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王朝周期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王朝周期律的魔咒可以破解吗?


自秦王嬴政扫荡当六合,一统寰宇之后,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先后经历大大小小数十个封建王朝以及地方割据政权。在这么多一姓之王朝中,从未有享国超过300年之天下。这种独特的现象就是中国近现代杰出教育家黄任之先生所提出的“历史周期律”,又被称之为“王朝周期律”。对于历代王朝的频繁更迭,黄任之先生总结了一句经典名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可以破解300年国祚上限的魔咒呢?透过400多年前明末清初大思想家梨洲先生所著《明夷待访录》可窥其根本原因。

《明夷待访录》中有一章节名为《原君》,里面有这一段论述:人君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翻译过来大意如下:执掌朝堂的君主自私地以为全天下所有的权力全在自己手上,天下所有的利益都归于他自己。将天下所有地祸患都转嫁于臣民,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通过高压统治,迫使所有臣民不敢自私自利,全天下只有君主一姓之族可以谋取私利,而君主的一姓之私利又被强行定义为国家之公利。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君主对此还会略有羞愧之心,时间久了,在趋炎附势之辈的推波助澜之下,君主也就渐渐心安理得了。他们把天下看作是自己家的私产,并妄想着能把坐拥天下的一姓王朝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正如汉太祖高皇帝刘季荣登九五之后,向其父刘太公炫耀时所说的那样:“我现在的产业和二哥相比,究竟谁规模更大呢?”刘季这种追逐私利的欲望,在无形中就流露于言辞了。为什么封建王朝的君主不能像三皇五帝时代那么公忠体国,原因也非常简单。上古时代,社稷天下是主人,君主只是暂时寄居于天下的客人。上古君主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国计民生,都是为了全天下的黎民百姓。而现在的君主视自己为天下的主人,把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都看作是自己的奴仆。他们为夺取天下,建立一姓之政权,使全天下的黎民百姓肝脑涂地、流离失所,而在政权更迭斗争中给黎明百姓带来的苦楚,历朝历代的君主不仅毫不在乎,还大言不惭地说:“我这不过是为了我的子孙后代创业!”。而当他们夺取天下以后,就开始疯狂剥削,对黎民百姓敲骨吸髓,使黎民百姓不得安居乐业,其目的不过是实现自家产业的不断扩张,达到自己及其家族能永世荒淫享乐的终极目标。而这一切,在君主眼里都是理所当然,他们还大言不惭地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加我的财富利息。”由此可见,天下最大的祸害就是君主,天下最坏的制度就是家天下的王朝代际传承制。如果没有君主,没有建立一姓之政权,么多全天下所有的黎民百姓都能得到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

推古及今,为了避免再次掉入王朝周期律的陷阱,当今执政者务必奉全天下人民群众为主,防止门阀士族死灰复燃,不拘一格取士用材,平抑财富差距,避免阶级固化。让所有的劳动人民都能够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坚决杜绝权贵富商身价累巨万,而底层百姓面露饥色的现象。对于苏州许可馨、江西周公子、深圳钟淑卉这种炫权、炫富,对底层人民极尽嘲讽的毫无底线的社会不公现象,坚持露头就打,发生一起查处一起,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于党和政府的执政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周期律   王朝   黎民百姓   臣民   封建王朝   私利   君主   政权   产业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