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非洲大门前!蒙古西征的最后一战

1259年,位于重庆合川的小小钓鱼城正遭受蒙古大军猛烈攻击。长达半年时间里,这座江边山城屹立不倒,哪怕蒙古兵已经用地道攻破外城,依然不得不和前来堵口的无数南宋士兵平民战成一团。

城南东山大营里,军事会议正在召开,久攻不下让蒙古将领们很是急躁,以至于气氛颇为紧张。面对焦灼局势,蒙哥大汗(Möngke Khan)并未责备众将,他只是低头沉默不语。闭眼之时,蒙哥不禁想到送别弟弟旭烈兀(Hulagu Khan)西征之时情形。前些日子听闻旭烈兀进展顺利,自己心中阴霾也挥扫许多。

确实,作为蒙哥大汗可靠的弟弟,旭烈兀能征善战。他的部队此刻已经前进到遥远西亚。蒙哥给他的命令很简单,“木剌夷平后,即入伊拉克、罗耳、库尔特诸部......”旭烈兀清楚,哥哥继任大汗并不那么风平浪静,军事胜利的荣耀才能稳固一切。他希望自己继续前进,无论西亚还是非洲,征服那些尚未体会蒙古兵威的国度,这便是蒙古帝国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西征

(哈萨克斯坦影片《铁血一千勇士》剧照,采用13世纪蒙古军队造型)


最后的西征:

旭烈兀率领怯的不花、卓尔马罕、贝住等将领从蒙古高原和西域出兵,经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进入伊朗北部,攻灭以间谍暗杀著称的木剌夷国(阿萨辛派,游戏刺客信条采用的背景集团)。按照蒙哥传来指令,该国男女老少全部被处决,连襁褓婴儿也不例外。紧接着,蒙古军向西和阿拔斯王朝(今伊拉克)交战,水攻破敌后,都城巴格达陷落,蒙古军屠杀兵民整整一周。有着长达500年寿命的阿拔斯王朝(我国称黑衣大食)宣告灭亡。旭烈兀没有停步,挥军攻击大马士革的阿尤布王朝(今叙利亚)。那位比欧洲骑士更富于骑士精神的传奇英豪萨拉丁,未曾想到自己留下的国家没有亡于十字军,却毁灭于来自东方的蒙古铁骑。

(网友信息素制作的蒙古第三次西征态势图,从哈拉和林到非洲边缘)

一时间,阿拉伯和基督教世界受到巨大震撼,连遥居海上的塞浦路斯岛也未逃过蒙古兵锋。见蒙古军对阿拉伯诸国摧枯拉朽,拜占庭和西欧等地接连派来使者,希望结成联盟。亚洲征服已成事实,旭烈兀又将眼光投向埃及,富庶的北非城市将是蒙古大军休整的好地方。

1260年,旭烈兀派遣使者来到开罗,向马穆鲁克苏丹库图兹(Saif ad-Din Qutuz)宣读了他的旨意:

“来自东西方的国王之王,伟大的大汗,致马穆鲁克库图兹,那个躲过我利剑的人。

你应该好好想想其他国家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且主动前来朝见。想必你已经听说过我们如何征服一个庞大的帝国,净化那些污染大地的疾病。我们夺占广大地区,杀掉那里所有人。恐怕你无法摆脱我们军队带来的恐怖。

你该往哪里逃呢?你又能走哪条路躲开呢?我们的马很快,羽箭锋利,刀剑如同霹雳,我们的心像山脉般坚硬,士兵像沙子一样众多。城堡挡不住我们,军队也拦不住我们。

向你的神明祈祷吧,不过那无助于抵挡我们。我们不会被泪水感动,也不会感叹悲伤,只有那些跪下祈求我们庇护的人才会得到安全。

你最好趁着战火燃烧之前赶快回答。抵抗,你将遭受最可怕的灾难。我们将粉碎你的清真寺,揭示你的神明如何软弱,然后将你的孩子和老人一起统统杀掉。

眼下,你——是我们前行必经之路上唯一的敌人。”

