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喝醉后给一小国改名,沿用至今,如今已发展成发达国家

唐朝时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是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万国朝圣的繁荣之景令人激情澎湃。

许多周边小国都以能和唐朝建交为傲,甚至还巴不得唐朝帝王给自己一个“御赐名”。

武则天就曾在醉酒后给一个小国赐名了,此名至今仍在使用,而日新月异间,它如今已发展成一个发达国家。

01 日本起初叫“倭国”,但这个称谓却寓意美好

没错,这个小国就是现在的“日本”,不过他在以前可不是这个称谓,而是被叫做“倭国”。

现代人眼光来看,“倭”这个字有一种轻视蔑视之感,不过从历史观之,一开始这字可并非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充满了贬义。

那么,此称谓起源于何时呢,当时的日本人对这一叫法持什么态度呢?

这就要从东汉末年说起了,当时日本还处在部落社会时期,大大小小的部落通过联盟合体而形成了对抗。

最后一个实力强盛的由女性卑弥呼领导的大部落吞并了其他部落获得胜利。

卑弥呼很快组建了自己的国家“邪马台国”,她也成为日本岛上极具权势的女性。而那个阶段,中国正处在魏晋时期。

有了国家就需要有外交,卑弥呼随即派出使者前往中华大地,这算是我国与当时的日本首次正式外交。

魏晋时的经济发展很是繁荣,使者来到此地后也不免被中国的强大给震撼到。

魏明帝曹叡接见了该使者,后者将带来的奴隶和斑布等礼物送给了曹叡。

虽然这些礼物比起泱泱大国来说有些寒酸,但已是彼时日本能拿得出手的最佳礼物了,可谓“礼轻情意重”......

魏明帝也展现出了中原大国的气度,热情待之且赐给了使者黄金、铜镜、绢帛等珍贵之物;

还把一些先进农具、刀剑、种子等物给了他,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农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魏明帝还赐给卑弥呼女王一块金印,上面刻着“亲魏倭王”——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曹叡承认卑弥呼在日本的地位。

细看这“倭”字,是由“人”和“魏”字一部分组成的词汇,这表达了曹魏对彼时日本的一种亲近情感。

自此日本一开始的国名就是“倭”了,别人称之即为“倭国”。

这个在当今社会听来带有鄙夷戏谑意味的称呼在一开始可是充满着美好历史意义的,那它为何到后来成了日本人也避之不及的叫法呢?

02 李世民不同意倭国改名,后者为之断交

当然,这个“倭”字除了有魏明帝赋予的意义外,拆分来看也是个褒义词。

偏旁的“委”字在古代有顺从之意,结合一旁的“人”字就象征着是顺从之人,恰符倭国对中华的顺从崇敬之情。

而且“倭”字在古代的中国使用率也挺高的,比如吉林的倭肯河,新疆的倭赤县等都有这个字。

后来的倭国逐渐发展起来,经过了几百年历史的沧桑,他们对“倭”这词却有了误解,认为是在嘲笑自己身材矮小......

加上正逢中国的隋唐时期,倭国开始崇尚太阳文化,就想把国家名字改成日本。

倭国就向彼时的唐朝提议要改名,但李世民一听这名字就不乐意了:日本?寓意着“日出之国”?

这不是赤裸裸地抢我大唐风采么?我大中华就不是欣欣向荣的“日出之国”了?!

李世民自然没有答应下来,不过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倭国开始“横”起来:“哼,我好心来咨询你大唐的建议,你却一口回绝。我才不受这气!”

没有服软的倭国立马和唐朝断交,直至武则天时期才与大唐恢复往来。

当倭国瞧见大唐局势已变,女人夺取政权当了皇帝后又重新燃起改名的希望!

武则天当皇帝的12年后,欲恢复外交关系的倭国就派了使者去觐见女皇。

03 武则天趁着酒兴同意日本改名,促进了双方文化交流

本来的倭国也是信心满满的,因为他们了解清楚了武则天的喜好,认为这个也热衷于改名改国号的女皇帝一定会同意自己小国的想法。

可事实出乎意料,武则天听到他们欲改名为日本的想法时亦未赞同,做法和李世民如出一辙,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武则天改自己的名号可以一口应允,但是倭国天皇想要改名?门儿都没有!

怎么办呢?使者也很是头疼,但事情总有峰回路转的时候,那就是发生在武则天宴请各国使者的席间......

武则天特地在皇宫设宴款待他们,觥筹交错间女皇的心情大好,倭国使者突然觉得这不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么?

说不定武则天趁着酒兴就把改名这事儿给办了。

故而使臣们就给女皇敬酒且说了好一番恭维话,这歌功颂德的马屁拍得武则天那叫一个舒适。看她笑着把杯中酒一饮而尽,使臣决定趁热打铁提建议。

“中原王朝乃万国之主,故而我国天皇不敢擅自改名,定得经由您本人认可方才恰当。这样前所未有的赐名举措,我天皇觉得您定不会推脱!”

武则天顿觉此提议合情合理,说不定如此做还能大大提升自己在海外的“名气”,加上她正处于醉意当中,因此就同意了将倭国改称为“日本”。

这样一来,日本国自然是欢欣雀跃,自被大唐承认新名字起,日本又异常踊跃地和唐朝建立起良好的外交关系来。

而在日本国内也掀起遣唐学习的热潮,大力推动了其社会文化的发展交流......

结语

日本在文化经济等交流中取长补短,后又在清朝末年改学西方科技文明,终发展成了发达国家。

看至此,有人不禁也要唏嘘几句:要不是清朝末年朝廷腐朽没落又固步自封,咱们的发展能更上一个台阶啊!

不过庆幸的是,如今的中国已然区别于从前,成为了一个富强、和谐、民主的实力强盛的国家。

国际地位的提升让我们感受到了仿若大唐盛世的璀璨,似乎瞧见了万国朝圣的辉煌光荣,亦对祖国的明天充满了无尽美好的想象与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小国   大唐   万国   日本   天皇   女皇   称谓   唐朝   发达国家   中国   使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