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的智慧:看张良曾经的三次华丽转身

张良是秦末汉初的重要谋士,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字子房。关于他的籍贯,一说颍川城父(今河南郏县)人,另一说沛郡(今安徽亳州)人。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韩国秦国所灭,国破家衰。据说,张良在下邳曾奇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尤其在刘邦反秦时张良居功至伟,屡献奇计,而且凭计策多次保护刘邦,赢得楚汉之争。

因而被汉高祖刘邦称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并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后,张良被封为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张良精通黄老之术,不恋权位,放弃功名利禄,急流勇退,飘然隐去,也算明哲保身。晚年随赤松子云游四海,于惠帝六年(前186年)病卒,谥号文成,寿终正寝。因此,张良在世人的心目中,一直是仙风道骨般的世外高人。那么张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笔者认为,张良是一个审时度势,善于改变自己的人。那我们就一起来看,张良鲜为人知的三次“华丽转身”超越自我的吧。

张良像

第一次转身,从刺客到谋略家。我们都知道,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还是非常准确的。“运筹帷幄”说到底,就来自善于“审时度势”的思维习惯,我们从张良的成长过程中就有充分的体现。是的,张良在史料里面刚刚“出场”时,还只是个少年。我们都知道,张良本为韩国贵族,就在张良少年时期,秦国灭掉了韩国。祖上两代五朝为相的张家,便也由此没落,张良也失去了继承父业和高等贵族身份的机会。“国破家亡”,一切祸端都来源于秦始皇,正当青少年的张良意气风发,心怀国仇家恨,在他的思想中,一股脑就是刺杀秦始皇。

为谋划刺杀行动,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制。他还遣散了三百家僮,弟死不葬,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并为他打制一只的大铁锤,在博浪沙袭杀秦始皇未果,便流落到了下邳。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的张良,面对强大的秦朝统治,要想实现报仇的愿望,他只能采取秘密行动,“斩首”秦始皇。为此,他去淮阳“学习礼制”,到东方拜见贤者仓海君,提高自己。他的这种学习精神就是改变提高自己。

史料记载说,博浪沙失败后的张良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躲藏了起来。但实际上,此时的张良,也是在重新思考自己今后的斗争方式。《史记·留侯世家》就有张良在下邳沂水桥,巧遇黄石公而得奇书《太公兵法》的记载。虽然我们现也无法证明黄石公其人,也不知张良是否得到“奇书”。但这个有关张良的传奇故事,也正是张良在这一阶段,孜孜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改变提升自己的有力见证。也正是这一阶段学习“充电”,也成就了张良由一个“刺客”向“谋略家”的华丽转身。

青年时期的张良像

第二次转身,从主张“复辟”到支持大一统。秦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后,张良的家族荣耀也随着祖国的灭亡而不复存在了。为了能恢复自己的贵族身份,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也聚集百余青年起事反秦,《汉书·张良传》记载:“为韩报仇强秦” 。这时张良起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恢复韩国,恢复张氏家族的荣耀,成就个人的贵族之梦。按照史料记载,在项梁拥立楚怀王时,张良就较早的劝说了项梁,立韩国公子横阳君韩成为韩王,张良还作韩国司徒。在刘邦奉楚怀王之命进军关中时,张良率兵跟随刘邦,攻下韩国十余城,击杨熊军。亲自恢复了韩国的大片土地。

《汉书·张良传》记载,张良也经常自言:“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很显然,此时的张良也和很多秦朝以前诸侯国就贵族一样,都想恢复自己的“故国”。也成为典型的“复辟主义”者。但是,当秦朝灭亡后,项羽重新分封诸侯时,他就一个标准,即跟随自己入关人才能被封王。项羽共分封了十八个王,也没有按照秦以前的地域分封,还杀死了张良一手扶持的韩王成。项羽还将自己封为“西楚霸王”,也就是“超级王”。换句话说,秦朝被推翻了,但项羽并没有恢复秦朝以前那些旧贵族的地位。这也给项羽在后来楚汉之争中的失败,埋下了隐患。在这里不做多说了。

