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贵妃要离婚,废帝为遮丑宣称贬其为庶人,难说是福是祸

1922年,紫禁城内已经退位的宣统皇帝在呈现的秀女名册上划了一个圈,由此改变了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也给自己带来了人生中的一个极大的耻辱。

1921,溥仪到了大婚之年,当时的他虽然已经退位,但是按照《清室优待条例》的规定,他仍然保留着皇帝的名号,并在小小的紫禁城内继续称孤道寡。加上当时去古未远,遗老遗少极多,能够和皇帝樊上亲家,对很多人来说仍是无尚的荣耀,所以一时间,前朝的达官贵人们争相把自家女孩的生辰八字送往紫禁城。

在众多的待选秀女名册中,溥仪一眼就相中了一个叫文绣的女孩,并按惯例在她的名字上划了一个圈。然而,让溥仪没想到的是,文绣并不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女孩,相反却极具个性和见识。文绣本人并不愿意参选,只是年仅13岁的她根本无力反抗家中长辈的决定,只得违心的来到了溥仪身边。

溥仪虽然看中了文绣,但由于她的家族地位实在难称高门,所以没有入隆绪太后的眼,最后,正白旗出身的婉容被立为皇后,但是溥仪已经圈中过文绣,按照封建礼教,她也是后宫之人了,所以文绣被立为淑妃,成为末代皇帝的未代贵妃。

溥仪虽然十分喜欢文绣,但禁锢在小小的紫禁城内,过着虽然衣食无忧、但却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对文绣确是极大的折磨。如花年纪的女孩,真是对生活和爱情充满期望和幻想的年纪,加之文绣要强的个性和不俗的见识,所以对这种生活充满着厌恶。时间一长,感觉到这种情绪的溥仪也开始慢慢疏远文绣。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限令溥仪搬出故宫,溥仪无奈之下,只得带领全家移居到天津静园。本就对溥仪和现实不满的文绣,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和人物,对现实的不满也就越来越强烈,她甚至公开提出要与溥仪保持平等的身份。

文绣的这些“大逆不道”的想法自然不会得到“皇帝”的同意,只会使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到最后,溥仪与婉容住在二楼,文绣一人住在一楼,夫妻之间不相往来,形同陌路。文绣悲伤的形容自己是“哀苑鹿”,是“鹿在苑内,不得其自由,犹狱内之妃,非遇赦不得而出也”。

1931年,积累在文绣心中的怨气,在一次家庭矛盾中彻底爆发,她离开了静园自己到外面租房子处,同时正式向溥仪提出了离婚。溥仪为了自己的“皇帝”颜面,曾经放下身段劝文绣回家,文绣却离意甚坚,并且威胁如果溥仪不同意,就向法庭起诉。

溥仪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文绣的离婚要求,但要求文绣必须在离婚协议中承诺“永不再嫁”。同时,为了给自己遮丑,溥仪花钱在报纸上刊登了“上谕”:“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撒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似乎是他休掉了文绣,而不是文绣抛弃了他。

文绣的离婚事件,在当时封建思想仍然十分顽固的时代,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有文化先行者称赞她的“妃子革命”是女性追求解放和权利的先驱,也有不少封建卫道士对她破口大骂,指责她大逆不道。

不过相比婉容最后疯掉的下场,文绣为自己争取来的自由,还算得上是幸福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宣统   紫禁城   称孤道寡   封建礼教   庶人   大逆不道   名册   贵妃   封建   见识   皇帝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