和过去攻略每个大国之前一样,蒙古军非常习惯通过犀利战书向对方展示决心。埃及人也如同那些不愿屈服的国家一样,杀掉了使者(腰斩)。苏丹库图兹还将蒙古使者的头颅高高悬挂在城门口,供来往路人观看。

战争不可避免,旭烈兀早已预料到如此结果,他要嘲笑这些国王。因为他们在亲身见识蒙古大军之前,总会对自己的实力抱有幻想。只要即刻挥师从巴勒斯坦直取开罗,那骄傲的埃及苏丹就会自食苦果了。

(现代西亚人眼中的旭烈兀形象)

话说回来,自西征军出发,一个又一个捷报千里传给身处中国的蒙哥大汗,旭烈兀知道兄长一定会为自己骄傲。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毛头小伙,而是伟大的伊尔汗,掌控着从伊朗高原到红海沿岸的广大地区,足以支持蒙哥同窝阔台系的家伙们竞争。然而,旭烈兀没有等来褒奖,只有送达他手中轻飘飘一纸消息,大哥在南宋钓鱼城下去世了

正值盛年的蒙哥竟忽然死去,旭烈兀惊愕不已。但他不能不相信,因为忽里勒台大会即将召开的通知绝不会有假,这将决定蒙古帝国新的大汗。四哥忽必烈很明显压不住居于优势的幼弟阿里不哥,考虑自己对蒙哥和忽必烈的情谊,他只能尽快回师,在汗位争夺时助兄长一臂之力

(兄弟排行:老大蒙哥,老二忽都突,老三姓名无记载,老四忽必烈,老五姓名无记载,老六旭烈兀,老七阿里不哥,以下至老十一)

(旭烈兀铜像)

(蒙古第三次西征图示,左下角即为艾因贾鲁特之战发生处)


大战爆发之前:

蒙古方面——

旭烈兀率领主力部队匆匆撤离巴勒斯坦,不仅争夺汗位至关重要,控制伊朗一带也关系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并且此处补给也已经消耗殆尽,重要的是马匹饲料接济不上,大军难以支撑。加之阿拉伯半岛夏季炎热,实在不适宜久待。于是,架在非洲大陆脖子上的利刃挪开了。

蒙古军主力离开之后,留下西征先锋怯的不花(Kitbuqa)镇守。他手下仅有不到1万人,算上各附庸国部队,包括500名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骑兵,以及当地阿拉伯部落兵,总共也就大约12000部队。(此为美国和埃及近年研究数据)

(哈萨克斯坦复原的蒙古精锐骑兵造型)

蒙古人的外交环境自旭烈兀离开也变得比较微妙。原本由于旭烈兀的母亲和妻子信奉景教,他自己也对基督教抱有好感,加上同伊斯兰势力交战,和欧洲各国保持了良好关系。十字军建立的耶路撒冷等王国还派兵协助蒙古军攻击巴格达。战场上于是常常出现黄皮肤蒙古兵和白人十字军一同行动的奇特场面。

旭烈兀曾希望同十字军耶路撒冷王国建立“法兰克——蒙古联盟”,但教皇亚历山大四世基于金帐汗国最近在东欧的暴行否决了这项非常提议,并且宣称:“蒙古人是异教徒,野蛮人!他们不值得信任,任何与他们结盟的人都将被逐出教会!”

后来,西顿地区(黎巴嫩南部古城)十字军领主朱利安行事鲁莽,在劫掠周边地区时杀死了一名蒙古军官。虽然十字军时常抢掠村镇,但这次牺牲者并不是普通人,而是大将怯的不花的亲侄子。听到侄儿被害,怯的不花怒火攻心,也不顾两军关系,直接率蒙古骑兵劫掠了西顿地区,吓得十字军四散逃窜保命,领主朱利安一溜烟逃到了海上。因此,原本可能作为盟友的十字军不敢再跟蒙古人并肩作战,选择在马穆鲁克和蒙古之间保持谨慎中立

