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我太喜欢这里了!聊聊法源寺的历史和江湖地位!

法源寺,初名“悯忠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7号,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清雍正十一年(1735年)更名为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刹之一

法源寺的历史

唐会昌五年,唐武宗李炎在大文学家韩愈的支持下,发起了一场波及全国的灭佛运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昌法难”

这场灭佛运动中,毁坏寺庙40000多座,强迫僧人还俗者20多万众。

唯有一座寺院躲过了这场灾难:“悯忠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法源寺。因其当年是唐太宗下旨为缅怀牺牲将士修建。那么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下旨修建这座寺庙呢?

13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攻打高丽,出发前,他曾对自己的儿子说“我胜利归来时,再换下身上的战袍。”李世民相信战争很快就会胜利!

李世民

令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战争从春天一直延续到冬天,将士们的战袍都破了,也没有冬字可换,李世民还是穿着出征的那件战袍,战争远比他想象的艰难,。李世民见攻打无果,命令将士们撤退,撤退途中人马枕籍,死伤无数。

李世民为了缅怀在攻打高丽中牺牲的将士们,下诏修建寺院,题名“悯忠寺”,特选址在自己慷慨出师的地方。

以誓师始,以建寺终。这场攻打高丽的战争也算有个结果!

悯忠寺建成五十多年后,被安禄山改名为顺天寺,安禄山改名后,发动叛乱,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

安禄山将悯忠寺改为顺天寺是一种保佑自己成功的慰籍,而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在悯忠寺建造了一座无垢净光宝塔,并且立石碑用来歌颂安禄山。

后叛乱失败,史思明投降唐朝,将其碑文抹掉,宣称此塔是为唐肃宗李亨所建。

法源寺史思明所立石碑

而今在碑文上还能看到“史思明”“大唐”和旁边的字深浅不一,正是当年被抹过的痕迹。

安禄山顺天的愿望也没有实现,“安史之乱”后,寺庙又恢复了它原来的名字“悯忠寺”

史思明修建的宝塔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只留下了这块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石碑!也是法源寺最古老的石碑,距离今天已经有1200多年了!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诗词中描述的靖康年间,金人先后灭掉了辽宋两国。

而金主完颜亮将两国的皇帝一同囚禁在悯忠寺中,这种安排,是完颜亮的有意为之。一个缅怀忠义之士的地方却囚禁两位天子岂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后来在一次马球比赛中,完颜亮让这两位皇帝参加,宋朝皇帝赵桓跌下战马,被践踏而死;耶律延禧企图逃跑,被乱箭射死。

完颜亮的一场死亡游戏彻底将辽宋两国皇帝淘汰出局,而此时距离岳飞被害已经过去十几年!

南宋灭亡以后,谢枋得不愿效忠元朝皇帝,被强制送往元大都,软禁在悯忠寺。

在这个曾经囚禁过宋朝皇帝的地方,谢枋得看到墙壁上镶嵌着的《仿汉刻曹娥碑》

曹娥碑

碑文讲述的是东汉少女曹娥为了寻找父亲尸体十四岁就自杀的故事。谢枋得不禁感慨,杀身成仁这种事情连一个小女孩都能做到,我岂能做不到!于是绝食四天,死在悯忠寺!

安史之乱后,唐武宗李炎发动“会昌法难”悯忠寺因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建躲过这场灾难。

灭佛运动中躲过一劫,却在一场大火中烟消云散。悯忠寺初唐开始修建的一个忠臣义士纪念碑,最终却在晚唐的一场大火中烟消云散。

在这场大火的十年后,也就是公元892年,新任的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来到这里,看到一片废墟感叹道“人生无常,悲恨相续,唯彼观音,或能救我。”决定重建“悯忠寺”

在重建时,在废墟中发现了舍利子,李匡威决定在发现舍利子的地方加建一座高三层的观音阁!内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像,放舍利子与观音像前。

从悯忠寺加盖观音阁起,悯忠寺虽然还叫悯忠寺,但加重了观世音救苦救难的意味,似乎“悯忠”寓意的“超度亡灵”远不如佛教中观音的“救苦救难”来的更有意义!

高大雄伟的观音阁一时成为幽州重镇中让无数人翘望的地标建筑!

在辽代的一场地震中,悯忠寺变成一片废墟,这是悯忠寺自大火后的又一次灭顶之灾!

李匡威修建的观音阁也没有像他预计的那样千百年后仍然屹立不倒,同样在这次地震中倒塌了!

法源寺的历史重建

在法源寺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和尚“善治”

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在辽代地震后,他用了五十年的时间募捐,他的精神感染了很多僧众,他们一起将募捐来的每一个铜板都投入到悯忠寺的修建之中。

1098年,整个寺院得到恢复,而重修的过程都被记载在法源寺悯忠阁中的石碑上,这也是悯忠寺历史上唯一一次由僧人募捐修建。

如果没有善治和尚,或许我们今天也看不到这座法源寺了,而这个寺院躲过所延续的精神我们就更无法体会了!

明朝的相榕和尚重修这座寺庙用的确实另外的办法!

