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师一连队和大部队走散,指导员三招险棋,挽救130人

1951年5月25日,志愿军60军180师539团3营8连,正在明月里独柯洞修筑工事,准备抵御美、韩军的进攻,突然营里召开紧急会议,传达部队马上向马坪里以北转移的命令。


当时,志愿军全军开始向三八线转移,而美军突然在全线发起反攻,180师奉命掩护兵团主力和伤员撤退,他们的对手是美军最精锐部队美第10军。美军的火力不仅远超于180师,兵力也是180师的5-6倍。



由于友军的突然撤退,加之179、181师尚未归建,180师陷入空前苦战,美、韩军逐步将我军包围,180师危在旦夕。


8连接到命令后,指导员赵三禄和连长高风华马上集合部队,开始向马坪里转移,部队在黄昏时出发,途中下起大雨,道路泥泞难行,走到23时,前面的部队开始休息,8连的战士们也就坐在原地休息。



8连的战士和180师的其他战士一样,已经和敌人激战了近10天,战士十分疲劳,与此同时,粮食早已断绝,一停下,很多战士直接躺倒在地,呼呼大睡,指导员赵三禄觉得休息一下也属正常。


可过了一个小时,前方的队伍还没有走,赵三禄发觉不对,就和连长一同到前面查看,到了前方,两人才发现,原来大部队早就走了,前面休息的队伍是炮兵连掉队的战士,而且同时掉队的还有50多个其他单位的同志。


指导员赵三禄和连长高风华商量决定,连长高风华带几个战士到前面找大部队,而赵三禄则带队原地等待,可等了半个小时,连长高风华还没有回来。


赵三禄很清楚,我军很可能已经被敌人包围,如果继续等待,敌人追上来,就全完了。于是,赵三禄马上召集干部开会,最终大家决定,不再等待,8连独自行动。



当然,8连目标也是尽可能找到大部队归建,如果找不到,那就只能自行突围。由于长时间的饥饿和疲劳,战士们状态很差,为了稳定军军心,赵三禄制定了三条策略,第一,向北突围;第二,加强纪律,第三,战士们要做好思想准备,随时开战。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队伍慢慢稳定了下来。赵三禄制定的行军路线,和180师主力突围的路线不同,180师主力的突围方向,是东北的鹰峰山,之后我们都清楚,经过鹰峰这条路线,让180师损失惨重,换言之,美军在这条路上重重设卡。


当然,赵三禄所选的路线,也并非一路畅通,向北从马坪里突围,最大的问题就是公路较多,容易被敌人发现。不过,赵三禄这招险棋走对了,一方面,这源于赵三禄的战场经验,另一方面,8连的运气真的不错。


天亮的时候,8连到了公路,很快,我军发现了美军坦克,赵三禄马上命令部队进入右方大山内,但还是被美军发现了,美军的坦克开了20多炮,但并没有伤到我军分毫。



此时,部队最大的问题是粮食,如果有吃的,战士们才有可能活着走出去。为此,赵三禄派出侦查组,一方面侦查敌人动向,一方面寻找一些食物。


很快,侦查组回来汇报,发现马坪里兵站正在燃烧,但仍有少量粮食、罐头,随后,赵三禄派出一个精干的小分队,出发去马坪里兵站寻找食物。


马坪里兵站原本是60军的一个兵站,存储着不少粮食,可此时已经被美军的飞机炸毁,按照正常逻辑,我军不应该再去马坪里兵站,那里有可能还有敌人。



然而,饥饿已经严重阻碍了行军,如果再没有吃的,战士们很难再撑下去。小分队很快就回来了,除了一些弹药、手榴弹,他们还找到一些罐头,虽说不多,但对于已经饿了近一个星期的战士们,无疑是雪中送炭。


一定程度上说,从马坪里兵站找到的食物,正是让8连成功突围的原因之一。180师原本的兵力有10000多人,之所以只有4000多人突围出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饥饿,即便再优秀的战士,在一个星期乃至更成时间吃不上饭,也会失去战斗力。


得到了食物补充,8连的战士继续出发,尽管此时敌我情况仍然不明,但战士们逐渐有了信心。5月27日,8连行军途中,发现了韩军一个排,沿着公路走来,赵三禄和几个干部一商量,随即决定,干掉这股敌人。



3个排马上埋伏妥当,仅仅20分钟,8就将敌人全部消灭,而我军只轻伤2人,由此可见,180师战士们的战术素养并不低,只要有足够的补给,他们就能发挥出强悍的战斗力。


在马坪里兵站找到的补给很快被吃完了,吃饭又成了8连最大的问题,就在战士们发愁的时候,从公路上驶来7辆美军卡车。赵三禄知道,美军的卡车上一般都会有食物,而这正是队伍最缺的东西。


看到7辆卡车后面再无敌人,赵三禄当即下令“打”,刚刚补充弹药的8连,如猛虎一般,向敌人猛烈开火,40分钟,战斗结束,打死12个美国兵,抓了7个俘虏。

战士们将装备换成了美国货,从卡车上拿走了足够的食物,这回战士们信心更足了。可对于俘虏的处置,却出现了不同意见。



在这次袭击美军车队的战斗中,我军牺牲了一个战士,还有几个战士受伤,长时间的忍饥挨饿,疲劳过度,让战士们对美国人极其仇恨,很多战士建议杀掉俘虏,给牺牲的战友报仇。


以当时的恶劣条件,队伍是不可能再带上俘虏的,当然,杀也是不可能的,按照志愿军的纪律,是绝对不允许杀俘虏的。赵三禄当即否定了杀俘虏的做法,只让几个战士将俘虏绑在了树上,等敌人来了,自然能救下他们。


解决完俘虏问题,战士们继续向北行军,很快8连到了敌我双方的实际接触线,赵三禄对战士们大声道:“穿过去,就是我们的阵地,突围的胜利就在眼前,跟我走!”



战士们听后,士气大振,行军速度再度加快,5月29日,8连顺利到达我军阵地,最终,在指导员赵三禄的英明指挥下,130名战士成功突出重围。


多年后,赵三禄再度回忆那时的九死一生:“条件太艰苦了,但战士们的觉悟很高,我们的战士太可爱的了,他们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没有人叫苦,特别懂履行军人的天职!”


之所以8连能在掉队的不利条件下突出重围,很大程度上源于赵三禄的正确指挥,在得知队伍掉队的消息,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冷静地率领部队脱离了险境,这份意志和胆魄,不得不令人钦佩之至!(文/九鱼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指导员   风华   部队   兵站   连队   连长   我军   俘虏   美军   战士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