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死后无人敢收尸,女儿成飞行员教官,儿子成湘潭巨富

1904年不顾丈夫的反对,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留学的过程中,接触了新思想,新文化。在留学期间,多次参加革命运动,演讲发表自己的思想见解。提倡打破封建社会的桎梏,维护女权等思想。

在日本留学期间认识了许多仁人志士。当时中国大量爱国青年,渴望进步,亟需改变自己思想的青年留学日本。在一次次的交流及革命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理论,向广大中国人民带来人权的希望。1905年加入黄兴领导的同盟会。“畏惧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均为此时所写。

1907年创办《中国女报》,号召中国女性团结起来,为自己的权益而斗争。该报称:"本报之设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提倡解放女性思想,让女性走向社会和经济中去。享有男性同等的地位,同封建社会作斗争。虽然该报迅速便被当局政府封查,但亦开启了女权运动的开端。

1907年因母丧回到老家绍兴,在此期间,多次联合各部地下党派人士,起草檄文,准备发动起义。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起义消息泄露。秋瑾身份被供出。但当她得知徐锡麟失败的消息后,本来有机会离开绍兴,但是她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毅然留守大本营大通学堂,清军迅速包围大学堂抓捕了秋瑾。

清政府对秋瑾严刑拷问,但是革命战士秋瑾没有求饶,没有发出喊叫,没有泄露任何秘密。过程中秋瑾仅书写“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表示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革命前途的担忧。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秋瑾死后,暴尸街头,无人敢去收尸。最后反清义士夜间偷出尸体,悄悄掩埋。

秋瑾去世时,她的小女儿年仅六岁,大儿子也才10岁,被友人偷偷送回湘潭抚养。14岁的王沅德在别人的介绍下,也跟随母亲的脚步,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其子王沅德努力学习,考入上海正风大学。王沅德认为,中国经济基础薄弱,当以实业救国。

王沅德开始涉身商界,借助家族的力量及人脉,和个人的聪明头脑,王沅德的生意越做越大。王沅德担任过湖南湘潭电灯公司董事长、湘潭膏盐矿董事长,湘潭当地的绸缎庄、盐店等大多有他的股份。在有经济基础之后,王沅德多次为革命事业提供资金援助,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其女王灿芝后来接受上海竞雄女学校长竞雄是秋瑾的字。后来回到湘潭,1928年赴美留学。在美国看到了先进的社会模式,痴迷于航空业,毅然决定学习航空专业,系统地学习了飞机工程、航空教育、驾驶学、气象学、机械用品、无线电、学校组织等课程,在学期间,经济拮据,吃尽苦头。回国后,投身祖国航空事业,成为国民政府航空学校的任教官,教授飞机作战技术。为中国航空业作出显著的贡献。

秋瑾为开启中国民众民智作出重大贡献,其子女继承其优良作风,在后来革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湘潭   同盟会   绍兴   巨富   封建社会   女权   经济基础   教官   飞行员   中国   儿子   贡献   女儿   航空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