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改嫁给杨茂之,这位杨茂之是什么人

1962年3月,刚再婚一个月的刘思齐带着她的丈夫杨茂之来到了中南海看望毛主席。

刚刚进门的刘思齐看到毛主席亲切的面容就喊道:“爸爸,我来看您了!”

毛主席抬头看到并肩而来的两人,恍惚之间他似乎看到了多年前刘思齐和毛岸英挽着手高兴的走进来叫自己爸爸的场景。

看到刘思齐面色红润,毛主席放心的点了点头,随后他又和蔼的对着杨茂之说道:“茂之,不要拘束,思齐是我的女儿,你也叫我爸爸就好。”

随后的三个人谈天说地,相聊甚欢,中南海也传出了毛主席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这个杨茂之到底又是何人?当年毛岸英牺牲后,为什么刘思齐会改嫁给杨茂之呢?

匆匆一别,竟是永远

1949年10月15日,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刘思齐和毛岸英举行了婚礼。两人的婚礼热烈而简朴,只举办了两桌的便宴。

毛主席看着面前的一对新人,乐的合不拢嘴:“岸英、思齐,你们两个可要好好的过日子,这件呢子大衣就是送给你们的新婚礼物。”

婚后的两人琴瑟和鸣,过着蜜里调油的生活。毛岸英经常出差不在家,刘思齐就边学习边翘首以盼的等他回来。

每次归家的毛岸英都会给自己的小妻子带个礼物,两人也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做下了抗美援朝的决定。

新婚燕尔的毛岸英主动请缨,成了第一个志愿军。但由于他的身份特殊,此次任务必须秘密行动。

毛岸英知道刀枪无情,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平安归来,但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如今唯一愧疚的是才与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

临上战场前的晚上,毛岸英匆匆忙忙跑到了医院,与刚做完阑尾炎手术的刘思齐告别。

病床上的刘思齐看到丈夫额头满是汗水,她不解的问道:“怎么半夜这么匆忙来看我?”

毛岸英看着妻子温和的说道:“我明天要去很远的地方出差了,那里通信不方便,如果你没接到来信可别着急!”

随后他又认真叮嘱道:“我不在的时候,你每星期要去中南海看望爸爸......”

依依不舍的两人一直交谈到了11点,毛岸英深深的看了妻子一眼后离开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的保密工作都很强,作为一个革命工作者的刘思齐也深谙此道。她认为毛岸英如往常一般,没过多久就会回来,但她没想到病床前的一别,竟是永远。

1950年11月25日,美军的飞机在志愿军驻扎部投掷下了几十枚汽油弹,瞬间火光冲天,毛岸英也被火舌吞噬了,不幸牺牲。

噩耗传来,毛主席怔怔的在沙发上坐了半晌,他看着那封写着毛岸英牺牲的电报,来来回回看了几次。

当时在毛主席身边的卫士李家骥在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一度哽咽的说不出话:“当时主席听到消息觉得很突然,又拿烟又把烟揪灭,回过头又点烟,本来那个火柴盒就在他的前面,他不知道,还在口袋里找。”


此时的毛主席褪去了叱咤风云的领袖意气,他只是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

毛主席想到了儿媳刘思齐,他知道如果告诉她实情,那对她是巨大的打击,他为了让刘思齐安心学习,就把这个消息隐瞒了下来。


悲莫悲兮生离别

起初,刘思齐并没有察觉的到什么。由于毛岸英交代过通信不便,再加上毛岸英刚去没多久给她写过一封信,她也就安下了心。

这个时候的刘思齐整天都沉浸在对毛岸英的思念之中,夜幕降临之后,总是辗转反侧,期待着第二天毛岸英能够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刘思齐谨记着毛岸英的叮嘱,每周都回去看望毛主席。然而她的到达对毛主席来说是一种软刀子的折磨,毛主席总是压下内心的悲痛装作一副开心的模样和刘思齐谈天说地。

时间久了,刘思齐看到毛岸英没有再寄过信,心里也是泛起了嘀咕,她只能把知道消息的希望寄托在毛主席的身上,每次去探望的时候她总是问:“爸爸,您收到岸英的来信没有?岸英怎么还不给我写信?”

