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之抗寇第四次总攻


1937年8月13日以来,日军登陆部队对中国守军连续发动了三次总攻,都被我中华勇士击溃。中国军队虽然伤亡巨大,但多数阵地仍在固守中。9月的上海,夏日的炎热依旧未能褪去,滔天的火光加重了空气中的热度,时而密集,时而零星的枪炮声,昭示着这座城市正处在战争之中。9月27日,一队日军步兵在坦克和地面炮火的掩护下,向中国守军阵地发起试探性的攻击,为其再次进行大范围的总攻,做必要的火力侦察准备。

28日晨,松井石根一声令下,日军的第四次全面总攻拉开了序幕。浏河、罗店、大场、江湾至八字桥一线,到处都是日军炮火的狂吼声,天空中黑压压的日军飞机,在中国的土地上反复轰炸,中国守军修筑的工事及铁丝网全部被摧毁,阵地上的每一把泥土中都掺杂着或大或小的弹头和弹片儿,守军伤亡甚多。但即使如此,中国军人仍然顽强抵抗,他们依托炮弹炸出弹坑作为掩体,给予日军先头部队猛烈还击,硬生生的靠血肉之躯阻敌于百米之外。日寇的轰炸整整持续了一天。

29日晨,天边的霞光微微泛红,日军开始了再一次的冲锋。中国守军吸取了前一天的经验教训,改变抗击战术,待敌人靠近阵地前沿,守军官兵迅速跃出战壕,带着满腔的仇恨和怒火,和敌寇进行近身肉搏。在清晨的旷野上,喊杀声、刀枪撞击声,在刀光剑影激荡中持续了几个小时,日军留下了几百具尸体,仓皇而退。9月30日,日军第11师团主力和台湾派造军的一个联队,在左翼施相公庙正面,对我15师阵地发起了疯狂的进攻。敌寇先用飞机大炮对我阵地反复轰炸数个小时,黄昏后,日军步兵又从公路两侧进行了突击。

我第306团邱维达团长指挥战士们沉着迎战,等敌人步兵进到有效射程时,邱维达团长一声令下,我步兵、炮兵一起开火,阵地立刻变成一片火海,敌人还没有看清形势,就葬身火海。这一晚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消灭了许多敌人,我军伤亡也不小。在同一天,我第51师侧翼的第77师防守的万桥、严宅被敌人突破,敌人顺势又突破我陆桥、刘家行阵地,我67师派部队反击,一度夺回陆桥,后在日军强大的反攻下,阵地又被日夺回。无奈之下,我军被迫向蕴藻浜南岸的陈桥、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之线转移。

10月1日晨,日军改变战术,步步为营,先以大小钢炮攻击,随后以飞机随处投弹轰炸。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日军用挖掘机和人工进行工事作业,企图通过挖掘战壕达到逼近守军阵地的目的。中国守军沉着等待。然而,日军避实击虚,声东击西,从我军左翼发起了攻击。我军将计就计,在正面火力还击的同时,另派出一部分兵力,迂回到日军侧翼,实施两面夹击,日军反应不及,仓促应战,激战半日,伤亡惨重,损耗巨大,只得向后方撤退。

与此同时,罗店镇东林寺的战斗也在激烈进行。东林寺是一座古庙,位于罗店西侧3里地,其地势较高,东、北、南三面小河环绕,是易守难攻。站在寺中,可俯瞰整个罗店镇,也可直接射击日军的要点阵地。正因为东林寺的地位作用如此重要,敌我反复争夺,冲击,反冲击,突破,反突破,阵地几易其手,战况十分惨烈。负责防守东林寺阵地的是第11师12团1营1连,在连续打退敌人的几次冲锋后,终因寡不敌众,全连战死在阵地上。后在3连和2连的部分兵力增援反击下,靠着血肉之躯,硬是重新夺回了东林寺阵地。随后的几日,日军又多次对东林寺发起攻击,炮火轰塌了围墙,飞机炸翻了寺顶,庙宇变成一片废墟,已无险可守,中国守军顿时暴露在日军的火力之下,毫无立足之地。10月初,在日军敢死队的反复冲锋和后援部队的火力支援下,东林寺阵地失守了,后来增援的66团3营几度反攻,终因实力悬殊,含恨退守。

随着日寇第9、第13、第101师团登陆后,连同原有第3、第11师团及驻沪海军陆战队,日军总兵力已近20万人,同时拥有火炮300门,飞机200余架,坦克200余辆,作战能力较之前已大大加强。鉴于援军的到来,10月3日,松井石根下令用3个师团的兵力,以罗店、大场公路为轴线,在中国军队的左翼和中央结合部,实行突击,集中攻击大场镇地区,包围集中于沪西的中国守军,将战役焦点转移至蕴藻浜一线。

