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子曹植:跌落神坛的真相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在大殿中泪目而抒,而本该是他的曹魏政权,又为何易了主?

七步诗

曹操一生子嗣众多,共有25个儿子,儿子多的烦恼这不就出来了,大家都想子承父业。曹操是个不拘泥小节的人,别人都立嫡长子,我偏要立在乱世纷争中能真正当的住家的,因此进入面试的只有曹丕、曹植、曹彰、曹冲四位能力出众的,曹冲大家都不陌生,就是称象那位神童,是曹操最喜欢的小儿子,可惜十三岁就夭折早逝;“黄须儿”曹彰武艺过人,英勇善战,但是君主也不能只会打仗啊,现在一下子就pass掉了两位,只剩下曹丕和曹植两位竞争了,夺嫡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曹操(影视剧照)

曹植在才智上很厉害,“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八斗高才,人何能及!本来这个帝位曹操是要给他的,但是架不住他自己任性能作好掉链子,对手偏偏又会来事儿种种手段用下来硬是把曹植挤下去了。下面咱们就细细的说一说。

一、风光无限

从曹植辉煌的那几年开始说起吧。建安十七年,曹操带着一家人去自己建的铜雀台春游,古人嘛,玩的高兴了就要比比诗词歌赋的,别人都咬着笔帽苦思冥想呢,只见曹植大笔一挥就写下了《铜雀台赋》,曹操展卷一看,不胜讶异: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引经据典,恳恳祝愿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称扬祝颂,更是中庸得体, 儿子小小年纪,才思竟如此出众,曹操也是喜滋滋,对曹植刮目相看,这增强了他接受父亲伟业,“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信心。

在曹操册封为魏公之后,曹植就被封为临淄侯,并经常将他带在身边一同出征作战。曹植在随父征战的同时,父子二人还常常谈天论地,曹操也是把他当成接班人培养,甚至不惜亲自介入,运用政治强权打压曹丕一党的势力,为曹植将来顺利成为接班人扫清障碍。

铜雀台献作(影视剧照)

二、跌落神坛

但是曹植也有少年得志、肆意妄为的行事风格,平日高雅奢靡,屡教不改,与曹操朴素廉洁之风背道而驰。更糟糕的是这位偏又在立储的关键节点犯了重大错误,某夜他心中苦闷,趁微醺之际竟不顾禁卫劝阻,驾车夜闯司马门,驰骋御道!犯了政治上的大忌!曹操震怒,隔天便立曹丕为太子,但是都任性到这个地步了,曹操却仍然对曹植增邑五千户,加之原来的五千户,他成为曹家子弟中独一无二的万户侯,可见曹操对他仍有期待,还想再给他一次机会。

当然,机会也很快来了,公元219年,关羽率军自荆州北上围攻曹仁,曹仁向曹操求救,曹操决定派遣曹植为将,率军解救曹仁。启程前日,曹植却接受曹丕饮酒的邀请,兴从中起,喝得酩酊大醉无法受命从此,曹操对他彻底失望,很可惜,由于不善自控,没有节制,最后一次机会他也没把握住。

曹植(影视剧照)

反观曹丕,倒是继承了曹操的政治才能和实用主义,城府颇深又善于谋略,首先,曹丕扬长避短,不在文学上和曹植争锋。在曹操起程东征孙权时,曹植出口成章作《东征赋》送别,预祝父亲凯旋,吉祥话比不了,就打感情牌,曹丕上前道别,伏在曹操马上泣不成声,担心曹操出征遇到危险,长久跪拜不肯起身。这使曹操和周围将士感叹唏嘘,顿觉“曹植辞采华美,但不及曹丕心真意实”

此外,曹丕善于结交大臣,注重礼贤下士,为自己获得了政治支持。在世家大族的笼络上,即便曹操亲自做媒为曹植求娶清河崔氏崔琰的侄女,可崔琰还是选择站在曹丕这边,曹丕在政治上团结力量的能力可见一斑。这和恃才傲物的曹植形成鲜明对比。有了强大的根基和世家大族的扶持,加之曹植一而再再而三的折损曹操对他的期许,这场夺嫡之争,曹丕笑到了最后。

曹丕(影视剧照)

曹植一生之中,追求、动摇、幻灭,回环往复。回过头看,他风光霁月的才华在为他赢得赞誉与赏识的同时也把他挟裹进了权力斗争的中心,乱世的生存法则他并不擅长。

虽然政治上他是失败的,但是,在文学上他是成功的,他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后人还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 、曹丕合称为“三曹”。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辉光   建安   之子   大族   神坛   接班人   剧照   真相   儿子   政治   机会   影视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