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比满清更可恨的人

石敬瑭出生在山西太原,并且他并不是汉族人,他是沙陀族的一个孩子,他的种族原本是属于突厥族的分支,但是由于唐朝末年爆发了黄巢起义,藩镇的势力太大,唐朝中央政府无法管理,面对着数以万计的农民起义军,中央政府也是无能为力,后来唐僖宗没有办法,便只能号召广天之下的所有藩镇勤王却共同镇压这次起义。



沙陀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开始登上历史的大舞台。藩镇的势力非常大,他们在边境地区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拥有的部队数量远远要超过中央政府,完全可以逐鹿中原。

当时汉族的朱温还有沙陀族的李克是当时藩镇势力比较强大的两个勤王,他们两个在中原地区展开了角逐,后来李克因病去世之后,他的孩子李存瑁先后灭掉了周围的藩镇势力,随后在短时间之内将中原地区的所有势力全部统一,建立了后来的后唐政权,这就是后来的五代十国时期。

后唐政权正式创立,不久之后社会便出现了混乱的局面,由于当时朝廷政府不重视人才,并且大肆屠杀之前的有功之臣,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心涣散,许多人才得以流失。



石敬瑭就是看准这个时机,带领辽兵攻进了后唐首都洛阳,后唐正式宣告灭亡,石敬瑭勾结辽兵,他本来是没有权利去带领这么多辽兵进攻其它政权的能力的,但是他做了一个非常令后人唾之以鼻的事情,他将当时的燕云十六州割给了契丹,随后才带来了这么多辽兵去攻打后唐。

燕云十六州在古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的大致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北,还有河北北部的大片区域,同时,燕云十六州是以太行山脉为分界线的,山西和华北平原进行分割,山西以北就是游牧文明,山西以南就是汉族的农耕文明,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它可以将两个文明完整的区分开来,是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

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用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险,在中国古代燕云十六州一旦丢掉,那么中原王朝往往就会遭遇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它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但是石敬瑭却将它划给了契丹人。



燕云十六州,不仅仅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烟燕云十六州的资源也是非常肥沃的,古代对于骑兵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在那个没有汽车的年代,马匹就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中原王朝的养马场就位于燕云十六州。

因为燕云十六州土地肥沃,非常适合马匹生长,一旦将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之后,那么就意味着中原王朝将丧失大量的养马场地,这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丧失了马匹就等于丧失了源源不断的交通工具,同时,这些资源落到北方游牧民族手中,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笔丰厚的财产,骑兵的质量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如果燕云十六州不拱手相让于契丹,那么中原王朝的缺口,就很难被打开,但是正是因为石敬瑭的存在,所以才导致游牧民族有机可乘,最后屡次进入中原地带,造成混乱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中原地区   契丹   藩镇   后唐   王朝   中原   游牧民族   马匹   山西   满清   可恨   势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