然而,这时的张良已看出了端倪。秦始皇能灭六国,项羽也没有恢复“旧国”,这就足以说明时代已经改变,“周制”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过时,恢复“六国”已经是不可能了。但项羽的霸王“治国”同样也是不得人心,于是张良决定以“王道之术”一心辅佐刘邦。楚汉之争即将取得胜利,当郦食其向刘邦献计:“重新立起六国后代。”刘邦问张良怎么看?张良却回答:“诚用此谋,陛下事去矣”。并说出了恢复六国“八条不可矣”。听完张良的解释,刘邦饭也不吃了,骂道:“这个(郦食其)书呆子,几乎坏了老子的大事!”立即销毁那些刻好的印信。不难看出,此时的张良已经从一个主张“复辟”的典型代表,又华丽转身成为了“大一统”的坚定支持者。

楚河汉界

第三次转身,从居功至伟到自择留侯。《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得大败而回,行至下邑,刘邦下马靠著马鞍说:“我愿意舍弃函谷关以东的地方作为封赏,看谁可以与我共建功业?”张良则毫不犹豫,并高调地说:“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蜔;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刘邦于是派隋何游说英布,派另外的人去联合彭越。张良为汉王制定了夺取天下的基本方略,后来汉王最后战败项羽,正是靠了英布、彭越、韩信这三个人的力量。“我愿意舍弃函谷关以东的地方作为封赏”,张良却没有担心刘邦为自己看着封赏而献计的“忌惮”。

《史记·张良传》还记载,刘邦大封功臣。当刘邦陆续封了二十多位大功臣之后,许多开国将领常三三两两地公开议论,日夜争功不休。因为依军吏计算,整个天下的地盘不够全部封赏,因而他们担心皇帝不能够给每一个有功的人都封赏,此时的刘邦皇帝也伤尽了脑筋。刘邦问到张良说:“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于是刘邦封张良为留侯。张良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刘邦的“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便可足以概括张良的功绩之大。

刘邦论功行封时,汉高祖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我们知道留地也只是一个万户的小地方,而且是“与上会留”。如此的低调和亲切,打的是“感情牌”,要个小地方,实属诚心诚意,不是“作秀”。张良还表明了辞封的理由竟是:他韩灭家败后已沦为布衣,布衣能封万户、位列侯爵,应该满足。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满足。张良作为战国时期的贵族公子,这时又将自己定为“布衣”,淡泊利禄,不恋权位,功成身退,语气又推心置腹,尽显君臣之意,怎能不让高皇帝放心百倍呀。张良作为居功自伟的开国功臣,变成布衣所求,“能封户、列侯,足矣。”能实现如此转身,更加难能可贵。

实际上,张良虽被封到留地,他并没有去食自己的邑地。《汉书·张良传》记载,直到刘邦去逝后,吕后感激张良帮助太子刘盈成功继承大统,令其强食其邑,并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如此!”张良不得已,才强食其邑。后来,张良常称自己有病,闭门不出,潜心学道,不问世事。还经常听他自言自语:“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六年后(前186年)张良去逝,葬于封地留城(微山岛),谥文成侯,其子张不疑嗣侯。

老年的张良

据传说,张良登仙后,位为太玄童子,常从太上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八世孙张道陵亦得道。据《巢县志》记载,巢县白云山有子房洞。相传为张良辟谷隐修之地,后人置祠,岁奉香火。又陈县(今河南开封东南)天授观为奉祠之所,宋政和间封为“凌虚真人”。济南市历城区也有张良修行的“子房洞”。当然了,这些都是道教中的“张良”,不能作为信史。张良为智者,世间高人,同时也是个学者。人说他可贵之处就是深明韬略,足智多谋,屡献奇计。但张良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地改变自己,完善自我。关键时刻他都能审时度势,成功实现自我超越般的华丽转身,更是难能可贵。看来,张良的智慧还不仅仅是明白了“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你是怎么看呢?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我是“南山老李”。关注我,我们一起聊历史。

楚汉战争,谁主沉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汉王   秦国   项羽   子房   封赏   秦朝   刘邦   韩国   布衣   贵族   智慧   华丽   张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