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制笺言(一)

乐记笺言(十九)

王制笺言(一)

《王制》第一篇讲的是财富分配问题,按照周制,爵位分五等公、侯、伯、子、男,外加天子共六等,如果按照田地划分的话,共有四等;诸侯国的爵位也分五等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外加诸侯共六等。下士相当于上农夫,可以养活八、九人,这是总体情况。后人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级别?

天子设置的爵位共六,已经加上天子;加诸侯设置的爵位共五;加农夫共五,下士与上农夫名称不同,但俸禄相同,减少一级,合计:共十五级。

由此可知:一是财富分配是王朝立国的首要问题,级别越多,贫富差距越大,当王朝自身无法解决问题时,便是王朝覆灭之时。二是最差的农夫可以养活五人:父母、妻儿,也只能养独生子女呵。社会的基本形态一直没有多少改变。对于民众来说:明面上可以拿的,暗地里就不要再侵吞;明面上不能做好,也要相应减少俸禄;这样的政策,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笺言:王者制定俸禄与爵位的法度,爵位有五等:公、侯、伯、子、男。诸侯制定俸禄与爵位的法度,爵位也分五等: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笺言:天子禄田方圆千里,公、侯禄田方圆百里,伯禄田方圆七十里,子、男禄田方圆五十里。禄田不足方圆五十里的小诸侯,不能朝见天子,作为大诸侯的附庸国。天子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禄田比同公、侯方圆百里,天子的卿禄田比同伯方圆七十里,天子的大夫禄田比同子、男,方圆五十里,天子的上士禄田比同附庸国。

周制能够见到天子的起步式:是拥有方圆五十里的土地。


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也。

笺言:土地分配规制:每户农夫“受田”一百亩:上农夫百亩田可以养活九人,稍次一些可以养活八人;中农夫可以养活七人,稍次一些可以养活六人,下农夫可以养活五人。普通人当官差,俸禄比同农夫等级作为参考。

“受田”——农夫二十岁受田、六十岁归还的原则。周制:农夫六十岁退耕制,与现代人的退休年龄相当。

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小国之卿,倍大夫禄,君十卿禄。

笺言:诸侯的下士俸禄比同上农夫,俸禄足可以与上农夫相匹配。诸侯的中士俸禄为下士的两倍,诸侯的上士俸禄是中士的两倍,诸侯的下大夫俸禄是上士的两倍。

大国诸侯的卿俸禄是大夫的四倍,诸侯的俸禄是卿的十倍。次一等诸侯的卿俸禄是大夫的三倍,诸侯的俸禄是卿的十倍。小国诸侯的卿的俸禄是大夫的两倍,国君的律禄是卿的十倍。

为什么会怎样?一是保证诸侯国国君的开支;

二是从源头上阻止卿有做大的机会。

问题来了,这样做研究是好还是不好?因为古人的信仰是天无二日,只要社会稳定、民众能够生活无忧就行。如果按照现代人的说法:阶层稳固、上升通道很窄。对极大多数的民众来说是激烈无望的竞争好?还是各自过自己的小日子好?前提是可以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的。其中的关巧点:是良知在起作用。


次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

笺言:中等诸侯国的上卿,爵位比同大国中卿,中卿比同大国下卿,下卿比同大国上大夫。小国的上卿,爵位比同大国下卿,中卿比同大国上大失,下卿比同大国下大夫。

《财富分配》

分配不均恨意培,安定无望民忧卑。

知财均和无饥民,知权不争远人归。

癸卯年二月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俸禄   上士   下士   爵位   中士   农夫   诸侯   天子   大夫   大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