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海军与北洋水师在决战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

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日本海军拟定的扩张计划之中,就以大清北洋水师为目标,处心积虑的想要对付这支舰队。随着羽翼的逐渐丰满,日本海军凶相毕露,在甲午战争刚爆发之时,就按照原先制定的详尽计划,打算在黄海寻求机会歼灭北洋水师,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海军积极备战。

1894年7月,中日两国军队齐聚朝鲜,局面呈一触即发之势。7月中旬,日本海军常备舰队与西海舰队在该国西部佐世保军港,共同组成了联合舰队,由伊东祐亨担任司令官,下分本队和第一、第二游击队。原先日本海军的常备舰队以新锐舰艇为主,海军中将伊东祐亨为司令官。以二等舰艇为主的西海舰队,由警备舰队改名而来,由相浦纪道海军少将任司令官。这次日本海军主力舰艇尽出,就是准备与大清北洋水师一较高低。

7月23日,联合舰队从佐世保启航,杀气腾腾朝西驶去。为了军舰能在距离中国国土较近的地方能驻泊休整,日本联合舰队占据了朝鲜隔音岛作为临时锚地,此举也便于日舰随时出动袭击大清舰船。25日,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秋津洲3艘日舰,在丰岛海面袭击了大清高升、操江运兵船和护航的北洋水师济远、广乙2舰,此战日舰大获成功,更加增强了日军战胜北洋水师的信心。自此之后,联合舰队一直活动于黄海北部海域。

当时日舰除了寻求战机,还负责掩护后续陆军和军械粮草的海上运输,以及随时支援日军的陆路作战。8月5日,日本大本营命令联合舰队搜索和击破大清水师,以取得制海权。8月7日,伊东祐亨率领舰队离开隔音岛,驶往黄海西部海面游弋。12日,联合舰队为了掩护陆军由仁川登陆,放弃了位于半岛南部的隔音岛锚地,以中部浅水湾长直路为新的根据地。16日,联合舰队进行了改编。新序列为本队:旗舰松岛、桥立、严岛、千代田、扶桑、比睿。

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第二游击队:金刚、大和、葛城、武藏、高雄、天龙。第三游击队:爱宕、筑紫、大岛、鸟海、摩耶。本队辅助舰:磐城、八重山、近江丸、天城。鱼雷艇母舰:山城丸。除了这大小26艘舰艇,还有日本军令部长座舰西京丸和随行炮舰赤城号随队行动。与日本海军积极寻找战机相反的是,大清北洋水师却受到高层避战保船消极思想的牵制,自7月25日丰岛海战之后,只在朝鲜北部大同江至威海卫军港之间巡弋。

日舰后来得寸进尺,活动区域竟然达到旅顺口、威海卫附近,严重威胁大清沿海地区安全。清政府接到奏报,于是在8月23日降旨,命令北洋水师应该在威海、烟台、大连湾、旅顺等地来往巡逻,严加把守,不准一艘舰擅自闯入。此后,北洋水师再也没有远行半步,轻易就将制海权让于日军。

1894年9月17日,精心准备的日本联合舰队12艘军舰,在黄海大东沟附近,与执行护送任务后返航的10艘北洋水师军舰展开决战,开战后一个多小时,4艘北洋水师舰艇又加入战斗。其结果可想而知,北洋水师当场被击沉4舰,死伤740余人。次日,在大连三山岛触礁搁浅的广甲舰,也被路过的日舰击沉,至此,北洋水师共损失军舰5艘。

日本方面在黄海海战中只有5艘军舰受伤,人员伤亡230多人,由此可见,日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与其战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分不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北洋   水师   日本海军   司令官   舰艇   军舰   日本   游击队   日军   舰队   决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