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一老人自称钓鱼岛是她家的,还拿出了慈禧手谕,真相如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钓鱼岛是我家的!”

1971年,关于钓鱼岛领土争端的问题,美国参议院召开了相关会议,中日两国的有关人员均到场参加。

钓鱼岛

可就在听证会进行过程中,一位华裔老太太冲了进来,她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纸,将它举到空中,向着会议现场的所有人喊道。

听闻此话,与会人员无不哈哈大笑起来,还以为是安保人员不负责任,随便将人放进来。可就在下一秒,所有人都被老太太接下来的话给吓到了。

“我有慈禧的手谕!”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这位老太会说是慈禧将钓鱼岛封赏给她家了呢?

盛怀宣

莫名其妙地封赏

老太太名为盛毓真,声称自己是盛宣怀的后人,而在那张泛黄的纸张上,赫然写着将钓鱼岛赏赐给盛宣怀,而且还有清政府的相关落款和盖章。

从纸张上的时间来看,这件事情发生在1893年,是甲午战争爆发的前一年。

“我爷爷是名医生,在当年有着不错的医术,多次进宫为达官显贵看病,那年慈禧太后身体不适,请了许多医生都未能有效医治,眼看着就要被这风湿病夺走了性命,还好我爷爷及时进宫,向慈禧太后推荐了一款自己研制的药方。”

根据盛毓真的介绍,大家这才知道,当年她爷爷推荐的那款药方,实际上是由海边常见的“海芙蓉”构成的,这种东西也不是很难见到,只不过大多数人不会去对这种东西进行研制,从这一点便可看出,她的爷爷盛宣怀的确有两把刷子。

慈禧

就连慈禧本人也没想到,在服用下盛宣怀推荐的药物之后,没过多久病就好了,而且身体和精气神都恢复得很快,这让慈禧甚是惊讶。

慈禧从未见过这般神奇的医术,于是便问盛宣怀这样的药是哪里得来的,对方表示,这药物是自己跨越东海,在钓鱼岛上采集而来的。

听罢,慈禧点点头:“就是海上的那处小岛吧,没想到那里还有着这样的好东西。”她当场对盛宣怀进行了一番称赞,随后表示自己将大大有赏。

“我爷爷当时没怎么当回事,毕竟他也不是什么贪功之人,可没想到没几天,就有一份慈禧太后的手谕被送到了家里,手谕上写我爷爷为慈禧看病有功,要将钓鱼岛和附近的几个小岛屿一并赏赐给他。”

甲午战争绘画作品

在盛毓真的讲述中,盛宣怀竟稀里糊涂成为了钓鱼岛的主人。

“但是,还没等我爷爷反应过来,还没等他到自己的封地去看上一看,中日甲午战争就爆发了。”

一声炮响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等到清政府反应过来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将他们的坚船利炮开到了我们的港口。

在此之前,清政府已经遭遇到了许多列强国家的洗劫,但是他们却从未意识到是自身的问题,始终沉迷在自己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直到日本人打过来,清政府这才发现,原来我们已经落后了这么多了,曾经跟在自己脚边学这学那的日本,竟然能踩在自己的头上了。

一场甲午战争,让全体中国人都惊醒了,可这已经太迟了。

盛恩颐

“几经转手”的钓鱼岛

尽管清政府奋起反抗,可还是没能抵住日本人的进攻,几次交手下来,清政府便认输了。

和其他列强一样,日本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中不仅要求清政府进行了相关赔偿,而且还要求清政府将钓鱼岛割让给日本。

就这样,钓鱼岛从清政府手中转让给了盛宣怀一家,又转手到了日本政府手中,后来盛家家道中落,后人再难复刻家族曾经的辉煌,但这份手谕却被一直保存了下来。

根据盛毓真的阐述,盛宣怀在临终之前将这份手谕交给了盛毓真的父亲盛恩颐,并讲述了当年的这个故事,而盛恩颐则将这份手谕又传给了盛毓真。

“父亲临终之前将钓鱼岛的事情告诉了我,并交代我有机会了一定要去岛上看一看,毕竟那可是我们自己家的地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一直没能前往岛上观看。”

钓鱼岛地貌图

说罢,盛毓真还拿出了一份钓鱼岛地图:“这份地图是和这份手谕同一时期的,同样是当时的清政府赏赐给我们家的,这些年来,我一直保存着这些东西,就是在等待着一个像现在一样的机会,将这段陈年往事讲出来,拿回属于我们自己家的东西。”

盛毓真的故事讲完了,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很多人猜测,这个人会不会是我国当时派来捣乱的人。

原因很简单,当时国际上正在讨论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且一直争论不休,但身为“世界警察”,美国人自然不希望将钓鱼岛归还给意识形态对立的中国,他们多次与日本政府协商,要将钓鱼岛的归属权交由给日本。

为此,数万万中国人和外籍华人都发出了公开的抗议。

华人示威游行捍卫国家主权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声讨,美国政府却打起了马虎眼,声称自己只是将钓鱼岛的治理权交给了日本,并没有涉及归属权的问题。

这样的解释显然是无法立足的,为此大批华人自觉发起了“保钓活动”,也正是因为抗议的声音太大,引起了一定的社会骚乱,因此美国政府才召开了这场听证会。

谁都没想到,会议现场会杀出来这么个“程咬金”,且“证据充分”,盛毓真成了这场听证会的主角,其手中的慈禧手谕一时间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好奇。

当天的会议中并未讨论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盛毓真本人成为了最大的获利者,尽管她没能如愿拿到钓鱼岛的归属权,但是舆论的热潮将她彻底推上了新闻的顶点,多家媒体邀请她前往电视台参加电视节目,讲述自己的身世和钓鱼岛的故事。

钓鱼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盛毓真是一个善于煽动舆论的人,她在电视上更加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自己家族的故事,并表示希望能够将钓鱼岛还给自己,算是了却了自己父亲和爷爷的心愿。

漏洞百出的手谕

可国际政治,岂能是一个普通人能够玩转的?

