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任总统(第31至35任)

第31任美国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1874年8月10日—1964年10月20日),曾给自己取中文名“胡华”,后大多将其姓译作胡佛,美国共和党籍政治家,美国第31任总统。

胡佛自幼丧失双亲,后辗转到舅舅家生活;在1895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后,开始从商,于1899年—1902年在中国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一战期间因资助了大量在欧洲的美国难民而广受赞誉,为参政奠定基础;1917年—1919年在威尔逊总统的任命下任美国粮食署署长;1921年—1928年分别在哈丁和柯立芝政府中担任美国商务部长;1929年4月—1933年3月任美国总统;二战后在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中担任胡佛委员会主席;1964年10月20日在纽约去世,终年90岁。

胡佛在担任粮食署长和商务部长期间因参与战后救助与经济建设而受到赞誉,但在其总统任期内由于处理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不力而饱受诟病,导致其下台。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 ,简称为FDR,华人称为“小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1933-1945),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的总统

1911年,罗斯福进入纽约州参议院,直至1913年被威尔逊总统任命为助理海军部长,1920年辞职。1929-1932年,任纽约州州长一职,并于1932年大选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总统。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业救济与复苏经济,并成立众多机构来改革经济和银行体系,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挽救了美国。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罗斯福力主对日本宣战,并引进了价格管制和配给。罗斯福以租借法案使美国转变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使美国成为同盟国主要的军火供应商和融资者,也使得美国国内产业大幅扩张,实现充分就业。二战后期同盟国逐渐扭转形势后,罗斯福对塑造战后世界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影响力在雅尔塔会议及联合国的成立中尤其明显。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在佐治亚州的温泉因突发脑溢血去世

罗斯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阵营的领导人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他所发起的一些计划现在仍继续在美国的商贸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任内设立的一些制度保留。他曾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2006年,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名。


哈里·S·杜鲁门

哈里·S·杜鲁门

哈里·S·杜鲁门(英文:Harry S. Truman,1884年5月8日-1972年12月26日),其姓氏早年在中国被译作“褚盟”,美国民主党政治家。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杜鲁门在法国带领一支炮兵部队。1922年,当选为密苏里州杰克逊县法院的法官。1935至1944年任联邦参议员。1945年1月20日至4月12日,杜鲁门担任第34任副总统。1945年4月至1953年担任第33任美国总统。1953年卸任回乡。1972年12月26日,杜鲁门在堪萨斯城病故,享年88岁。

杜鲁门执政期间,主要整顿了美国政府机构;完善总统任期与继任制;提出有关就业、住房、民权等方面的立法;提出“杜鲁门主义”;向国会提出在经济方面援助西欧,并被批准。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第34任美国总统、五星上将,德裔美国政治家,军事家。

艾森豪威尔在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1944年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晋升为五星上将。1952年竞选总统获胜,成为第34任美国总统,1956年再次竞选获胜,蝉联总统。1950年前后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因心脏病去世,享年78岁。

艾森豪威尔在任职8年期间,美国社会经历了战后最安定、繁荣的时期,上任后半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支持所有反对苏联及共产党的政权。


约翰·肯尼迪

约翰·肯尼迪

约翰·肯尼迪(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全名约翰·菲茨杰尔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也被称作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杰克·肯尼迪/Jack Kennedy、JFK),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爱尔兰裔美国政治家、军人,第35任美国总统

1940年,肯尼迪从哈佛大学毕业。1940年加入美国陆军。1948年至1950年担任众议员。1957年获得普利策奖。1960年当选为第35任美国总统。

1961年1月20日到1963年11月22日在总统任期内,肯尼迪奉行“新边疆”政策,扩大社会福利,发展教育事业;创建了和平队;在经济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11月25日遗体被安葬在华盛顿国家公墓。逝世后有很多纪念活动和建筑,包括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肯尼迪号航空母舰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赫伯特   艾森豪威尔   杜鲁门   美国   克拉克   罗斯福   肯尼迪   总统   约翰   历任   战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