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解放之后,“末代皇父”载沣怎么样了?

载沣作为晚清最后的实际掌舵人,他确实是幸运的。因为自知守制无望,所以载沣在辛亥革命之后退居下野,让袁世凯处理诸多政事。而后来我们也知道,袁世凯同南方革命党达成一个约定,即争取和平过渡到共和政权,而这个政权的领袖自然由袁世凯担任。

当时,袁世凯俨然是整个错综复杂格局的核心部分,而借于袁世凯的威慑力,皇族得以保存及优待,载沣虽和袁世凯有所历史积怨,但是在此时也不得不感激于心。就这样,载沣安心在家闲居,过了一段比较舒心的日子。

后来,袁世凯称帝引起轩然大波,全国的矛头纷纷指向袁世凯,以至于其抑郁而终。袁世凯走了,北洋政府内部迅速瓦解,形成大小不一的势力,开始了“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治格局,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载沣的内心实际上是有所不安的,因为他不知道皇族的未来究竟在何方。而这样的惶恐伴随着他将近三十年。

可以说,在这三十年中,载沣不仅要考虑自己,还担心着他的两个儿子,即末代皇帝溥仪与二儿子溥杰。溥仪也是一个不省心的主,一方面他是自己的儿子,可另一方面他却又是自己的君王,令得载沣前不是后也不是,重要的是,偏偏老二溥杰总是跟着溥仪,总想着能够“匡复大清”。所以,载沣始终不肯让三儿子溥任离开自己,他必须要保全醇亲王府的血脉。

转眼二十余年过去了,载沣早在1939年便带着家眷回到北平,结束了“政治流亡”的日子,从此在北京过着寓公的日子。尽管在这段时间内,对诸多子女还是比较担心,但是他却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守着诺大个王府,希望能够给儿女们留下最后的港湾。

在抗战结束后,民国重新掌控了北平,载沣能够感受到,许多民国新贵对自己的王府有所觊觎,在此番情境之下,溥任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消息告诉载沣,原来民国政府规定,不得强占学校房屋,于是载沣赶紧利用王府内的空屋兴办了一所“竞业小学”,成了学校校董,因此得以保全家业。

1949年初,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此时载沣的心再次悬了起来,因为他对共产党并不了解,而且听国民党的宣传,似乎共产党俨然就是权贵的克星,专门“劫富济贫”,不过虽说对未来有所迷茫,但是载沣却也比较淡然,在经历过众多的政权更迭之后,他似乎也看透了许多。

事实证明,解放军在入城之后,并没有扰乱北平民众的正常生活。1949年2月3日,载沣在日记中写道:“正月,北平局部开始和平矣……解放军入城尚俱安靖。”在一番接触后,载沣能够感受到,这支军队,这个新生的政权,似乎并非如同国民党所宣传的那般,甚至可以说,此时的北平城俨然有如新生,而许久不曾出门的载沣也决定租辆洋车在北京城逛一逛,看看和之前有所不同的社会风气。

在闻知共产党的政策指向后,载沣决定在家中废除旧式陋习,尽可能向新时代所宣传的“人人平等”看齐,曾经的醇亲王府,似乎已然告别了旧时代,尤其是在小女儿韫欢的恋爱婚姻上。

按照旧时代的规矩,儿女的婚姻多由父母做主,属于包办婚姻,也讲究门当户对。可是在解放之后,经由朋友介绍,韫欢认识了大她两岁并且担任年轻干部的乔宏志,两人坠入爱河。在1950年2月,韫欢便同乔宏志结婚,成为了众多姐妹中唯一一个和汉族平民结婚的人。可以说,在小女儿的婚姻上,载沣并没有干涉太多,选择了尊重女儿的选择。

当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的皇族也已然变成了新中国的公民,不过他们却依然得到了公正的待遇,甚至“末代皇叔”载涛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曾任过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所以载沣的晚年生活,虽说伴随着病痛,但也可以称得上是安稳平和的。可是,在这种看似平和的生活后面,也难免会思念还在接受劳动改造的儿子们。

1951年2月3日,载沣的生命永远的停留在了这一天,值得庆幸的是,除了溥仪与溥杰,此时溥任与六个女儿都陪在他的身边,并且走的也算安详,没有太多的痛苦。载沣的后事主要是由溥任与载涛处理的,虽说此时已然废除了诸多旧礼,但是在一番申请之后,载沣得以按照满清旧礼来“风光”下葬,也算是让这位在清末历史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老人能够安详的走完最后一段路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北平   末代   皇族   王府   政权   民国   解放军   共产党   儿子   婚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