尽管反对的声音占大多数,但是美国政府仍一意孤行,顶着巨大的压力将钓鱼岛非法转移到了日本政府的手中。

除了我国有志之士的抗议,一些西方世界的历史学家也站出来反对此事,表示经过历史考察,盛毓真所说的一切都是有据可查的,一些学者甚至专门发表了文章来帮助民众捋清钓鱼岛的历史归属。

不过谁都没想到,没过多久,盛毓真的这场骗局就被揭穿了。

盛怀宣

历史学家将盛毓真手中的那份慈禧手谕进行了仔细的验证,最终发现了许多难以察觉的问题。

首先是盛宣怀的官职问题。

在手谕的开头有这么一句话:“太常寺正卿盛宣怀所进药丸。”

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得知盛宣怀当时的官职是正卿,而且是在太常寺进行工作的,可是史料记载,太常寺里面的官员基本上都是负责祭祀事宜的,根本没有医生在里面。

再者,“正卿”一词也有问题,“卿”确实是一个职位,但是在通常的表述中,我们并不会称之为“正卿”,而是称为“卿”或者“少卿”,如果盛宣怀真的在太常寺中担任相关官职,那么手谕中的称呼应该是“太常寺卿”或者“太常寺少卿”。

清政府印章

抱着疑问,史学家们对盛宣怀这个历史人物进行了查找,因为如果盛宣怀在清政府担任要职的话,那么史书上应该是有所记载的。

让人没想到的是,史学家们的确从史书中找到了盛宣怀的名字,而且其职位也确实是“太常寺卿”,但是与手谕中有出入的是,盛宣怀的官职是在1896年才被授予的,1893年的盛宣怀压根还没进入到太常寺。

其次,手谕中的印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盛毓真拿出来的手谕中,的的确确刻印了清政府的印章,而且看起来非常久远,像是那个年代的产物。

但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种东西,还是很容易辨别真假的。

清朝手谕

清政府是由满人建立的,而他们的统治对象又是汉人,因此清政府的印章内容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分别是他们自己的满文和我们的汉文。

可盛毓真的手谕上,印章只有一种文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最后,便是手谕的颜色。

看过宫廷剧和古装片的人都容易进入到一个误区,那就是将手谕的颜色误以为是金黄色。

其实,每个朝代之间的手谕颜色都是有所区别的,历朝历代中,大部分皇帝的手谕的确都是金黄色的,但是到了清朝,手谕便成为了白纸,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历史冷知识。

盛毓真的这份手谕很明显不是白色的。

从这三点足以看出,这份手谕有很大的问题。

钓鱼岛

真相大白

同时大家都忽视了一个比较关键的点,那就是什么人能够被赏赐如此大的一个岛屿?

“封地”可不是一般的赏赐力度,要知道在古代,只有王室宗亲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而且还必须是跟皇帝关系特别好的才能获得封地,清朝时期,有记载的封地基本上都是皇族成员,根本没有外人有过这样的机会。

并且慈禧本人虽然“大方”,但是对外封赏基本上都是金银财宝,很少牵扯到土地问题。

再后来,史学家们找到了盛宣怀家族的族谱。

这本族谱将家中的大事记载得十分清楚,族谱中也提到了当年盛宣怀进宫担任职位的事情,甚至将当年的画面完整地刻画了下来,就连当天在宫廷中吃的什么饭菜都写了下来。

盛怀宣蜡像

可就是如此详尽的一本族谱,竟然从未提到过赏地一事,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族谱中根本就没有盛毓真的名字!

盛毓真一事闹出风波之后,盛家人自然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可对此事进行了一番了解之后,盛家人都表示家中根本没有盛毓真这个人。

但盛毓真却坚定地表示,爷爷盛宣怀一生共有八子,自己是四儿子的女儿,当年因为发生了一些变故,被父亲过继到了其他地方,而且改了名字,从此便和盛家人失去了联系。

所谓三人成虎,经过盛毓真这么一忽悠,再加上年代确实久远了,就连真正的盛家人都以为她说的都是真的,而且当时情况也确实比较复杂,导致盛家人真的以为对方是失散多年的亲人。

盛怀宣

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在与盛家人的攀谈中,盛毓真还是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盛毓真对我们家族的历史一无所知,怎么可能是盛家人?”

当年盛家因为一些事情遭到了查封,盛宣怀不仅失去了所有的官职,而且家中的所有财产均被查封,另外盛毓真拿出的那份父亲的亲笔信,不管是笔迹还是时间,都完全对不上。

到了这里,事情基本上可以盖棺定论了,这个所谓的盛毓真,不过是一个博人眼球的跳梁小丑罢了。

真相败露后,盛毓真本人也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中,一代“钓鱼岛岛主”就此销声匿迹。

国人示威游行捍卫国家主权

这件事情也成为了当时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一个笑谈,许多人甚至开玩笑说自己也要伪造一个相关手谕,给自己也来块封地玩玩。

但我们要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便实行了“打扫完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新中国从不承认封建王朝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因此,就算你真的有慈禧太后的手谕,法律上也不可能承认。

须知,属于中国的领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而是全体中国人的!

参考资料:

钓鱼岛之争的历史脉络与中日关系 - 中国知网 (cnki.net)

盛宣怀 (changzhou.gov.c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钓鱼岛   手谕   甲午战争   慈禧   封地   族谱   赏赐   官职   清政府   爷爷   真相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