不仅如此,北方的金帐汗国态度也值得怀疑。拔都西征东欧之后建立起汗国,本应该作为前进基地,可他的继承人弟弟别儿哥(Berke Khan和一般蒙古贵族不同,选择接受当地伊斯兰教,与亲基督教的旭烈兀关系十分恶劣,别儿哥更谴责旭烈兀屠杀巴格达居民,并且同马穆鲁克苏丹结了盟。一方面金帐汗国暗地援助埃及,一方面他们再次攻入波兰,大肆虐杀基督教徒。旭烈兀明白,别儿哥与自己为敌背后,不单单是信仰偏好不同,其实是为了支持阿里不哥夺取全蒙古大汗的位子,也为了抢夺地盘,特别是两个汗国交界处阿塞拜疆的控制权。

(蒙古汗国简图,金帐汗国与伊尔汗国为敌,伊尔汗国与元朝友善)

一系成吉思汗血亲,两位堂兄堂弟,如今竟成为比异教更冷酷的敌人。

埃及方面——

蒙古西征军主力撤走之后,马穆鲁克苏丹库图兹立刻采取了行动。

马穆鲁克(Mamluk)在阿拉伯语里指“财产、奴隶”,后来变为专指这种特殊的奴隶雇佣兵。他们并非阿拉伯人,往往来自突厥、钦察、格鲁吉亚等民族。因为外来身份更容易被掌控,他们长期为阿拉伯阿尤布王朝服务。马穆鲁克往往从小就被奴隶贩子购买售卖到埃及地区,作为专门的军事奴隶培养。这些近似孤儿的孩子在严酷训练下成长,能活下来的大都拥有精良搏杀技术。主人给予他们一日三餐、衣服器具,他们对主人献上忠诚,在经济上政治上也依附于主人。不断战乱中,马穆鲁克立下战功慢慢得到晋升,其中个别精英有幸能成为军事贵族。

(埃及马穆鲁克战士戎装绘图)

(现代军迷复原的马穆鲁克战士装束)

库图兹便是活生生一个例子,他出身花拉子模,是当地常见的突厥人。蒙古灭掉花拉子模时,他被作为奴隶卖给埃及商人,后来靠自己的胆识和能力逐步爬上高位。当十字军和蒙古大军相继入侵埃及以后,阿尤布王朝自顾不暇,根本无法有效管理各地。库图兹乘此乱局掌握了埃及一带的军事实权,还在对抗第七次十字军东征里立下大功。稍后,他干脆废黜了15岁的年轻苏丹阿里,自己成为埃及统治者。当时,他望着王座上那不知所措的孩子说:

“要知道,埃及需要一位战士做国王。”

从奴隶到苏丹,库图兹只花了20年时间,足以让他人侧目。

(埃及方面的库图兹苏丹绘画像)

面对蒙古入侵,库图兹号召各部落一起加入抵抗,可当地很多埃米尔(Emirs,阿拉伯军事贵族)都犹豫不定。摩洛哥人往西逃,也门人向南溜走,局势乱做一锅粥。库图兹为此羞辱贵族们道:

“你们这些家伙,一直以来都是国家花钱养着你们。现在敌人入侵,一个个倒只会埋怨。

即便只剩我自己孤身一人,也要去和他们打上一仗。谁愿意加入我就来吧,谁不愿意来的就回家去。但是别忘了,没能力保护自家的女人可是大罪过!”

就这样,库图兹在开罗集结起大约20000部队。也终于同其他马穆鲁克集团结成联盟,他们都十分清楚,眼前最大敌人无疑是蒙古西征部队。他还试图拉拢十字军,但对方既和阿拉伯世界怀有深仇大恨,也与蒙古人联盟不成,因此大部分选择中立,至少让马穆鲁克军队可以不受干扰的调动。

各方面准备就绪,库图兹从不是胆小怕事之徒,也明白先下手为强的道理。于是他抢先侵入巴勒斯坦,企图取得主动权。


艾因贾鲁特之战爆发(Battle of Ain Jalut):

蒙古军兵力:大约10000至12000

马穆鲁克军兵力:大约15000至20000

1260年9月,中东地区的未来即将被决定

也许伊斯兰将继续统治这里,也许基督教将获得优势,也许蒙古大汗将成为无可辩驳的真正主人。

(自制略图,蒙古军和马穆鲁克军行进路线,大致处于今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一带)