当时,他巧妙的向司礼太监宋文毅介绍寺院辉煌的历史本末,并向他讲述佛法。

宋太监被他感染,慨然答应出资重建,回宫后,立刻找了几个太监同僚捐钱准备重建。这次修建也就大略等于今天法源寺的格局!

据现在寺内重建碑文中记载:中建如来宝殿,前天王殿,后观音阁及法堂、方丈、山门以间计者凡一百四十!

明英宗曾下旨将一部《大藏经》赐给寺院,永充供养!上为国家祝厘,下祈福黎民百姓!自此,也将悯忠寺更名为“崇福寺”而崇福这个名字也慢慢消解了寺院与生俱来的悲怆气息!

在清朝时,都是皇帝主动修缮这座寺庙,在雍正年间更名为“法源寺”。

乾隆年间,法源寺应召再次整修,乾隆对此十分重视,竣工后,亲临寺院,賜御书匾额“法海真源”高悬大雄宝殿门楣,还题诗一首:

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

沧桑已越久,因草率难穷

名见法源称,实看像教崇

甲寅并雍正,戊戌葺乾隆

是日落成庆,初春瞻礼躬

所欺资福力,寰宇屡绥丰

乾隆皇帝

法源寺建筑布局

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中轴对称格局,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阁、净业堂、无量殿、大悲坛、藏经楼、大遍觉堂、东西廊庑等,共七进六院,布局严正,宽阔庞大。

天王殿内正中供奉着明代制作的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铜像,高1.12米,袒胸露怀,欢天喜地。在第一进殿堂中供奉,表示佛门广大、普渡众生。天王殿的左右两侧陈列着明代四大天王的铜造像,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

弥勒佛背后是护法神韦驮坐像,明代铜铸高1.7米。两侧是明代铜铸四大天王像,皆高1.2米。韦陀菩萨,又称韦陀天,他是佛祖的护法神,也是佛法的护法神,也护修行佛法的众生,是第1000尊佛。韦陀手持韦陀杵,头部是三棱锥形,用于降魔护法。寺庙中供奉韦陀为的是护寺安僧。

大雄宝殿是寺院中较重要的殿堂建筑,从事佛事活动、早晚课等都是在这里举行。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华严三圣”,既毗卢遮那佛、文殊和普贤菩萨像,为明代制作,木胎贴金罩漆。正中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须弥座上,像高2米,后有光环,通高3.97米。文殊、普贤分立两旁,像高2.14米。大殿两侧为十八罗汉坐像,像高约1.35米,木胎贴金,为清朝制品。大殿中迤南两清石柱础,作卷叶莲瓣。殿中高悬的“法海真源”匾额是乾隆御笔。

悯忠阁又称“观音殿”,台基高一米多,周围设以砖栏,殿堂建于台上。此殿结构独特,外墙以十二柱为架,室内以十二柱支撑式样,内部保存着法源寺的历代石刻、经幢等,以《无垢净光宝塔颂》《悯忠寺藏舍利记》《承进为蔍福禅师造陀罗尼经幢》《燕京大悯忠寺菩萨地宫舍利函记》较为珍贵。殿外山墙还嵌有清代翁方网复制的唐“云麾将军碑”残柱基,另有《法源八咏》及《心经》等碑刻,是研究佛学和法源寺历史的重要资料。殿中悬挂的“存诚”匾额,为康熙御笔。牌匾为六龙边饰,匾芯上方为康熙闲章“万几余暇”。

毗卢殿供奉以毗卢遮那佛为主的“五方佛”明代铜佛像,是从它处移放至此。因殿堂高度不够,将地面下挖了几十公分佛像才得以安放。五方佛共分三层:下层千叶莲瓣巨座,每一莲瓣上镂一佛像;中层为面向东、南、西、北的四方佛;毗卢佛居最高层。法源寺的这尊毗卢佛,是按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的形象制作的。

大悲坛辟为历代佛经版本展室,陈列唐以来各代藏经及多种文字经卷。

藏经楼为历代佛造像展室,陈列自东汉至明清历代佛造像精品数十尊,各具神韵,尤其是明代木雕佛涅盘像,长约十米,是北京最大卧佛

法源寺中的中国佛学院

现如今,法源寺仍在中国佛教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法源寺设立了“中国佛学院”,这里也成为了中国佛教重要的人才之源,不断为中国佛教注入源头活水,真正彰显了“法海真源”的深刻内涵!

而中国佛学院也似当年的观音阁,成为现今中国佛教界无数人翘望的标志!

法源寺在文化领域中的地位

法源寺不仅是佛教界的法海真源,在文化领域也有重要的地位。

清朝时,每年春季花开,僧众都备好素斋,邀请文人名士赏花吟诗,当年赫赫有名的纪晓岚、黄景仁、龚自珍都在寺内留下足迹与诗篇。形成了著名的丁香诗会。

1914年,著名的百人丁香诗会在寺内举行。

1924年4月24日,徐志摩陪同印度诗人泰戈尔在此赏丁香,瞻古刹,也是一段文学史上的佳话!

而丁香诗会一度中断了八十七年,2002年得以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会昌   法海   天王   大雄宝殿   碑文   石碑   寺院   明代   寺庙   皇帝   地位   江湖   喜欢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