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观:十五座寂寞的学兵坟茔

瑞祥


2023年3月24日,《学兵:半个世纪的足迹》摄制组与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兵18连卢凯等十几位战友,到清凉观,为当年牺牲的战友扫墓祭奠。

▲向牺牲的战友致敬!(清凉观墓地面向瀛湖)

当年的岚河镇地处秦巴山区,是千里汉江边上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小镇,巴山腹地岚皋一条清澈的岚河,由此汇入汉江,因此又称为"岚河口镇",是5852部队团机关所在地,古镇虽小,食堂,商店,邮局,粮站等一应俱全,是学生们经常光顾的"山区大城市"。可惜后来,襄渝铁路通车后,在火石岩修建了大坝蓄水发电,形成了现在的瀛湖景区,岚河口镇等地都被淹在水下了。

地处南溪沟,岚河隧道西口的四中队的学兵们,遇有休息日都会途步15里,经过清凉观下山到汉江边这个小镇上,吃几碗面条填饱一时的腹饥。

"清凉观"是座落在山顶上的一个道观,当时是民兵团卫生队的所在地,是去岚河镇的必经之路。

学兵18连牺牲的四位战友,就埋在距清凉观不远的山坡上,因为,不知道墓地所在的村、组叫什么,所以,学生们都统称清凉观墓地。

▲怀念去世的战友

清凉观最先安葬的是铁道兵52团18连战士梅国安,后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是52团安葬牺牲学兵比较集中的一片墓地。

襄渝铁路通车后,铁道兵部队转战其它战场,除一些坟墓迁走外,大多数坟墓一直保持至今。

▲献上我们的一片心意

▲原学兵十八连司务长讲述牺牲战友的故事

卢凯他们所属的学兵18连,参与修建施工的是岚河口隧道和南溪沟隧道。他们经历了艰苦卓绝血与火的洗礼。

▲你们为修建襄渝铁路而牺牲,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摄制组在拍摄

▲摄制组在拍摄

1971年11月27日,在岚河口隧道586米处发生的大塌方事故中,学兵18连伤亡惨重,牺牲两人:王治均、任振营;重伤四人:周金华(送师部医院抢救),贾良志(右前臂截肢),李铁钢(鼻梁骨骨折,面额受伤,右手中指、食指骨折),孟德志(指导员)(中度脑震荡,右脚食指、中指骨折),轻伤11人。

▲岚河口隧道

72年元旦过后,学兵18连完成了岚河口隧道的掘进施工任务,又立即投入到南溪沟隧道的施工中。

▲南溪沟隧道

由于各排战斗班因伤残使人员减少,这也使战友们的情绪受到了影响,连长和指导员商量后,决定动员连队工作班、炊事班的人员补充到战斗班,把11.27事故中的伤员换到工作班和炊事班。作为连队文书的卢凯、当卫生员的黄康全、炊事班长常敬安,还有汪小棣、张健、柴书海等人都积极报名,充实到第一线的战斗班。

常敬安、柴书海、卢凯、黄康全一起下到受伤减员最严重的三排十班。

▲当年52团学兵18连的战友在南溪沟隧道前合影

南溪沟隧道是全长400m的双轨隧道,它的入口面对岚河隧道,出口就是南溪沟车站。

▲在我们修建的桥墩下合影

学兵18连参加了南溪沟隧道全程的修建施工。

▲当年在我们的驻地合影

经过铁道兵、民兵、学兵的浴血奋战,终于在1972年7月底贯通了南溪沟隧道。

▲当年在连队驻地留影

在大家欢庆贯通隧道的同时,死神并未远离学兵十八连,隧道内还有100多米的石渣需要清理,而洞顶上的危石就像高悬在他们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时刻危胁着施工战友的安全,他们连续苦干了三个月,眼看就要把最后残存的石渣全部清除出这段危险的路段,然而,灾难还是发生了,一块突然脱落的危石把武冬雨和吴利新砸成重伤,尽管部队军医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挽回这两条年轻鲜活的生命。