毛主席总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笑着斥责到:“可能是岸英的工作繁忙,等他回来了我可要说说他咧!不给我写信就算了,怎么还能不给你写嘛。”

就这样,刘思齐每每都被岔开了话题,也就不了了之。

直到1953年年初的时候,刘思齐偶然之间从摄影记者侯波的手里的一张照片,上面正是她朝思暮想的毛岸英,她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丈夫去参军去朝鲜了,在那里做司令部的翻译。

看到身着军装的毛岸英神采奕奕的站在雪地里是那样的威武英俊,刘思齐的心中涌现出一股自豪:这就是自己的爱人!为国为民!

从此以后,刘思齐总是望穿秋水的等待着毛岸英的归来,她想象着等到丈夫回来团聚后,一起去看望毛主席,一家人乐呵呵的共进晚餐。

但刘思齐没想到她已经和毛岸英阴阳相隔两世间,再想相见难上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波涛汹涌的想念已经充满了刘思齐的内心。她常常在学习过后就拿出毛岸英的照片一次又一次的抚摸,把毛岸英写过的两页信读了一遍又一遍。

毛主席也是强忍着悲痛,把精力都投入在国家大事上,他作为一个父亲,却在强颜欢笑扮演着岁月静好的角色。

直到板门店停战协定生效,不少的志愿军都都陆续回国了,刘思齐看到这个情况也是欣喜万分,如今也是陌上花开,知心人也可缓缓归矣。

但是她看着一个又一个家庭团聚,毛岸英的却还没一点消息,焦急的她再次找到了毛主席。

那天正是下午,天气闷热的令人喘不过气,树上的知了不厌其烦的吵闹。夏日的阳光照在人的身上焦灼的很。

刘思齐一路走来额头上沁出了不少的汗水,她看着毛主席办公室怔怔的望着门口,她快步走上前:“爸爸,你告诉我岸英到底怎么了?他怎么这么久都不给我来信?。”

毛主席闻言把目光转向刘思齐,他顿了顿随后就招呼着刘思齐坐下。

坐在椅子上的刘思齐却没感受到一丝的凉爽,一阵热风吹来,将她的情绪也变得烦躁不堪。

毛主席看着刘思齐下定了决定,他缓缓说道:“思齐啊,我们干革命的总会牺牲很多人,你看我的亲人杨开慧还有我的弟弟毛泽民……”

刘思齐看着毛主席的脸色严峻,预感到不对的她的心瞬间狂跳,她的喉咙紧了紧,嗫嚅着却没发出声音。

毛主席拿烟的手开始颤抖,随后悲怆的说道:“岸英已经牺牲了。”

刘思齐瞬间明白了一切,她感觉眼前一阵地转天旋,心痛不已的她失声痛哭了起来。毛主席也木木的呆坐着,这时候毛主席身边的卫士来到了刘思齐的身边说了句:“你要节哀,你爸爸的手都凉了。”

骤然清醒的刘思齐吃力地站起身来,她紧紧握住了毛主席的手,那双在她印象中一直温暖而柔软的手此刻却像石头一样冰凉。

冷静下来的刘思齐明白了:岸英牺牲以后,爸爸怕我承受不住,失去孩子的他却还要忍着悲痛来安慰我。

刘思齐知道毛主席是为了自己好,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爸爸,你要保重身体,我不哭了。”

毛主席眨了眨眼,压下了自己的情绪说道:“好孩子,以后你就是我的亲生女儿。”

视如亲生女儿

从此以后,毛主席真正把刘思齐当亲生女儿看待,不仅关心她的学习、工作甚至到后来还关心着她的婚姻。

虽然一直说着自己会坚强的刘思齐,却度过了无数个交织着痛苦、恐慌和绝望的日日夜夜。她整天都睡不好,总会梦到之前丈夫毛岸英温和跟自己说话的场景,醒来的她看着空荡的房间,愈发寂寥。

