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良专栏-肥美清甜话菠菜

清明节到了,回家祭祖,家人小聚,饭桌上多了一道靓丽的菜肴,蒜汁菠菜。这久违了的菠菜,勾起无数在外工作的游子思乡的情绪,它就像一枚绿色的乡愁,时常在夜深人静时,带来思念家乡父母的无眠。

(一)

菠菜隶属于藜科,是一年生或两年生蔬菜,原产地在波斯(现亚洲西部、伊朗一代)。据德康多而(Decandolle)考证 ,伊朗大约再2000年前已有栽培,其后向东、西两路传播。

据《唐会要》云,“太宗时泥波罗国献菠棱草,类红蓝,实如疾藜,火熟之能益食味”。按现代人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来讲;唐太宗时泥波罗国给大唐皇帝进献菠菜,颜色呈红蓝、菠菜种子和藜麦差不多,煮熟之后可以吃食。在《新唐书-西域传》也有记载贞观二十年(公元647年)进贡菠菜的事迹。

菠菜是一种非常适合人体食用的绿叶蔬菜之一,每100克新鲜菠菜中含有91.8的水分、蛋白质2.4克、脂肪含量只有0.5克、热量113千焦、淡水化合物3.1克、粗纤维0.7克、钙103毫克、铁1.8毫克、胡萝卜素3.87毫克、硫铵素0.04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0.6毫克、维生素C39毫克。菠菜中的蛋白质、钙、铁、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含量是比较高的,特别是胡萝卜素含量,比黄色胡萝卜高每一百克高出3.60毫克。另外菠菜中的维生素B6、叶酸、铁、钾含量都非常高,古被称为美颜佳品。

《食疗本草》如此形容菠菜的功效:冷,微毒。利五脏,通肠胃热,解酒毒。服丹石人,食之佳。《本草纲目》中记载:菠菜,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上渴润燥,根尤良。

《随息居饮食谱》认为菠菜“开胸膈,通肠胃,润燥活血,大便涩滞及患痔疮人宜食之”。 现代医学也认为,春天应多吃菠菜,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叶酸,可养心,还可防卒中、贫血。

大家都知道宋美龄很长寿,活了106岁,据说,她生前就一直都很喜欢吃菠菜。菠菜富含铁质和叶绿素,对人体确实有一定的养生作用。

(二)

菠菜的种类很多,按种子形态可分为有刺种与无刺种两个变种。无刺种也就是圆叶类型,果实为不规则的圆形、无刺、叶片肥大、多皱褶、草酸含量比较高,卵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叶柄短、耐热性较弱、抽苔较晚、适于越冬栽培。有刺种也就是尖叶类型,果实菱形有刺,叶较小而薄,戟形或箭形,因质地柔软,涩味少,适于食用。耐寒力耐热力较强,早熟、抽苔早,适合春天栽培。

无论哪种菠菜,叶面积都大,组织柔嫩,所以对水分要求较高。在管理过程中,要求水分充足,生长旺盛时肉厚,产量高,品质好。在高温长日照及干旱的条件下,营养生长受抑制,加速生殖生长,容易未熟抽苔,水分需求管理上要注意满足。

古诗云:“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棱如铁甲。岂知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从诗中可知菠菜有傲霜耐寒的特性,生性喜凉。而事实上菠菜确实是一种耐寒类的绿叶蔬菜,可在承受零下7℃左右的低温而不会被冻死。菠菜属于名副其实的耐寒蔬菜,种子在4℃时即可萌发,营养生长适宜的温度15~20℃,25℃以上生长不良。。因此,在开春后气温回升到5°C以上时,即可以露天播种,如果地温不足,影响出苗,可采用覆盖地膜结合小拱棚早播。

以免播种的晚,随着春天前进的脚步,高温环境下生长的菠菜口味和品质都有所下降,还容易抽薹,所以晚春的菠菜食用性和商品性都严重下降。虽然说菠菜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但是想要获得高产高质的菠菜,还是以选择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排灌条件良好的土壤是增产增质先决条件。需要注意的是菠菜不耐酸,适宜的pH为7.3~8.2。菠菜为叶菜,需要较多的氮肥及适当的磷、钾肥。

老话说:“种地不上粪,纯粹瞎胡混”,说的是土壤作为作物的载体,还需要有养料供应,才能满足作物丰产丰收所需。如果不上肥料,产量上不去,等于白忙活一场。因此,必须根据菠菜生长所需,上足肥料,满足生长所需,才能保证丰产丰收。

