政,残害忠良。西伯侯姬昌,不得已联络各路诸侯起兵反之,纣王自鹿台誓死不降与妲己二人相拥于火中自焚。

纣王说:“你走吧,别落的千古骂名”。妲己,眼角泛着泪花:“妲己,陪大王”。而我们输了是要被说出妖怪遗臭万年的。后来,纣王与妲己相拥于火中。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周文王早已有了谋反之心。从而结束人类最后一位人皇。元代话本《武王伐纣书》出现再到《封神演义》的出现。可是,小说毕竟不是史书。书中角色的设定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民间的喜好而来。到了清代的蒲松龄,对于狐妖却出现了其他的看法。

全世界的狐妖真的要感谢蒲松龄先生,到了明清时期对于小说的创作达到了鼎盛时期。而蒲松龄先生用一种别样的眼光,来看待狐妖。

《聊斋志异》一共490个短篇小说,其中狐妖占据84篇。蒲松龄笔下的婴宁,是寄托了他对于女性的美好与最高理解(可惜,聊斋志异原本失传。今本可信度较高的为,《铸雪斋手抄本聊斋》和《青柯亭本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婴宁篇,中出现了:“我婴宁”的叫法,是聊斋先生最钟爱的角色。而辛十四娘,则写成了侠女版的狐妖。可见,聊斋先生对于狐妖的喜爱。蒲松龄的志怪小说,在那个小说盛行的年代水平最高的。也是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妖怪可以说是,古人与今人内心世界的隐秘角落,历史上,每一个狐妖都有她们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聊斋志异   大禹   聊斋   狐仙   魏晋   明代   妖怪   狐狸   口碑   时期   人类   时代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