时间久了,她的身体也日渐消瘦,为了能够不再触景生情,刘思齐决定离开这个伤心之地。1955年,刘思齐到了苏联留学,毛主席也十分支持她,常常给她写信关心她的生活。

由于刘思齐初到国外,水土不服的她病倒了,后来她又转回到北京大学改学了俄罗斯语言文学,毕业后的她被分配到了军委工程兵工作。

看着刘思齐一心就是沉浸在学习之中,毛主席便感到焦急了他认为刘思齐的人生还很长,总不能为自己的儿子一直不嫁人。但他作为长辈又不好意思直言相劝,所以他总是趁着几个孩子都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调侃的说道:“你们这个年纪都可以考虑找对象了。”

几个孩子害羞的说道:“我们去哪里找呀。”

毛主席看了一眼刘思齐随后说道:“那你们去街上抓一个吧。”

刘思齐愣了一下也开玩笑的说道:“那要是抓到一个麻子怎么办?”

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正式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劝刘思齐再重新组建一个家庭,开启新的生活。

然而刘思齐却不为所动,她的心中一直为没见到丈夫而遗憾。1959年,在毛主席支持之下,刘思齐终于得以去朝鲜去给毛岸英扫墓。

临行前毛主席说道深情地说道:“思齐,去告诉岸英,你也是代我去扫墓的,告诉他我无法去看他。”

刘思齐长途奔波终于在九年后见到了心爱丈夫的墓碑,她看着毛岸英的照片,娓娓道来这些年发生的事情,临走前刘思齐在墓地捧了一把黄土,用白手绢小心翼翼的包了起来。

再结良缘

到了1961年,毛主席再次给就刘思齐写了一封信,他说:

女儿:

你好!哪有忘记的道理?你要听劝,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一定输的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

问好。

父亲

六月十三日


在他的催促之下,刘思齐终于松口了。毛主席十分高兴,赶紧让人张罗着给刘思齐介绍对象。

不久之后,空军副司令刘震给毛主席推荐了一个人选,就是杨茂之

杨茂之是河北人,他的父母都是渔民,他在空军学院当教员。说起来他和刘思齐还曾经有过渊源,杨茂之之前在苏联留过学,恰巧当时刘思齐也在,两个人在留学生聚会上曾有一面之缘,那时候的他们谁也想不到,多年以后会结为夫妻。

毛主席在派人了解过杨茂之以后,觉得这个人可以,于是就牵线了刘思齐和杨茂之。

1962年,刘思齐和杨茂之组建了一个家庭,在举行婚礼时,毛主席还亲自抄了一幅他的诗作《咏梅》送给了干女儿、干女婿,还送了300块钱作为贺礼。

婚后的刘思齐过的十分幸福,她同杨茂之生下了四个孩子。夫妻二人经过商量,还把大儿子的名字命名为了“杨小英”,表达对毛岸英的怀念,两人还几次去朝鲜给毛岸英扫墓。

他们每当节假日,总是带着几个孩子来到中南海去看望毛主席,孩子们一声声的爷爷,抚慰了毛主席的哀伤。

后来刘思齐儿女也都成才,她也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2010年,80岁高龄的刘思齐最后一次去祭拜了毛岸英,她苍老的手深情的抚摸着毛岸英的雕塑,毛岸英还停留在年轻的时刻,而她却已容颜不在,“朱颜辞镜花辞树”。

同年接受采访的刘思齐感慨的说道:岁月荏苒,光阴似箭,尽管我组建了新的家庭,子女绕膝,但对毛岸英的思念和追忆并未随着流水般的时光而淡去。多年来,我从毛主席的儿媳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直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对毛岸英的情感,我一直珍藏在心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中南海   牺牲   苏联   朝鲜   志愿军   儿媳   悲痛   来信   说道   场景   妻子   丈夫   爸爸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