深翻20~25厘米,整地随肥,开春后每亩根据土壤肥力,施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40左右公斤,均匀撒到选好的田地里。整平整细,春宜做高畦,畦宽1.2~1.5米,整好地待播。菠菜通常采用撒播,出苗长出几片叶子,间苗就能当做蔬菜食用。春可播干籽或湿籽。不需要像夏、秋播种前还需要浸种催芽。亩播种量大约3~3.5公斤。畦面浇足底水后就可以播种,用齿耙轻耙表土,使种子播入土,畦面再盖一层草木灰,或者细细的薄薄的一层优质土即可。

早春播种菠菜,因为冬春交接之际的2月份,气温不稳定,乍暖还寒,所以为了保持地温稳定,前期要覆盖塑膜保温,可直接覆盖到畦面上。出苗后即撤除薄膜或改为小拱棚覆盖,小拱棚昼揭夜盖,晴揭雨盖,又能保持温度,又能让菠菜幼苗多见光,多炼苗,要及时进行间苗。

追施肥水,前期可以用腐熟人畜粪淡施、勤施肥,也可以用尿素追肥。到了菠菜生长后期,尤其是采收前15天要追施速效氮肥,促进菠菜发力茁壮生长,提高品质和产量。

(三)

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队默许保留一小块自留地,如补丁一般,打在各家的门前屋后。菠菜生长周期长,体量小,相对难伺候,因而,农家只是点缀性地种一点,留待春节时分吃。在母亲的小菜圃中,青菜是主角,一茬接一茬;白菜是走向市场经济后才引种的;菠菜则是作为贵族菜,如薛宝琴身披凫靥裘惊艳雪景中。

雪中的菠菜,精神抖擞。叶如凝碧,紧贴地面;根赤红,直伸地下。连根拔起,一棵棵(当时感觉为一朵朵),洗净,卧置菜盘,活脱脱“红嘴绿鹦哥”。那时的菠菜,纯粹施有机肥,因而,色深沉叶厚实根特别肥赤,炒食,甜津津,滑溜溜,还有一种肉类才有的肥腴感。油水稀罕的岁月,菠菜(还有白菜),往往赐予乡人一分肉食的意淫。

春风十里,万物复苏。此时乡下的菜园里,早已是绿意盈盈。这青青菠菜,是这个春天最早的美味,还等什么,拿起篮子,只管采摘这可人的鲜香吧。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平时基本都吃不上鸡蛋,鸡蛋都是用来换酱油醋和盐的,只有过生日或者考试考的特别好的时候才能吃到,还有一种情况也能吃到荷包蛋——生病,发烧感冒,比较严重的时候,不想吃饭,但是那时候觉得浑身难受荷包蛋也不怎么好吃了。

记得小时候最爱吃妈妈做的菠菜荷包蛋,把水烧开,下菠菜,水开后把鸡蛋打入锅中,看着鸡蛋入水,在菠菜丛中慢慢变成白色,蛋黄逐渐被变成白色的蛋白慢慢包裹,感觉这个过程很神奇,这一刻我就知道美味的荷包蛋快要熟了,不久,锅盖打开,水蒸气慢慢散去,大铁锅中水清清的,菠菜绿绿的,洁白的荷包蛋藏在菠菜丛里,闻着淡淡的香味,我都会狠狠的咽一口口水,有些迫不及待的猛吸一口弥漫着菠菜味的香味,静静地等待着美味,悄悄之后,我的碗里就会出现一颗洁白的荷包蛋,被许多绿绿的菠菜重重包裹着的荷包蛋,我往往会迫不及待用筷子找出那颗像是故意藏起来荷包蛋,贪婪的一大口下去,直接能咬到蛋黄,顿时,一股淡淡的咸味,菠菜的香味,蛋白的光滑,蛋黄的软糯一起在口中弥漫开来,闭上眼睛,仔细品味!真香!还是妈妈做的那熟悉的味道,此刻除了满足就是觉得幸福,当时就想着:要是每星期能有一个荷包蛋那会不会太幸福啦!

如今,妈妈已经离开我整整四年了,再也吃不到妈妈做的菠菜荷包蛋了……荷包蛋还是那个荷包蛋却少了那份妈妈的味道……

文/楚国良

作者系湘潭市委党校退休干部,四级调研员。曾连续6年被评为《湘潭日报》优秀通讯员,其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特产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县域经济报》、《领导科学》等权威报刊上发表。先后主编或参编《晓霞之子》、《今日梅林》、《青山文史》、《响塘文史》和《云湖文史》等多个乡镇文史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菠菜   楚国   肥美   耐寒   荷包蛋   清甜   文史   土壤   水分   含量   蔬菜   生长   妈妈   专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