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爱情并非只有轰轰烈烈,也有“妥协”之下的细水长流

提到爱情,大多数人所能想到的估计都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比如说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亦或是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似乎爱情不来一次剧烈的抗争便不算是一场好爱情,但是事实上,这样的爱情在现实之中又能出现几次呢?大部分普通人的爱情还是平平淡淡、细水长流式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之中,民国时期出过太多的文人,而在他们身上,也有着太多的故事,尤其是爱情故事,或缠绵悱恻,或悲伤哀婉,不管如何,总是不少的。

民国时期,由于思想解放,当时已经出现了自由恋爱的思潮,但是大多数人仍然还是要被迫在封建包办婚姻里挣扎,也有一些人强行挣脱出来了,但不幸的是却给别人带来了伤害,比如说鲁迅,又比如说徐志摩。或许是由于知道挣脱的代价太大了,所以也有些人选择了“妥协”,选择了不那么“轰轰烈烈”,比如说胡适,又比如说闻一多。

胡适大多人都很熟悉,他的男生版“三从四德”成为了现在很多男生对于女朋友或者妻子的标准,这个就不多说了。

我们今天来说说闻一多。他这位民国大师我们前面也提到过他选择了妥协,选择了不那么的轰轰烈烈,所以他的爱情只能够说是平平淡淡,平淡到了几乎没有多少人会提及他的爱情。而由于太过于平淡,这也导致了闻一多虽然出名,但他的妻子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妻子其实和胡适的妻子很相似,都是包办婚姻下的“牺牲者”,当然她们两人的性格除外,她们处境虽相似,但性格却迥异,一个十分的暴躁,而另一个却柔情似水。

大概的讲了下,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说说。现在我们提到闻一多,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著名的诗人,或者说是民主斗士,要不然就是他有清华大学教授的头衔。

而不管他哪种身份,毫无疑问他都是当时的先进人士,而先进人士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迫切希望突破封建思想禁锢。因此,他自然是向往着自由恋爱的,他也想和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子一起共度一生,从此吟风弄月,一起畅谈着理想与未来,他想要一个新时代的女性,他想要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想要去过自己想要过的日子,但是老天爷却总喜欢和人开玩笑,闻一多终究没有完成自己这个梦想。

闻一多出生在湖北的一个书香世家里,自幼就聪明好学,十三岁的时候他就考上了清华,这样一个聪明的孩子自然受到很多人喜爱,其中就包括了他的未来妻子高孝贞的父亲,这个“准岳父”看出这个孩子未来必定会有大作为,毫不犹豫的就和闻家定下亲事,等到了年纪就让闻一多把高孝贞娶回家。

那个时候的闻一多在清华崭露头角,是当时十分有名气的才子,少年意气风发,站在当时中国最前端,他和当时广大中国学子一样,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五四运动有他的身影,上海的全国学生联合会有他的身影,就连新月派也有他的身影,他和爱国还有先进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写下无数的爱国诗歌,同样,这个时候的他也写下过无数的爱情诗,他渴望有一场爱情,但是,老家来的一封信,仿佛给了他棒头一喝。

那是1922年,他公费留学的前夕,或许是担心他在国外呆的时间太长了,再回来结婚就晚了,他的父母催促他回老家结婚,他无奈回了家,和这个叫做高孝贞的女子缔结了一生的婚姻。那个时候的闻一多其实是极其痛苦的,他甚至写下诗歌来表达当时他的愤怒与无可奈何:“你看!又是一个新年——好可怕的新年!张着牙戟齿巨的大嘴招呼你上前;你退既不能,进又白白地往死嘴里钻!”这个新年对于闻一多而言,是如此的痛苦。

因为着这一份痛苦,早年闻一多对于这个妻子一点好颜色都没有,等到返校的时候,他立马就回了学校,一刻也没有停留,甚至于在当年的五月,他还写诗给自己的弟弟抱怨,说这份婚姻让他难受,他想要摆脱这种束缚,他是这样写的:“家庭是一把铁链,捆着我的手,捆着我的脚,捆着我的喉咙……”。

只不过到了后来,他逐渐想通了,知道他这个妻子也是可怜无辜的受害者,他最终还是没有将自己的这个妻子抛弃,甚至还要求自己的父母送自己的这个妻子去念书,他知道自己的这场婚姻如今是无法改变的了(而若硬要改变,双方都将不可避免受到创伤),于是他希望高孝贞能逐渐跟上他的步伐,有了共同语言的话,这场婚姻或许将不会再那么痛苦。

同年夏天,闻一多去了美国,在美国的闻一多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内的妻子,经常写信给妻子让她努力去做一个强者,不得不说,他曾经嘴上还和自己弟弟说着家庭是个镣铐要挣脱,实际上后来出了国还不忘给自己妻子写信让她努力,闻一多在我们如今看来,还真的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口嫌体正直”。而高孝贞也确实在努力着,虽然她并没有像闻一多那样的才华,但是确实也在努力着,这让闻一多有了宽慰,随着信件的来往,以及妻子努力,让闻一多感觉到她的爱意,闻一多逐渐爱上了自己的这个包办婚姻的妻子。

1925年,闻一多回了国,他把妻子和孩子接到了北京,两个人度过了一段很温柔缱绻的日子,直到1926年,因为时局混乱,闻一多外出,和自己的妻子聚少离多。但即使这样,闻一多也没有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睛,在他的心中,如今他的妻子是神圣的,是不能够背叛的,面对着流言蜚语,闻一多直接把妻儿接到身边,用事实告诉所有人,他闻一多没有叛离自己的家庭。

这场婚姻的开始其实很像是民国悲剧故事的典型开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孝贞自己的努力,尤其是闻一多自己主动选择“妥协”,让这场婚姻最终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局,甚至于闻一多还这样写下对妻子的爱恋:“亲爱的妻:这时他们都出去了,我一人在屋里,静极了,静极了,我在想你,我亲爱的妻。我不晓得我是这样无用的人,你一去了,我就如同落了魂一样。我什么也不能做。”

闻一多与高孝贞他们俩人之间的爱情并没有所谓的轰轰烈烈,只不过是日常小事累计出来的情深厚谊,甚至曾是有“妥协”在里头,但是这份感情在我们如今看来却是令人心动的,毕竟人世间又能有多少轰轰烈烈呢?这样平平淡淡的感情其实才是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胡适   轰轰烈烈   爱情   爱国   清华   细水长流   中国   妻子   痛苦   婚姻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