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楚庄王韬光养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楚穆王在位十二年便突然去世了,留下了他年轻的儿子熊旅继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成为楚国国君时还不满二十岁,此时掌握楚国军政大权的是有名的若敖氏成嘉。

成嘉是前任令伊成大心的弟弟,前前任令伊子玉的儿子。可以说若敖氏此时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好在成嘉是支持楚庄王这个国君的。但楚国的其它势力可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楚庄王资历尚浅,此时正是发动政变的最好时机,其中就包括楚穆王的侄子公子燮(xie,四声)。

公子燮因为嫉恨成嘉继承了楚国的令伊之位,便趁着楚国属国舒国发生叛乱,成嘉率军出去平叛的时候,在国都郢都挟持了刚刚继位的楚庄王。成嘉闻讯后迅速回师,平了公子燮的叛乱,楚庄王这才得以有惊无险地继承国君之位。

但这件事也令楚庄王对若敖氏产生了深深地恐惧感,他知道自己在楚国的根基不深,若想重掌楚国的军政大权,他必须以静制动,韬光养晦,慢慢积蓄自己的力量。

于是乎,在楚庄王当政的前三年,他几乎整日沉溺于女色美酒、声色犬马之中,对楚国的政务是一概不理,一股脑地全部交给成嘉、斗般、斗越椒等若敖氏一族处理,并在自己寝宫门前立下一块牌子,写着“进谏者,杀无赦”。

渐渐地,楚国的大臣开始深信楚庄王就是这么一个不问世事的昏君,于是开始对他放松警惕。其实楚庄王暗地里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并识别自己可以重用的人才,其中冒着性命劝谏楚庄王的伍举和苏从便是其中的代表。

伍举因为看不下去楚庄王的自甘堕落,但又怕直接劝谏遭到杀身之祸,于是便对楚庄王说,“楚国的山上有一只大鸟,这只大鸟身披五彩,模样神气,但却三年不飞不叫,大王知道这是什么鸟吗?”

楚庄王知道伍举是在说自己,便说道,“这鸟三年不飞,是在丰满自己的羽翼;三年不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此鸟虽然不飞,但一飞冲天;虽然不鸣,但一鸣惊人。”

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退下了。但又过了半年,楚庄王依然没有动静。这时候,大夫苏从坐不住了,冲进王宫直接开始劝谏楚庄王。

楚庄王生气地说道,“你不知道劝谏者杀无赦吗?”苏从面不改色地说:“大王杀了我,我却因此可以得到劝谏的美名。但我若不劝谏,楚国必亡国,到时大王会背负上亡国之君的恶名。”楚庄王听后很是认同。于是打发了舞女,亲自打理朝政,并开始重用伍举、苏从等人。并有意重用蒍(wei,三声)贾,利用楚国公族蒍氏的势力来打压若敖氏。

在斗般为令尹时,楚庄王便任用蒍贾为工正。蒍贾诬陷斗般,让楚庄王趁机成功杀掉斗般。紧接着,另一个若敖氏族人斗越椒继承令尹之位,楚庄王则继续让蒍贾担任司马,令若敖氏和蒍氏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

斗越椒本来就是一个傲慢之人,不愿坐以待毙。于是在楚庄王九年,斗越椒趁楚庄王北伐,国都守备空虚之际,率若敖氏一族起兵反叛,并杀死蒍贾。楚庄王回师击败斗越椒的叛军,并族灭若敖氏一族,声名显赫的若敖氏从此退出楚国朝堂,楚庄王也终于开始执掌楚国的军政大权,一只大鸟开始起飞了。

#历史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国君   楚国   劝谏   不鸣则已   军政   国都   叛乱   大权   大王   公子   势力   春秋   惊人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