埃及马穆鲁克主帅库图兹带着2万部队出发,他以大将拜巴尔(Baibars)为先锋,前进到十字军所在的阿克古城一带。曾经不共戴天的死敌,十字军现在对马穆鲁克军队视若不见,任由他们安营扎寨,从容休息。

当库图兹探查到蒙古军快速挺进时,赶紧向东南转移,那里是耶斯列山谷(Jezreel Valley),一片肥沃的平原和崎岖山丘。

(这片山谷如今是以色列农业和风景区,环境优美。传说中善与恶世界末日决战的倒数第二战之地。中央为平原,周围是山地,地质上属于已经干涸的原死海入海通道。)

(当年的艾因贾鲁特战场,已经成为如今以色列的面包篮。图中可见耶斯列山谷立体地形)

马穆鲁克数千轻骑兵前锋由大将拜巴尔指挥进行在前。拜巴尔曾是一名逃犯,作为奴隶被卖到叙利亚以后有着和苏丹库图兹极为类似的成长经历。复杂残酷的过往给了他一副凶狠外表。他一只眼患有白内障,时常用独眼看人,犹如打量猎物的秃鹰。库图兹并不信任这个军阀,但大敌当前,他们不得不相互忍受。

(拜巴尔在后世的形象,一位强势军阀)

蒙古军来了,怯的不花率领12000兵马沿着几十年前萨拉丁走过的老路越过了约旦河。他是一员来自乃蛮的沙场宿将。8年前,他便是率领12000蒙古战士从和林出发开始了西征。除了被木剌夷的坚固山中城堡阻挡一时之外,他纵横波斯,驰突阿拉伯半岛,歼灭了众多不同国家的军队,攻陷数不清的城市。在第三次西征里立下汗马功劳。他很清楚埃及人打的什么算盘,以为大军主力不在便可以乘虚而入。如果不杀杀他们的气焰,以后蒙古怕是难以在中东立足,更不要说进军非洲了。考虑到旭烈兀,也就是伊尔汗参加完忽里勒台大会很可能仍将继续向西征讨,怯的不花决心以寡击众,消灭任何敢于挑战大汗权威的风险。

蒙古战士向来不屑于靠数量优势取胜,此次也一样。怯的不花率领骑兵快速前进,他深信,主动积极的机动作战足以弥补兵力不足之弱点。来自亚洲和来自非洲的骑兵即将古老的神圣之地展开较量。

(怯的不花没有形象流传至今,不过其风貌很可能类似下图)

1260年9月3日,炎夏未过,蒙古和马穆鲁克两军在耶斯列山谷一处名为艾因贾鲁特(Ain Jalut)之地相遇。

怯的不花很快审视了敌人队伍,似乎从表面上难以判定这是敌人全军,亦或只是对方前锋分队(通常资料表述,怯的不花认为遇到的是敌军主力)。无论如何,战机由自己抓住,一举击溃当面敌人是不二选择。从用兵来讲,各个击破、闪电般击灭敌人其中一部,在敌军主力到达前削弱他们将是有效方式。如果这真是马穆鲁克全军,那蒙古人会更省心。

(绘图,攻击中的蒙古骑兵)

怯的不花毫不拖延,他将手一挥,蒙古骑兵熟练转化为前后横阵排列,再一挥手,全体齐头并进,向敌兵猛冲而去。面对蒙古军气势凌人的迎面冲击,马穆鲁克轻骑兵保持了队形,拜巴尔正等待时机。双方距离越来越近,当蒙古战士的长枪和弓箭即将抵达时,“砰砰!砰砰砰砰!”齐刷刷一片炸响。霎那间,火光夺目烟雾飞腾,蒙古军前排马匹阵阵嘶鸣,队型几乎陷入混乱。马穆鲁克人使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小型手炮(手持式火药武器),他们接连施放,虽然威力不大,但惊扰敌方马匹是足够了。