▲难忘那年、那月

常敬安和牺牲的吴利新两家是邻居,两人亲如兄弟,在南溪沟事故中,当时现场是分拨出渣,一拨休息,一拨出渣,互相换着干,吴利新看常敬安干了挺长时间了,主动上去换下他,叫他下来休息一会儿,谁知常敬安刚被换下来事故就发生了,洞顶那块悬着的危石突然掉落砸了下来,吴利新牺牲了,如果吴利新晚一点换常敬安,那么牺牲的就不是吴利新了……。

常敬安蹲在吴利新遗体前放声大哭,不停的叨念着:利新你是替了我呀!

▲2021年常敬安在为战友扫墓

从三线退场以后的几十年中,逢年过节常敬安都要去吴利新家拜年看望。几十年中替吴利新尽孝,先后送走了吴利新的奶奶和父母。

前年又陪着吴利新的弟弟给吴利新重新修了坟。

▲第二次为吴利新修建的墓碑又下沉了

▲这是前年常敬安陪吴新利弟弟重又新立的墓碑

在50多年前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也参加过隧道施工,也见过死亡,但还是被学兵18连这段英勇无畏、悲壮惨烈的事迹所感动。

▲原5852部队学生18连 任振营

经过几十年烈日暴晒,风霜雪雨的侵蚀,墓碑的维护、维修成了问题。

▲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生18连 王治均

从90年代后期到现在,52团学兵18连和其他连队的战友几乎每年都有人去清凉观为牺牲的战友扫墓,期间对损坏的墓碑也进行过维修,卢凱他们连和有的学兵连,还为这些牺牲的战友更换了新的墓碑,但这些毕竟都是个人行为,对整个墓区和墓碑没有根本的安全维护保障。现在,附近的村民已在墓碑周围种上了庄稼。随着战友们年龄的不断增长,每年为战友扫墓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生18连 武冬雨

有些墓碑被侵蚀的已经看不清文字内容。学兵墓地、墓碑的保护令人堪忧。

▲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生2连 代东平

青山埋忠魂,清明祭战友。

我崇敬他们,当年他们忍饥挨饿,咬牙奋战。他们把热血洒进巴山汉水中,他们把生命献给国家,这一座座墓碑铸就了钢铁大动脉襄渝铁路。

因牺牲战友的墓地,我们当永不敢忘记,这不仅是一座座墓碑,更是一种精神,一份力量,一类文化。

清凉观那15座学兵坟茔,有着15个故事。

清凉观那15座学兵的坟茔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生11连 温作平

▲温作平

向为襄渝铁路建设而牺牲的铁道兵、民兵、学兵战友致敬!

▲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生19连 柴永安

▲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生15连 杜新民

▲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生13连 吴开健

▲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兵12连 黄永昌

▲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兵1连 付如义

▲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兵17连 梅小明

▲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生20连 鲁西安

▲这个墓碑可能安葬的是民兵连队的战友

▲这个墓碑实在看不清楚字迹

▲学兵18连参加悼念活动的战友,回忆当年修铁路时的那些往事。


为战友扫墓


春分时节阴雨天,

怎挡学兵送纸钱。

墓志铭前祭战友。

脱帽鞠躬清凉观。


心系南溪再青山,

纪念碑前诵序言。

镌刻五十銘春秋,

青春染红襄渝线。

作者:5852部队学兵18连 汪 瑜

▲南溪沟隧道

▲战友们重回故地,在自己参与修建的南溪沟隧道前合影。

本文中的有关信息和数字选自原铁道兵5852部队学兵18连黄康全的回忆录《襄渝线散忆》,在此深表感谢!

感谢严康雍战友提供的部分照片。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南溪   河口   清凉   铁道兵   坟茔   连队   墓碑   战友   隧道   部队   牺牲   寂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