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发愁无人治水,张廷玉说:死牢中一人能用,结果成就一代名臣

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个盛世,国家经济和人口数量都达到了顶峰。国家要能够强盛,既离不开贤明的君主,但明君也需要有一批有才能的臣子来辅佐。雍正皇帝在位期间,也算是人才辈出。一位从死囚牢里被揪出来的官员,成为了雍正朝最特殊的臣子之一。

说起这件事,不得不提雍正时期的水患。在当时的苏北地区,由于常年风调雨顺,水文情况十分有规律,一些不懂科学的农民,就开始干一些损公肥私的事儿。他们会私自改建水利工程,引水灌溉农田。但是由于欠缺规划,这种水利工程良莠不齐。后来天气有变,水文不再规律,很多这种私搭乱建的水利工程便会破溃,引起了水患。

雍正七年,江南水患再起。皇帝想要找人治水,但是遍览朝野,竟然无一人堪当大任!此时,大臣张廷玉建议:被押在死牢的大臣章佳.阿克敦有实干之才,可以担当治水大臣之职。

雍正朝是康雍乾盛世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但同时也是人才最匮乏的时期。四爷胤禛上台之后,先是打压兄弟,之后打击大臣,手段又狠又硬。结果,朝廷确实整肃了,但是副作用就是很多熟悉政务的官员被干掉了。这就导致雍正朝不管是对外用兵还是对内治理,都显得人才不多。

而这个阿克敦,就曾经是雍正铁腕政策下的牺牲品!

这个阿克敦,是满洲正蓝旗人。从他的姓氏“章佳”就能看出,他的祖上有汉人血统。按照满洲的规矩,所有被“抬旗”,也就是从汉人变成满人的家族,都要在原先的姓氏后边加一个“佳”。比如说康熙的母亲佟佳氏,就是汉臣佟养正的孙女。

有了汉人的血统,自然在学习上,就比纯粹的满人要有优势。康熙四十八年,阿克敦中了进士,后来又成了庶吉士,算是一个高级的文官了。之后他长年担任编修、侍讲学士一类的高级文职官员,在朝中以博学多才而著名。

雍正即位后,阿克敦成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平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康熙编写实录。后来他还成了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家大学校长。可以说文官当到这个份上,阿克顿算是到头了。

雍正四年,阿克敦的命运,突然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身为顶级文官的他,竟然被皇帝调任武职。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无将可用,雍正竟然让阿克敦去当广州代理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虽然治理地方和武职,都是阿克敦以前工作中的空白,但是他干得却非常不错。他以严治下,广州地区人民安居乐业。

但是,阿克敦的危机也就在这一时刻形成。他在广东任职期间,多次弹劾广东官员,触动了广东的官场圈子。在那个官官相护的时代,他的做法得罪了不少人。只是阿克敦手腕太硬,他在广东时可以弹压得住。但是,如果他不在广东了呢?

历史很快给出了答案。在雍正七年,阿克敦任期届满,雍正调他去广西担任巡抚。这一下,广东的那些龌龊官员开始行动起来,弹劾阿克敦数条大罪。其中有一条,是阿克敦收取了外国使者的贿赂,影响了清朝的形象。

广东地区是当时清朝几乎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和洋商接触机会很多。这中间,来回接受个小礼物之类情况十分普遍。而且,阿克敦是康熙旧臣,从那个贪腐成风的时代走过来,他的身上也未必有多干净。广东官员们的弹劾,至少应该不是完全的构陷。

而雍正皇帝,一生致力于反腐,对于贪腐的官员,采取的态度几乎是“零容忍”。更何况,阿克敦收受外国人的贿赂,确实是把脸丢到海外去了。盛怒之下,雍正将阿克敦判了“斩监候”,打入了死牢。

清朝官员,真正在判了“斩监候”之后被处死的,其实并不多,更何况是阿克敦这样的老臣加能臣。雍正的本意,不过是借他来树立一个标杆,震慑那些贪腐者。所以阿克敦在大牢里待了两个多月,不但没有被拉去法场,而且还吃得好喝得好。雍正皇帝在等一个机会,将阿克敦赦免。

此时,江南一带连降暴雨,苏北地区的水患再次汹涌起来。山东巡抚费金吾前往治水,但是工程的用料、开销都需要人监督,所以他就向皇帝申请,派一个人来署理。雍正召开朝会,询问谁能前去。但是,当时的朝中,大部分是歌功颂德、因循懈怠的大臣,确实没有实干之人。他问了半天,却是无人应答。

此时,老臣张廷玉突然站了出来,对雍正说:“皇上,臣知道有一个人可以治水,只是此人尚在死牢之中,希望皇帝能赦免他。”

雍正此时,和张廷玉心领神会,知道对方说的就是阿克敦。于是,他以治河为名,放阿克敦出来,让他监督堤坝的修建工程。

阿克敦知道,这是一趟赎罪之旅,于是兢兢业业的干,竟然真的把堤坝给修好了。而本就有心赦免他的雍正皇帝,就坡下驴的让阿克敦恢复了自由之身。不止如此,他还给了阿克敦一个内阁额外学士的官职,让他协办军务。

终雍正一朝,阿克敦可谓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了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兼工部侍郎。但是,他的磨难还没有完,因为下一位皇帝,又决定拿他开刀。

乾隆帝登基之后,阿克敦一开始仍然保持着在雍正时期的强劲势头,频频担任重要官职。但是,在乾隆三年,他却干了一件很不应该的事。一次乾隆帝觉得阿克敦奏折中的一个用词有问题,于是想要找正在值班的他来咨询。可没想到,阿克敦此时,竟然不在班上,擅离职守。乾隆帝觉得这是这位老臣看不起自己,立刻下令,以“大不敬”的罪名,又将阿克敦判了“斩监候”。

其实乾隆帝也和雍正一样,根本没想杀他。因为以阿克敦的罪名,根本够不上死罪。而其他大臣,也是群起为阿克敦求情,指出他的用词是没有问题的。乾隆假装不依不饶,在一段时间后直接判了阿克敦死刑。但是,仅仅宣判六天之后,乾隆便将其赦免。

阿克敦一生,三次进死牢,又三次无罪开释,从此彻底变得老实了。乾隆也没有再为难这位老臣,一直让他的官位稳步上升。从那时起一直到乾隆八年,阿克敦退休,他都没有再受到迫害。

阿克敦的一生,能很明显地看出康雍乾三位皇帝的不同。康熙时期,一味宽容,阿克敦只要稍加表现,就可以平步青云;雍正时期,虽然严厉,但对实干之才比较看重,所以能让阿克敦有惊无险;到了乾隆时期,阿克敦的那些磨难,则纯粹是皇帝为了面子而没事儿找事儿。三位皇帝的胸襟和眼光,可谓高下立判。清朝为何会在乾隆时期开始出现颓势,由此可见一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雍正   满洲   乾隆   雍正皇帝   水患   老臣   广东   能用   大臣   官员   皇帝   成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