蒙古骑兵当然不会被这小小把戏阻止,他们不少人从漠北高原千里迢迢一路杀掠到此,见多识广,根本不为所动,只是控制受惊的马匹会浪费时间。怯的不花发现,在自军整理队形的时候,埃及人掉头跑掉了。当蒙古军开始追击之时,马穆鲁克骑兵且战且退,尽量保持着距离。袭扰战术(Hit and Run),蒙古人太清楚这种手段,一千年来早就被匈奴人突厥人用烂的打法。怯的不花让前队将士们以弓箭回应的同时,加快速度。于是,两支骑兵部队在平原上展开追逐,一会接战一会脱离。可以说双方骑射技术受到极大考验,飞蝗箭矢啸叫着穿行马匹之间,不断有人坠落尘埃。

(自制略图,两军相遇后,怯的不花率先进攻,拜巴尔主动后退)

蒙古骑兵抓住机会,在接近时痛击对手。他们以快马冲入敌军之中,枪刺刀砍,接连杀伤马穆鲁克士兵。拜巴尔见蒙古军来势凶猛,急令部下加以抵抗。轻骑兵们在搏斗中敌不过蒙古军迅雷攻势,很快便死伤不少。可当蒙古军要彻底打垮他们时,马穆鲁克旗帜挥动,拜巴尔又带着他的人飞速向后逃去。


马穆鲁克的计策:

追击持续了好一段时间,众多马蹄扬起的尘土高高升腾,很远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蒙古骑兵们察觉到地形似乎和之前有所不同,畅行无阻的宽阔平原已经越来越狭窄,四周山坡密布。忽然,马穆鲁克人在前方齐整整停了下来。面对追兵,拜巴尔从容不迫带队掉转了马头,脸上浮现出不可名状的笑容。

(网络混剪视频中表现的马穆鲁克军伏击蒙古部队)

蒙古军前锋们愣了一下神,当他们意识到受骗之时,左右山坡后烟尘骤起,埋伏已久的马穆鲁克骑兵从两侧冲杀而出。正前方,苏丹的大旗缓缓出现,库图兹率领亲卫也来到战场。

(自制略图,拜巴尔将蒙古军引诱至伏兵地点,马穆鲁克军队从山坡高地后出现)

“该死!”怯的不花此刻定然既惊讶又忿怒,蒙古军向来最擅长的诈败诱敌战术竟然落在自己身上,现在出现的无疑是马穆鲁克全军。望着眼前数量明显占优的敌人,怯的不花怒火中烧,明白自己犯下重大失误。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撤退逃命,而是自己蒙古战士的骄傲受到极大侮辱。

拜巴尔指挥着他的骑兵迎面杀了回来,山坡上的马穆鲁克也射出箭雨,库图兹在阵后下达了全面出击命令。马穆鲁克花色各异的旗帜下,左中右三个方向的士兵们呼喊怪叫着发起大规模冲锋。蒙古军受到夹击已成定局。骑兵们控制着马匹,不安情绪难以抑制,将兵们望着主帅,渴望得到一些指示。

怯的不花绷紧了脸,眉头深锁。他没有浪费时间,很快扬头大喊:“草原勇士们~~~前队,前进前进!”士兵们听到命令不禁一震,随即回过神来齐声吼道:“喝啊!”纷纷跃马而出。

(西方描绘艾因贾鲁特之战的绘画,双方骑兵对冲)

蒙古和马穆鲁克两支骑兵正面相对冲击,成片呐喊声里,剧烈撞击于一处。轻骑重骑并列,长枪弯刀交错,烟尘中,他们纠缠厮杀,用听不懂的语言相互咒骂,以平生本事置对方于死地。埃及人很快三面包围了蒙古军前队。拜巴尔率兵攻击正前,两翼伏兵侧面夹击。蒙古军所受压力非常大,他们似乎仍奋力坚持,毕竟坚韧向来是蒙古战士所长。马穆鲁克拥有相当数量重骑兵,来自大马士革和开罗的精良刀剑铁甲武装着他们,即便是轻装骑兵也难以忽视,他们是专业军事奴隶,每日无法懈怠的残酷训练造就了过硬搏杀本领。

前队鏖战开始后,怯的不花紧急聚集起后队将士。他扫视了部下,每个人都看到他眼中灼烧的火焰,每个人都听到他严厉的命令:

