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成就比汉武帝大?霍氏家族为何在汉宣帝时期衰败?

#历史开讲#汉宣帝刘询出生于公元前九十年,公元前七十四年即位,在位二十五年,公元前四十九年死去,终年四十二岁。

汉宣帝在位期间,西汉王朝又一次出现了一个“百姓安土,岁数丰穰,谷至石五钱”的小康景象,成为汉朝四百年间的全盛时期。但由于听信谗言,重用奸佞,也造成了重大失误。

汉宣帝刘询

整顿官吏,消除威胁

汉宣帝即位后,比较关心吏治。给百石以下的官吏,增加了十分之五俸禄,但对于官吏的选拔比较严格,尤其对二千石郡守级官吏,实行奖优罚劣,考核监督更为严格。

如规定对二千石郡级官吏中业绩突出的即下诏勉励,甚至授以侯爵;对名不实者,深加追究,甚至撤职、判刑。

所以,汉宣帝时期的官吏和以往比较起来,都更为谨慎,十分留意自己管辖郡县人口的增加,桑田水利的管理和牲畜的饲养。

霍家氏族的兴衰

由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废贺立询,立下重大功劳,权势也就越来越大,但他仍不满足。为了掌握更大的权力,他还想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霍成君送到宫里,准备将来做宣帝的皇后。

霍光

公元前七十二年一月,乘许皇后产前有病,霍光的夫人霍显买通了女医淳于衍,让她借机毒死了许皇后。随后,霍光取得汉宣帝的同意,便把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送入宫中,第二年立为皇后。

就这样,女儿为皇后,外孙女是皇太后,自己是大司马大将军,又当了国丈,甚是显赫威风,成了朝中一霸。

就在霍成君被立为皇后的当年,霍光死了。

霍光死后,汉宣帝亲自掌权,第二年立许皇后的儿子为皇太子,封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为平恩侯。

但是,汉宣帝又怕这样做太明显,霍家不高兴,就封霍光的侄孙霍云为冠阳侯。

霍氏一门有了三个侯,还是不满意,尤其是霍家的太夫人霍显,还希望自己女儿将来生个儿子当皇太子。

于是,她便想方设法害死皇太子,除掉魏相和许广汉两个人。

霍显

这些事情被汉宣帝知道后,就与丞相魏相商量,决心设法收回霍家的兵权。

首先,他把霍家的大女婿度辽将军范明友升为光禄勋,把霍光的第二个女婿升任为安定太守,明升暗降;

接着,又把霍光的另一个女婿,还有霍光的外甥女婿、霍光的孙子女婿等调到外地去做太守或做别的大官,都削去兵权。

最后,他拜霍禹为大司马,官衔跟他父亲一样,可就是不让他掌握兵权。

霍禹、霍山、霍云看到霍家实力一天天被削弱,很是不安,便找皇太后一块商议,最后决定谋反。他们让太后置酒把丞相杀掉,然后废掉太子,立霍山为帝。

后来事情败露,汉宣帝便下诏逮捕霍家的家族和亲属。结果,范明友、霍山、霍云服毒自杀,霍显被杀头,霍禹被腰斩;接着,女儿、孙女儿、女婿、孙女婿,连同跟霍家谋反有牵连的几十家全都处了死刑,霍皇后也被废掉,至此霍家势力全被消灭。

霍成君

信用奸佞,妄杀忠良

汉宣帝是西汉中期比较开明的君主之一,但是也有重大失误,其中一个重大失误,就是在他执政期间,听信了个别奸佞之言,杀害了一批忠直良臣。


奸儒 萧望之

御史大夫韩延寿,曾经做过颍川太守和东海太守。他让群众学礼仪,讲礼仪,以礼治城郭,取得了明显成绩。

几年后,颍川、东海在他管理下,吏无追捕之苦,民无極楚之忧,令行禁止,秩序井然,社会安定,整个郡里连打官司和坐监牢的人都很少。

这时,左冯翊萧望之得宠。

皇帝把萧望之升为御史大夫,就把韩延寿调到长安,接替萧望之的原来职务。

韩延寿上任后,除了在都城继续实行礼治外,还经常到临近各县视察,推行礼治,效果也很显著。他所管辖的24个县,也变得秩序良好,社会太平。

萧望之眼见韩延寿把长安治理的比自己任职时好,产生了嫉恨之心,便诬告韩延寿在东海当太守时,贪污公款1000多万。韩延寿与其针锋相对,也对萧望之亏空公家100多万钱的事揭发出来。

可汉宣帝不去查办萧望之,反倒派人单查韩延寿。办案人为了巴结讨好萧望之,就歪曲事实真相,说韩诬告萧望之,并把韩延寿定成死罪。

临刑前,韩延寿心灰意冷地告诫三个儿子:“从今以后你们要以我为戒,千万别再做官了。”

韩延寿的三个儿子葬了父亲以后,随即都辞去了官职。

此外,汉宣帝还先后杀害了廉洁奉公的大臣赵广臣、杨恽等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公元前四十九年十二月,汉宣帝病死在未央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霍山   广汉   延寿   太守   奸佞   东海   官吏   汉武帝   公元前   女婿   皇后   成就   时期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