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仅仅在位30天,却为明朝留下两大悬案

#大有学问#

明光宗朱常洛于万历四十八年(1920年8月28日)即位,在位一个月后,也就泰昌元年(1920年9月26日)因病病逝。


就在这短短一月中,明光宗为后世人留下了两大悬案:梃击案和红丸案。

明光宗朱常洛出生卑微,是明神宗在万历九年(1581年)的某一天,去向太后请安时,由于太后不在,他一时兴起,就“宠幸”当时给他端水的宫女。宫女怀孕后,被封恭妃,生下了朱常洛。当时宫中称宫女为“都人”,明神宗称朱常洛为“都人子”,不喜欢他。


在立太子时,明神宗有意立得宠的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却受到大臣与慈圣皇太后极力反对。


由于明神宗迟迟不立太子,令群臣忧心如焚,朝中上下也因此分成两个派别,明神宗与群臣争论达15年之久,神宗被群臣所迫,不能立常洵为储,因而以几十年不上朝的方式向朝臣们抗议,是为万历怠政。


直到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为福王,封国为洛阳。但是福王不到洛阳去,迟迟逗留于北京。梃击案就在此时发生。


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仲夏时节的五月初四的傍晚,一个大汉手持一根枣木棍闯入东华门后径直冲向太子的住所慈庆宫。

大汉轻而易举地过了东宫的第一道门,东宫乃是宫廷重地,而当晚却没人看守此门。

第二道门虽有人看守,却是两位年老的太监,他们自是招架不住大汉,直接被打倒在地。

直到大汉闯到第三道门(过了此门便是太子居所)才有人发现。

最后,大汉因寡不敌众被太监们拿下。事后太子命内侍韩本用向万历帝禀报此事,万历得知情况后马上令巡皇城御史刘廷元审问这个大汉。

起初,该打人男子供述自己名叫张差,是蓟州井儿峪人(位于今河北),御史再想问什么,张差就胡言乱语装作疯癫之人。御史没办法只好转交刑部的胡士相,一阵严刑逼供下,张差才道出“实情”:

自己家的柴草垛被邻居烧毁,一气之下跑到京城要状告他们,没想到刚来到京城东城门就被两个男人拦下,那两人告诉他,只要拿着枣木棍就可以申冤。接下来自己迷迷糊糊地走到皇宫还打伤了人。


胡士相听后无法判定真假,就上报皇帝,说张差是疯癫之人。

刑部主事王之寀认为事出蹊跷,便吓唬张差,如果不说实话,就不给饭吃。张差出身农民,过于老实,害怕自己没饭吃,于是便说出了真相。

但此真相一出倒是让万历帝不敢置信。

张差承认自己是因好赌输光了钱财被一位太监带进紫禁城,每天好酒好肉供着,后来又来了一位老太监。

五月初四当晚老太监边请张差喝酒并给他一根木棍,让他沿着慈庆宫一直冲进去,撞见一人便杀一人,尤其是看到穿黄袍的“奸人”(指太子朱常洛),立即将其击杀可得大赏。

沿着张差提供的线索一直追查下去,事情终于水落石出:

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二人有重大嫌疑。

大臣猜疑是郑贵妃不满立朱常洛为太子,所以派人刺杀太子,但也有人猜疑是太子自导自演的一场苦肉计。


不过两种猜测都过于不合理,其一,若为郑贵妃所做,此手法过于拙劣,而且朱常洛一旦毙命,众人猜忌的对象第一个便是与朱常洛有矛盾的郑贵妃。

其二,若为朱常洛自导自演,已身为太子的他何必安排这一出,难道是为了栽赃郑贵妃?况且这等手段未免同他软弱的性格太不相符。

案件疑点重重,疑云密布,真相究竟如何,无从查起。

因此事涉及郑贵妃,万历帝不想此案牵扯过多的人,便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死。又在宫中密杀了庞保、刘成两位太监,随后不得了之。


红丸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登基大典过后十天,光宗皇帝忽然一病不起。

明光宗急切令掌管御药房的内医崔文升来诊病,吃过崔文升的药后,他一夜间腹泻不止,内阁大臣方从哲见状忙广招天下名医。

此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是“灵丹妙药”,初服一丸后,明光宗病情好转,不出两日还能下床行走,他高兴之余派人再找李可灼要了一粒,然而服用后当晚突然暴毙身亡。

光宗之死,震动朝野,群臣纷纷要求严查其因,并严惩李可灼和崔文升。



后世认为,红丸里面掺有“烈性之药”,光宗本来身体就不好,连吃两颗“烈药”,没挺住就死了;也有人认为李可灼为了邀功,拿春药当补药进献,导致光宗暴毙。


更有甚者,认为光宗皇帝触动了某些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于是被人下毒致死。


光宗皇帝之死扑朔迷离,无人知晓泰昌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可怜的朱常洛只做了30天的阜帝便走到人生终点,而透过他悲惨的结局,我们看到却的是明朝政治内部的党争。


虽然他在位时期,也曾废矿税、饷边防、补官缺,可能想有一番作为。可惜他出身不强,皇权又衰弱,注定他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他能成为皇帝,是士大夫集团利用他来对抗后宫与宦官集团的结果。而他的死,也是后宫联合宦官集团,与前朝士大夫官僚集团争夺权力的产物。臣强则主弱,是历史的规律 。


历代评价:

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神宗   明光   明朝   悬案   群臣   御史   贵妃   万历   大汉   太监   太子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