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夏启建国-部落文明向阶级文明的迈步

我们要说夏启,就不能只说夏启。

在禹治水的过程中,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边有一群好战友、好助手,伯益就是其中之一。伯益在治水过程中发明了挖井和占卜,还负责管理过山林川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于是禹在晚年后,按照传统的禅让制传位与伯益。但是呢,也不知道禹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他在位时经常派自己的儿子启去处理部落事务,并且在传位给伯益的同时“以启为吏”,给自己儿子提了大官,大概相当于二把手的位置。

后来,禹死在了东巡的路上,伯益上位。但这个时候启已经做大,部落里有很多都是支持启的,启自己也积极活动,对老大的位置虎视眈眈。要说伯益毕竟也是一路打拼上来的,有丰富斗争经验的他敏锐地发现启有不臣之心,于是设法囚禁了启。但你说人虽然抓住了,但伯益也没有什么好的处置办法,毕竟旧老大刚死,他作为禹的小弟,也不能刚上位就杀了旧老大的儿子,于是只能这么关着启。

有句话说得好:迟则生变。在有一天,负责看管启的人发现启不见了,赶紧汇报伯益。伯益发动手下找遍部落都没有搜寻到启的踪迹,只好作罢。要说启逃出之后没有隐姓埋名,而是召集旧部,联合之前支持他的部族,组成联军击败伯益并杀了他,自己当上了部落首领。启上位后,结束了禅让制度,建立了世袭王权,定都阳城(今天的河南登封)。又因为启的部族叫夏后氏,所以史学家称之为“夏朝”。

夏启击杀伯益当上部落首领,改“公天下”为“家天下”,推翻传统的社会秩序。在这一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传统的惰性力量在面对这种翻天覆地的变革力量时,是必定会产生激烈的矛盾,并千方百计地向新的社会秩序提出挑战,并借助武力来恢复原有的氏族公社制的道路。这种矛盾不可调节,最终只能二存其一。

有扈氏作为旧秩序的忠实拥趸,不可避免地与夏启展开了战斗。双方在甘这个地方(今天的河南洛阳)展开决战,最终夏启一举击溃有扈氏,取得了甘地之战的彻底胜利,同时也意味着新秩序彻底取缔旧秩序。

夏启歼灭有扈氏的甘地之战,是中国踏入阶级社会、战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他的结果,沉重打击了旧秩序的拥护者,为夏启“家天下”的构想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甘地   王权   部落   家天下   部族   上位   阶级   秩序   要说   儿子   传统   文明   夏启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