上海人管一些小河叫做“浜”。蕴藻浜是上海仅次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第三大河。蕴藻浜由苏州河南翔段向东北出口黄浦江,全程30多公里,与西南的京沪铁路和东南的淞沪铁路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沪太公路与其相交,形成上海北郊的水路交通要道。

10月初,日军第9师团和第13师团沿沪太公路南下,向蕴藻浜进犯。中国第77师、59师、90师、67师及第66军教导旅等守军部队,立即予以反击。战斗一开始就处于白热化状态,双方激战四昼夜,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因我守军损失严重,撤至后方休整,由第8军黄杰部所辖税警总团和陶峙岳第8师、钟松第61师等部接防。6日,日军增强攻势,逼退守军,强渡蕴藻浜。我守军与敌激战数日,损失惨重,未能将渡河之敌歼灭。抢渡过蕴藻浜的日军先头部队,迅速修筑工事,构筑起一条约两里宽的桥头堡,以掩打后续后续部队登陆。日军后续部队蜂拥而至,二线阵地失守,大场直接暴露于阵前,日军集结部队,准备进攻大场。日军的南渡使守卫唐桥站同敌主力对峙的税警总团处于阵地突出、三面受敌、孤军苦战的险境,全团官兵抱着必死G决心,艰苦抗击着日寇。


固守严家宅、曹家宅的税警总团守军牺牲重大,阵地相继失守。于是,税警总团急调可调用的部队,在炮兵部队的配合下,向敌人实施反击,一举夺回严家宅及西曹宅阵地。发了疯的敌人又集中飞机大炮,对我守军阵地猛烈轰击,继以步兵强行突击反扑,敌我双方数度肉搏,伤亡均很惨重。税警总团严家宅守军全部殉国,阵地再告陷落。

蕴藻浜的得失,关系到中国几十万守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淞沪战局的最终走向。陈诚当即命令正在昆山修整的胡宗南第1军及新开到的税警总团黄杰部反击过河之敌。10月9日起,日军再度集结海、空军火力,协同地面部队向蕴藻浜南岸的中国守军发起猛攻。

激战至14日,税警总团、第61师伤亡十分严重,第8师仅存官兵数百人,随后分别调往北新泾镇、江桥镇一带整补。所留防地,陈成当即调李觉第19师、第1师、刘雨卿第26师及由四川新开到达的杨森第20军第113师、134师接守。就是在这样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官兵们无所畏惧,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敌我反复肉搏,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形成拉锯血战,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人间活剧。


一幕:第19师为掩护税警总团撤退,靠前配置,其第55旅距蕴藻浜仅数里。日军趁税警总团撤退之际,沿正太公路追击,55旅旅长唐伯寅命第109团成多路纵队向日军侧背进攻。1500多名中华健儿,个个争先,人人奋勇,向尾追之敌猛打猛冲猛攻。敌人冷不防遭侧面袭击,疑中埋伏,立即溃退。第55旅直追到蕴藻浜西南,日军乘橡皮艇渡河仓皇逃跑。税警总团撤退后,第19师奉命于正太公路之钱宅、湖里宅、黑大五宅、郭家牌楼一线占领阵地,修筑工事。

为防止敌人深入突进,部队纵深配置,全师防御正面仅有两公里多,此种配置防御,虽然确保了阵地稳固,但前后重叠密集,在敌人猛烈炮火下,守军伤亡陡然增大。加之由于上海地区海拔低,地下水位高,野战防御工事向下掘进不到一米,地下水即涌出,无法排除。守军官兵日夜泡在泥水浆中,苦不堪言。战斗中,有些老兵不愿意卧在泥水中,时常爬上战壕进行射击,但却更容易暴露目标,导致守军伤亡更重。阵地也没有可供修筑工事用的材料,掩体及掩蔽部也没有坚固物体进行支撑,如中放炮弹,掩体大都坍塌,官兵被压被埋,不死即伤……

二幕:陶峙岳的第8师是北伐初期由一支湘军改编的,装备很差,使用的还是20年代的汉阳枪以及各式杂牌枪支,根本没有重武器。就这样一支劣势装备的部队,要与拥有海空优势、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交锋,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官兵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高昂的爱国士气,接受任务后,迅速占领阵地。陶峙岳给官兵训话:“目前正处敌我相持态势,敌人势在必得,我军志在此守。无论官兵,必须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誓于阵地共存亡!”敌人疯狂地开始进攻,8师官兵英勇杀敌,顽强抗击!许多人负伤不下火线,稍作包扎,继续战斗。就这样,硬是在阵地上坚持了21天,撤下去时,全师仅剩700多人。胡宗南闻之颇为满意地说:“想不到你们8师就几杆破枪,仗还打的这样不错!”……