“目标敌军左翼,全力出击!”话音刚落,尚未参战的所有蒙古骑兵全都振奋起精神,捏紧刀枪,夹紧马腹,飞也似冲了出去。

(怯的不花中伏以后,集中兵力突击马穆鲁克左翼)

斜坡处,马穆鲁克军左翼正在夹击敌人,他们配合正面拜巴尔所部不断挤压蒙古军。以期完全将其包围。这时,埃及战士眼中出现了恐怖一幕。蒙古军后队轻重骑兵以楔形队直愣愣向自己突击而来,仿佛周围完全没有阻碍似的。蒙古兵们低着头、贴着马,全神贯注冲向目标。他们像利斧劈巨木那般迅猛切入马穆鲁克左翼,挡在最前头的埃及士兵不及反应,被突来长枪刺落马下,即刻遭飞奔马蹄踏为肉泥。蒙古军不顾敌兵阻挡一意向前,在血肉横飞中疯狂进攻。如此猛烈突击瞬间打乱了原有局势,马穆鲁克军掌握的伏击优势仿佛荡然无存。

(自制略图,蒙古军突击马穆鲁克左翼)

库图兹苏丹在后目睹了一切,他开始了解眼前对手即便落入陷阱也比十字军难缠得多。那些传闻果然不是虚言。阿巴斯、阿尤布王朝的大军为何覆灭,巴格达为何陷落,现在他都明明白白。

“顶住攻势,继续实施包围!”他对传令喝道。马穆鲁克左翼的军兵们确实在努力控制局面,他们调整队形优先对付蒙古军突入部队。但敌人的冲锋力度显然超过预期,前排埃及兵马不断倒下,后面士兵因本能退避又和向前攻击的友军相互拥挤,导致进退两难。而蒙古军就在人堆中向前狂砍滥劈,导致马穆鲁克战士伤亡激增。随着战斗持续,马穆鲁克左翼部队从勉力支撑到渐渐抵挡不住。他们队形紊乱,一部分人失去了指挥,各自搏战。

“大人!左翼来报,敌攻势猛烈,我军苦战中!”传令气喘吁吁的奏报。

库图兹不动声色,这种程度还不足以让他为难。稍稍考虑之后,他下令:

“命右翼各队暂停包围,急往左翼驰援。”

(自制略图,马穆鲁克急调右翼部队增援左翼)

蒙古军攻击目标明确,他们放弃一切花俏战术,集中力量摧垮当面埃及部队。当马穆鲁克左翼濒临崩溃之时,右翼援军及时抵达,堵住了缺口。血腥的战斗再一次爆发,马穆鲁克生力军勇敢迎敌,与刚刚取得突破的蒙古后队撞在一起。左翼双方志在必得,正面两军你来我往。所有战线上,蒙古和马穆鲁克战士无处不在做着生死格斗。

(马穆鲁克轻装战士在进攻)

蒙古战士曾横扫欧亚,击败亚洲各国不说,还消灭新兴的花拉子模,斩杀阴狠的木剌夷刺客,巧胜阿拉伯大军,击溃剽悍的罗斯汉子,更歼灭波兰和匈牙利各国联军,把号称欧洲第一的圣殿骑士团打得不寒而栗。马穆鲁克也早已名扬四海,从南欧到高加索、小亚细亚到地中海北非,无处没有雇主在宣扬他们的悍勇之名。欧洲十字军拿他们无可奈何。两种来自完全不同世界不同信仰的武力尽全力要分出高下。除了战技和装备,这场战斗更多是意志和决心的殊死较量


转折再转折:

怯的不花紧紧关注着战况,他明白这次已经陷入绝境,没有多余的机动战术可以施展,一切都在于士兵和将领。他不断鼓励战士们奋勇搏杀,争取冲破陷阱。

“冲啊!长生天在上,冲啊!”蒙古士兵们没有辜负他的希望,每个人都明白失败意味着什么,他们不计伤亡不断向马穆鲁克左翼发动突击。残酷肉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飞溅鲜血染红面目,坚厚铁甲撕扯得七零八落,破衣烂衫下只剩披头散发的野兽。双方士兵和马匹的尸体重重叠叠,甚至埋没了坡地。脏器肉块遍布四周,残肢断臂下鲜血汇成小溪,渗透进干涸的泥土。嘶喊声里,伤痕遍体的蒙古武士骑着血马追赶敌人,他们再次打垮了左翼马穆鲁克援军

不光埃及士兵,将领们也慌了。拜巴尔狠狠回过头,他可不打算死在这里,那篡位苏丹到底在干些什么?

