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真的存在“阴兵借道”?为何一到5点准时关门,并非因为迷信

《搜神记》中讲杨度遇鬼的故事:吴国赤乌三年,名叫杨度的人赶车前往余姚,夜间赶路时碰见一个手持琵琶的少年,请求杨度载他一程,杨度答应后,少年在车上弹了几十首曲子,突然伸出舌头吓唬杨度。杨度又赶了二十里的路,碰见一个名叫王戒的老人,杨度又让他上车,并给他讲琵琶少年的鬼故事,没想到老人开头说:“我也会弹琵琶。” 杨度这才反应过来,老人便是刚才的琵琶鬼,直接被吓得差点死过去。

古人迷信,将不能解释的事件归于鬼神

古代人根据现实生活中无法解释的事情进行改编,创作了许多关于鬼神的故事传说和小说作品。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无神论”的传播,人们逐渐找到科学道理来解释所谓的灵异现象。故宫的“阴兵借道”传闻。

北京故宫又叫“紫禁城”,居住着明清两代的皇帝和大量后宫妃嫔,由明朝皇帝朱棣下令修建而成。故宫为满足皇帝的居住和办公需求,彰显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修建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且占地面积广阔。古人误以为历经无数皇帝的换位更迭,有数之不尽的人丧命在巨大的宫墙以内,上到天子妃嫔、皇亲贵族,下到朝臣侍卫、宫女太监。佛教讲究“因果轮回”,“循环报应”,认为冤枉而死的人不会进入轮回,冤魂会滞留在死去的原地,徘徊不走。

因此,一些迷信的人认为有着上百年悠久历史的故宫,一定存在许多执念深重的鬼魂。上世纪,故宫作为一处博物馆向民众开放,人们为感受历史文化的底蕴,非常喜欢来到此地进行参观游览。在人们接触到皇帝生活的地方是何种模样的同时,一些关于故宫的迷信故事也逐渐流传开来。

有游客宣称自己在游览的过程中看见穿着古代服饰的人,这些“古人”仿佛在自顾自地行走,看不到周围的其他游客,就像来自于另一个时空。游客用相机拍照记录,在查看相片时却发现这些古人仿佛对镜头有所察觉,有的古人看向镜头,有的人彷佛害怕,用手中的扇子挡住自己。

照片事件传开之后,不少人感到疑惑不解,有人提出“阴兵借道”的猜测。按照迷信的说法“阴兵借道”指的是来自阴间的军队出现了。人烟稀少的山林或偏僻的田野,整齐地行走。加之故宫在傍晚五点准时关门,大家怀疑故宫的阴气太重、怨气过多,夜间会有冤魂四处游荡,因而早早关闭宫门,防止人们碰见“阴兵借道”这样的事情。大家的猜想层出不穷,为澄清阴兵传闻,保证故宫开放的有序性,专家部门展开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迷信传闻背后的真相

专家学者经过多日的实地考察和反复的实践验证,找到了一系列奇异现象的合理解释和科学原因。所谓的“阴兵借道”与故宫的城墙有关,故宫的整体墙壁是红色的,刷墙的原料中富含四氧化三铁,具有很强的磁性。

四氧化三铁这种原料在现代社会中被应用于电子通讯设备和录音录像等,因此,含有这种的故宫红墙就相当于大型的录像机,当遇见强光照射或雷雨天气时,墙壁就会将之前路过人的影像播放出来,也就是游客见到的场景。所谓的阴兵借道传言就此攻破,有着录像机功能的墙壁就如同大型的电影屏幕,可以上演不同的场景。

为何一到5点就关门

五点准时关门的规定,也并不是因为阴气很重,是因为故宫作为一座文化博物馆,其中收藏着数量丰富的珍贵文物和古书典籍,古代没有电器,只能使用蜡烛照明,故宫中除后来安装的现代灯具,就没有其他的照明装置。临近黑夜,偌大的故宫自然显得静谧幽暗。

故宫规定五点关门,主要是考虑到游客的旅游观感和故宫的整理工作。天色昏暗的情况下,游客无法更好地欣赏故宫的美景和文物,也威胁到文物的保存和完整。同时,故宫面积巨大,接纳的游客数量庞大,五点关门可以保证旅游观光人员全部出馆,也能及时进行卫生清理和日常检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故宫   关门   迷信   妃嫔   琵琶   墙壁   古人   准时   文物   皇帝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