三幕:防守赵家桥的部队,是原第10军第41师的一个团,当时该部队正在湖北荆州整修,听说要增援上海,从团长到战士,人人慷慨激昂,纷纷要求赴前线参加抗日,有的甚至写下血书。批准参战后,该团改编为第1军第1师第2旅第4团。接受任务后,他们与日军展开了艰苦的阵地战。白天,日军放出气球监视,阵地上稍有风吹草动,敌机就升空轰炸,黄浦江水面上的敌舰也施以炮击,并不断发起强大的地面攻势。守军将士们白天冒着枪林弹雨抗击日军进攻,晚上顶着飞枪流弹抢修工事,以便第二天继续与日军对战。一位营长对战士的说:“弟兄们,趁着夜晚赶快挖好战壕。如果我们胜利了,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复兴之地,如果我们牺牲了,也是为自己准备好坟墓。”这种与阵地共存亡的强大心理,一直鼓舞差他们。日军虽然据此只有几十米,肉眼可见,但就是无法突破阵地。日军无奈,只有挖战壕,企图将战壕挖到我军阵地上来。我守军战士们也不含糊,用绑腿带子把手榴弹捆成束,一束一束地向日军战壕投去,日军被炸的鬼哭狼嚎,血肉横飞,只有放弃进攻。4团坚守了20多天,只剩下100多人……

四幕:78师在炮火中拼杀。日军每天以千余人的步兵冲锋和千余发炮弹的轰击,向463团的正面阵地频频进攻。焦土抗战,白刃格斗,守军伤亡惨。日军乘隙而入,七连肉搏逆袭,拼死抵抗,终于挽回危局。然而,日军的援军源源而来,少校团副蔡宗礼率领2营新组建的5、6两连及两挺重机枪与七连一起冲杀,经反复争夺,终于夺回了盛宅的北面一部分阵地。这是3营营长又携两挺重机枪赶来增援,勇猛冲杀,打到太阳下山,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守军由战盛宅北部1/4变成了固守3/4的阵地,而占据3/4阵地的日军只剩下东北部1/4的地盘。这一天,463团阵亡173人,盛宅的每一寸土地下,都有一个不缺的英灵。……最怕夜战的日军一反常态,从黄昏开始发起了进攻,双方激战一夜,日军耗弹数千,弃尸数百。乘日军兵力薄弱之机,团副蔡宗礼想一举扫荡占据着盛宅东北角的日军,这是一颗眼中钉,他亲自率领一部官兵发起突然袭击,冲锋在前的蔡宗礼不幸腹毒中弹,为国捐躯。失去了攻击的良机,他死不瞑目。占据东北角的日军将机枪架在屋顶上,向对峙的守军横扫,弹雨中,守军官兵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决心与日寇同归于尽。激战整日,守军硬是靠血肉之躯,将躲在村舍中的大部分日军击毙。……血战十天,忠勇的我守官兵毙敌两千余人。焦土火海中,7连仅剩3人,8连仅剩6人,2营自营长许纪章以下全部殉国……

五幕……

六幕……


由于蕴藻浜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南京统帅部最高长官蒋介石整日站在作战地图前冥思苦想,从名将到精兵,从中央军到地方军,该派上的差不多全派上了,淞沪战场的局面还是如此被动,这令他大为烦心。这天,蒋介石又陷入沉思的时候,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悄悄进来,低声对他说:“委员长,廖磊的第21集团军到了,你看把他们使用在何处?”蒋介石闻之一振,说道:“好的很,这些广西猴子来的正是时候!”蒋介石随即不放心的追问了一句:“是不是全部人马都到了?”顾祝同回答说:“是的,第7军和第48军全部抵达,目前正在南翔集结。”

第21集团军是广西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部队,号称王牌。广西军队自北伐战争以来即以能打善战闻名全国,其战斗力不亚于中央嫡系部队。这次生力军的到达,自然会使蒋介石平增了几分胆气,缺兵少将的窘境也大为好转。好钢死在刀刃上,第3战区下令该集团军马不停蹄、衣不卸甲,立即加入蕴藻浜方面作战,归属中央作战军朱绍良总司令指挥。

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认为,淞沪战场我军总处于被动防御地位,这是很消极的打法,不能实施大规模反击,迟早是要失败的。因此。在广西部队向淞沪地区出动之时,他就向蒋介石提出:集中使用广西部队,建立突击集团,采取主动进攻的积极防御策略,以广西部队为主力,实施中央突破,把日军压到海里,以此来扭转战局。但白崇禧还有自己的算盘,淞沪会战打到现在,敌我都精疲力尽了,他要用他一贯引以为得意的“王牌“,一击成功,在蒋介石和各路诸侯面前露个大脸。

于是在白崇禧的策划下,悲壮的、血腥的大反攻即将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师团   战壕   守军   日军   官兵   伤亡   阵地   中国   部队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