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中国首富,经历了3次入狱,如今81岁还能跑10公里!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43年时间里面,诞生出了一位传奇人物,当年他用保温瓶和罐头,向前苏联换来了4架飞机,当年他声称要“炸开喜马拉雅山”,让印度洋的暖流进入我国大西北,要把大西北变成鱼米之乡,甚至说要发射800颗卫星,把地球包起来,要知道他的这个想法,要比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早了20年。

没错,他就是大家熟知的牟其中,他在1995年就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民间第一企业家,同时他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最具争议的一位企业家,因为他一生过程中,经历了3次入狱,在狱中最长的一次是16年。

为什么说牟其中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争议的企业家呢?请看我慢慢道来:

出生于商人世家

1941年牟其中出生于重庆万县,父亲是当地很有影响力的商人,曾经还担任过四川盐业银行的行长,万县商会的会长。家庭条件自然优越,受到父亲的影响,牟其中从小就立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1959年,18岁的奈何牟参加高考,不幸名落孙山,但他不认命,亲自前往武汉,参加了某所高校的大专班招生考试,顺利被录取,不过半年后,因为户籍问题被迫退学,后来又听人说新疆有个艺术院校招生,便又远赴新疆,结果那所大学早就停办了,最后牟其中只能回到重庆万县,在玻璃厂做了一名普通的锅炉工人。

或许是牟其中的求学之路不畅,为日后的事业的三起三落,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入狱,蹲了4年零4个月

锅炉工的身份,丝毫没有影响牟其中的奋发图强,他与几个年轻的工友一起组织了“马克思研究会”,一边研读马克思经典作品,一边开始写文章。

但就因为写文章,导致牟其中“祸从笔出”,1974年,他写了一本《中国往何处去》万言书,当时提出了中国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本以为这本书能实现他的理想,没想到却被被捕入狱,或许是思想太过于超前,一度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要判处死刑,万幸之处在于没有执行。

一直在1979年的12月31日,牟其中在狱中蹲了4年零4个月后才出狱,此时的牟其中已经38岁了,褪去了青少年的稚嫩,但内心依然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想要用这团火,把市场经济这团火,在神州大地上彻底燃烧起来。

第二次入狱,蹲了11个月

很快,时隔两个月后,1980年2月13日,牟其中拿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也就是说,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万县市江北贸易信托服务部。而当时他的启动资金只有300万元,还是靠把家里的缝纫机卖掉换来的。

拿到企业资质之后的牟其中,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辗转重庆、烟台、海南等地,开始做起了倒腾买卖。赚的是盆满钵满,但很快,1983年9月17日,牟其中因“投机倒把、买空卖空”的罪名被收审,这已经是他“二进宫”了,不过在狱中牟其中依然渴望学习,写了《入党申请书》,写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我们的历史使命》等文章,结果还真被高层看见了,他在狱中所传递出来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终于在他入狱11个月后,顺利出狱了。

出狱后的牟其中,胆量似乎更大了,生意随之越做越大, 光靠倒腾冰箱,就赚了1500万人民币,要知道当时国家是禁止进口冰箱,他是钻政策空子,因为当时明文规定,360升以下容量才叫冰箱,360升以上叫冷冻机械,他从韩国倒腾回来的就是冷冻机械,实际上又是以冰箱名义卖出,发了一笔横财。

牟其中算是当时为数不多,能够看懂金融本质的人,所谓金融,就是跨时间的价值互换。

很快牟其中凭着这一套理论,与前苏联做起了生意,这也是大家熟知的,牟其中用保温瓶和罐头,换来了苏联的4架飞机。

具体是怎么换来的呢?

1989年,牟其中在火车上听到有人说,苏联准备出售飞机,但是找不到买家,但是这里面有个商机,因为当时美国的飞机要卖2-3亿一架,而苏联飞机只卖5-6千万。价格只相当于欧美进口飞机的五分之一。

对市场经济极其敏锐的牟其中,怎么可能放过这样一门好生意呢?于是他做事有限,如何才能把这笔买卖做成。

其实赚钱的本质,无非就是信息差,牟其中一边找到了需求方,也就是四川航空,当时正准备购买飞机,牟其中顺利与四川航空签下了购买协议,由他出面,跟前苏联谈判。

接着他也要去了解前苏联的需求,因为当时前苏联处于经济危机,工业品短缺,急需一大批生活用品,于是牟其中找到了解决方案。

不用钱去购买飞机,而是用物品跟前苏联交换,但购买物品的钱,也不是一笔小数目,牟其中这笔钱从何而来呢?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是跨时空的价值交换,你想一下,苏联的飞机运过来,只需要飞8小时就可以了,而牟其中的1000多个车皮的货,需要向苏联运输更长时间,这就有了“可趁之机”。当然第一批货还是牟其中自己垫资,然后苏联的第一架飞机抵达国内,牟其中就可以拿着飞机抵押给银行,从银行贷出了6000万人民币。

于是牟其中就有了采购全部货品的资金,把这个生意彻底做成了。这也就是大家经常看到了罐头换飞机经典商业案例。

第三次入狱,一蹲就是16年

一战成名的牟其中手里有钱了,为了实现他的商业抱负,成立了南德集团,这个南德集团可是大有来头,被称为商界的“黄埔军校”,你们熟知的“万通六君子”潘石屹、易小迪、冯仑、王功权、刘军、王启富,他们之间有四个人都出自南德集团,都曾是牟其中手底下的人。

当年牟其中创办的第一家中国民营企业报刊《南德视界》,冯仑还是报刊第一任主编。

说到底,人是会飘的,尤其是在获得巨大财富之后,而牟其中的野心越来越大,开始了发射卫星的计划,1992年成立了南德商用卫星公司,而根据牟其中的回忆,他当年还跟比尔盖茨会谈过,一起讨论了如何发射800颗卫星将地球包起来。

但这个梦想实在太大,以至于在实施的过程中,资金链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国内也传言说牟其中的卫星项目虚假,于是牟其中被迫将股权折价出让,这个项目,牟其中一共损失了2.5亿人民币。

不幸的是,这一次,牟其中“信用证诈骗罪”的事实,在1999年被检察院批准逮捕,2000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牟其中依法作出判决,认定牟其中的信用证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好在牟其中狱中表现不错,获得了多次减刑机会,与2016年顺利出狱,这一蹲就是16年,从2000年到2016年,这是中国市场经济之花开得最鲜艳的时光,而牟其中只能在狱中缺席,不知此时的牟其中,作何感想?

刘老师对牟其中事件的反思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牟其中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企业家,我们讲企业家,需要具备两个能力,一个是世界观,一个是认知观。牟其中的世界观很强大,所以他很容易在市场经济中抓住机会,但是牟其中的认知观很弱小,以至于他崇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投机主义,无视经营企业的风险。

我记得冯仑曾经说过,牟其中的悲剧在于,他要用冲撞体制的方式来强大自己,而企业家的生存法则是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环境,所以牟其中的商业逻辑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成立的。

但刘老师想说,牟其中身上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改变世界的雄心与壮志。

今年,牟其中已经81岁了,但是他依然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在北京的郊区道路上跑10公里。一方面是对健康的敬畏,一方面是想用运动的方式,向天再借20年,来续写新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万县   马克思   苏联   狱中   前苏联   重庆   中国   企业家   冰箱   飞机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