失败前景笼罩马穆鲁克全军,落入陷阱的野兽正疯狂撕咬猎人。不少马穆鲁克士兵开始准备逃命,一些人已经悄悄后退。库图兹没有再留在后方观战,带着亲卫骑马向前。

“陛下,前方敌军攻打甚急,切不可......”

“退下!那就是我要去的地方!”

库图兹用力甩开侍从,纵马往战况最为紧急的左翼奔去。沿途满是惶恐动摇的面孔,即便是奴隶出身,也没有人不珍惜生命。突然,士兵队伍里发出惊讶的呼声,他们望见他们的苏丹走向前线,脱下头盔,用力扔在地上。那坚毅神情映入每个人眼中。士兵们不明白苏丹要如何,他们只看出库图兹的勇气,只是仍然忍不住想要逃走。库图兹任由不远处箭矢飞射,慢慢举起双手,当着诸多兵将的面虔诚向上天祈祷,他连续三次高声大喊:“噢!穆斯林们!” 宏亮的声音让沙子也在震动。士兵们看得呆了,几乎忘记身处何处,原本动摇的士兵聚集到他身边,越来越多。

“不用畏惧,受到佑护的人啊,出发吧,包围异教徒!”库图兹向直属亲卫和预备队发出命令,自己也带头继续向前。受到苏丹感召,卫队和聚集的士兵由两翼向蒙古军重新发动进攻。

(有名的复原绘画,马穆鲁克军在激励下进攻)

(自制略图,马穆鲁克投入预备队包围蒙古军)

局势再一次改变,埃及军队全线反扑,蒙古军左中右三面受敌,他们每一个无不处在血战之中。战斗进行到现在,双方前线士兵早已疲惫不堪,只是在麻木拼斗,马穆鲁克的兵力优势开始发挥作用

(常见该战复原绘画,数字1,2,3为马穆鲁克骑兵,4为蒙古骑兵)

“报~~~主帅!有人擅自脱逃!”怯的不花接到报告虽然窝火,但已经无暇顾及。那些临时征召的叙利亚人见风色不利纷纷溜走,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部队也军心不稳。确实,如此艰苦的战斗让任何部队都无法承受。他们留下的阵线空缺很快被马穆鲁克利用,大量埃及士兵蜂拥而来,包围圈压迫得愈加严重。蒙古军不得不向后收缩,战线快要难以维持了

(自制略图,蒙古军遭到反扑包围)

(马穆鲁克军在苏丹率领下进攻)

“主帅!快逃吧!趁现在还有机会。”一名副将上前进言。形势急剧恶化到哪种程度,怯的不花如何不知。他转头干脆的回答:“就让一切都结束吧,我们应该死在这里!好了,祝我们的大汗万寿无疆!”

没有人再说什么,怯的不花骑着马继续指挥部下抵抗,他给每一群士兵打气,试图团结剩下的所有人。骑马的站着的蒙古将兵越来越少,即便是伤兵也聚集在一起。尸体堆上,他们和四周围上来的马穆鲁克做最后殊死搏斗。

“呜!”怯的不花胯下坐骑中了一箭,连人带马摔倒在地。没等他挣扎起身,无数马穆鲁克团团围上将他擒住。

残酷的战斗结束了,蒙古军几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阵亡约90%),马穆鲁克也付出了重大代价(阵亡超过50%)

(关于此次战斗的13世纪绘画,左侧为持弓蒙古骑兵,右侧为执矛马穆鲁克骑兵)

五花大绑的怯的不花被押到苏丹大帐面前。库图兹难掩兴奋的对俘虏说:

“在你攻灭了这么多国家以后,终于被我擒住了。”

“如果你现在杀了我,”怯的不花抬起头,满脸鄙夷道:

“当旭烈兀汗知道消息那时,从阿塞拜疆到埃及的所有国家都会被蒙古铁蹄踏成齑粉。”他半眯着眼打量了一下库图兹,嘴角露出笑意,接着说:

“我这个人,一辈子都是大汗的忠实奴仆。不像你——灭掉主子上位的凶手。”

“拉下去!”库图兹大怒,立刻下令处决怯的不花。还把他的首级送回开罗,作为巨大胜利的象征。


埃及英雄的结局:

几天后,库图兹苏丹带领军队挺进大马士革,他们再未遇到重大抵抗,拿下了阿勒颇在内很多叙利亚城市。

拜巴尔和一些埃米尔贵族紧紧跟随,他们态度谦恭,争先恐后要沐浴在苏丹带来的光环之下。拜巴尔走上前,挤出一些笑容对库图兹恭敬说道:

“伟大的苏丹,为您战斗是我的荣幸。您看,现在阿勒颇还缺一位得力总督……”

“嗯,我已经让来自摩苏尔那家伙去打理了。”

消息让拜巴尔顿了一下,他无言以对,很快匆匆退下。库图兹十分清楚,这些野心家们没人不在等着分割战利品来喂饱他们的贪欲。只要自己掌握住军队,保持胜利,没人敢不听从阿拉伯世界拯救者的命令。

不久,马穆鲁克军带着大量战利品开始返回开罗,每个人脸上喜气洋洋。库图兹情绪也很是轻松,他决定去打打猎放松一番。君臣们难得清闲,库图兹当政一年来更是四处征战救火,他便呆在大帐内小憩。这时,拜巴尔进账前来奏报要事。库图兹看到对方神情严肃,便微笑着伸出右手,欢迎这位功臣。

突然,拜巴尔紧紧抓住苏丹手腕,刷的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不等库图兹反应,利刃已经猛地插进他心脏。刚刚获得巨大荣耀的苏丹瞪大眼睛,想要拔剑却无法挣脱,他咬牙狠狠盯着拜巴尔,对方也同样瞪着他。“扑哧”匕首插得更深了。终于,库图兹瘫软倒下,汩汩鲜血染红地毯,他一直未能瞑目。

(今日埃及开罗的库图兹苏丹胸像)

当拜巴尔一脸冷漠踏出大帐之时,好几位埃米尔早已等待在外,他们似笑非笑,正恭候新诞生的苏丹发表宣言。

开罗城门大开,鼓乐齐鸣歌舞喧嚣,人们脸上布满疑惑,苏丹似乎换了人。当新苏丹拜巴尔一世宣布取消每个人战争税的时候,欢声雷动,人们立刻匍匐在地,试图亲吻这位国王的鞋了。


终焉:

从此,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中心,直至奥斯曼土耳其崛起。马穆鲁克的威名震慑四方,直到那位来自科西嘉的法国统帅将他们彻底击败。

故事并未真正结束,怯的不花临刑前的遗言尚在耳边。30多年后,伊尔汗国的蒙古军队真的再次回到巴勒斯坦,干净利落击败马穆鲁克。复仇虽然成功,但夺取耶路撒冷的蒙古军队无法守住短暂胜利。内斗愈演愈烈,旭烈兀后代将被金帐汗国吞灭,别儿哥也笑不到最后,帖木儿崛起将席卷他的国家。

一切已经太迟。自蒙哥大汗离世,整个蒙古帝国便不可逆转走向分裂

鏖战钓鱼城,激斗艾因贾鲁特,如同蝴蝶扇动的两只翅膀,一齐改变了世界。

终究,宏大的四海帝国之梦,随着时机错过化为梦幻泡影。

(谢谢观赏,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欢迎关注查看蒙古征战系列和其他文章)

系列文章:

敲开欧洲的大门——蒙古大军西征东欧之战(波兰篇)

敲开欧洲的大门——蒙古大军西征东欧之战(匈牙利篇)

剑指扶桑——蒙古第二次入侵日本实录

跨过蒙古帝国的尸骸——俄罗斯崛起之战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蒙古   开罗   略图   阿拉伯   埃及   非洲   左翼   骑兵   大汗   士兵   门前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