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的信徒—古努比亚王国的兴盛与衰亡


努比亚文明

古埃及称努比亚为库施。文化期A与埃及的史前史以及到第四王朝的古王朝时期相应。

文化期C与埃及古王朝时期晚期和中王朝时期相应,第十二王朝时期埃及逐渐将尼罗河第二瀑布以北的地区占为己有。埃及中王朝时期末这个国家甚至占领了南努比亚,其边境一直延伸到埃及本土边上。约前1500年新王朝时期的法老占领了努比亚,一直到尼罗河第五瀑布。一直到约前11世纪努比亚脱离埃及。当地的居民的文化已被同化。

约前750年在库赖迈地区的努比亚贵族建立了一个国家~库施王国,定都在纳帕塔,它恢复了库施这个古老的名字并开始迅速发展。约前710年库施占领了全埃及。在埃及努比亚统治者建立了第二十五王朝,约前661年埃及人在亚述的帮助下解放了全埃及,但努比亚依然统治着今日埃及的南部,其首都在今天的库赖迈附近。约前591年,首都纳帕塔被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所摧毁,库施於是迁都至今天喀土穆以北的麦罗埃。至公元350年库施王国垮台,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或者因为与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失利。

中世纪的努比亚一般使用希腊字母来书写努比亚的当地语言。16世纪努比亚采用伊斯兰教。努比亚语与阿拉伯语同时被使用。

1821年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使用先进的欧洲武器再次占领努比亚以及其南部的白尼罗河。1882年苏丹的阿拉伯人起义反抗埃及人的统治并占领了喀土穆。多个由英国军官领导的埃及军队被击败。1898年英军终于战胜了起义者。为了解决这次远征的供给问题英国人沿尼罗河建造了努比亚的第一条铁路。

1955年全民公投反对与埃及合并。1956年苏丹独立。瓦迪哈勒法成为两国的边境,努比亚被分给了两个国家。1960年代中埃及开始建造阿斯旺大坝。1971年大坝建成。此後下努比亚几乎完全被水淹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下当地的文化建筑被转移到高一些的地区被保存下来。下努比亚的居民大多数被移居到上埃及的南部,在当地形成了许多说努比亚语的地区。

公元250年,努比亚王国却已面目全非,叫人认不出来了。巴拉那国王的庞大陵寝取代了金字塔,陪葬的包括家臣们、马匹、骆驼与驴子。公元7世纪时,努比亚改信基督教。到了公元1400年,努比亚最终改信现今的伊斯兰教。

努比亚人非洲东北部苏丹的民族,是闪米特人的一支,混有高加索人种的成份。

努比亚人有部分分布在埃及南部。从阿斯旺往南直到德巴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地区。其祖先和埃及王朝前期的居民属于同一民族,后来由于大量尼格罗人迁入而发生融合。使用努比亚语,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多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自古从事农业,同时饲养骆驼、马、驴、羊等,并在苏丹或埃及一些城市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或在工厂、矿山、棉花种植园里当工人。努比亚人的祖先早在四五千年前便已建立国家,并于公元前8世纪一度征服埃及。后来苏丹境内的努比亚人又长期遭受埃及压迫。近代遭受英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直到埃及和苏丹相继获得独立,才摆脱殖民主义的桎梏。

古代努比亚人生活在非洲东北部的一个地区,这个地区包括现今的埃及南部和苏丹北部。努比亚境内一边是尼罗河和撒哈拉沙漠,另一边则是红海。尼罗河由苏丹流入埃及。

努比亚为东北非古代地区名,几千年前,古埃及人把今日的苏丹北部称为努比亚。努比亚大体上北起尼罗河第一瀑布,东至红海之滨,南达喀土穆,西接利比亚沙漠。其南半部一直延伸到尼罗河第二瀑布的南端,在古代埃及第18王朝法老的统治时期称为库施。

24座神庙、各种堡垒、坟墓等,这些古迹都因阿斯旺大坝而受到洪水的威胁,其中有丹多尔、艾里西亚、阿马达、瓦迪·塞伯瓦。其中一些已被迁走。值得指出的是菲莱、卡拉布沙和阿布·辛贝等几座神庙的抢修工程仍在继续。阿斯旺附近正在建造努比亚博物馆。

在他们获得成功以前,从十八王朝的开国法老阿赫摩斯到十九王朝的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新王国的每一个法老都曾经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战役。

努比亚位于埃及南部,向来是黑人居住的地方。从远古时代以来努比亚就以盛产黄金、香料、象牙、乌木、油类、半宝石和其它奢侈品而为埃及人所向往。不仅矿物,努比亚还是埃及人力和牲畜的来源地,以箭术闻名的努比亚人在埃及军队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努比亚人对埃及的抵抗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反抗埃及对他们国家的控制;另一种是大量放弃其土地,逃往南方。

新王国时期,埃及对努比亚的征服,可谓是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努比亚总督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把努比亚贡品亲自准时送交在底比斯的宰相。

努比亚被完全征服是在图特摩斯一世。

图特摩斯一世死后,努比亚发生过一次暴动,图特摩斯二世派去了一支远征军队,叛乱分子被镇压下去。图特摩斯二世的继任者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图特摩斯三世和阿蒙霍特普二世在位时期一片和平景象,努比亚贡赋源源不断地流入国王的金库。

阿蒙霍特普二世执政的第三年,他在父亲图特摩斯三世开始建造的努比亚阿马达寺院里竖立了一块石碑,上面记载了他从亚洲战役凯旋的事迹:带着“他用自己的大棒打死的”七位王公的尸体。他下令把其中六个王公的尸体吊在首都底比斯的城墙前面。第七个王公的尸体“用战船送到努比亚,吊在纳帕塔的城墙上,目的是使人们永远看到国王陛下的神威。”

继阿蒙霍特普二世即位的图特摩斯四世在位第八年,为平定努比亚的叛乱,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远征。他的儿子,阿蒙霍特普三世在执政第五年时带兵攻打了努比亚,一直打到卡雷。他在索利卜为自己建立了一座在整个努比亚最雄伟的寺院,同时还为他的王后Tiye建造了一座寺院。

阿赫那顿的宗教革命在埃及造成政治动乱,国势日渐衰微,但是并没有影响努比亚的和平与稳定。直到十八王朝解体,努比亚一直都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

在图坦卡蒙在位时期,一位名叫霍连海布的将军在旧政权恢复以后,到努比亚去了一次。后来他篡夺埃及王位,又一次到了努比亚,他声称此行是一次军事远征,其实却是为了解他在努比亚的地位是否稳固而进行的视察。霍连海布赢得了努比亚对埃及政府的忠顺。

第十九王朝的真正创始人拉美西斯一世继承了霍连海布的王位,他在努比亚的神庙增加祭司和奴隶的人数,增建了新建筑物。

拉美西斯一世死后,他的儿子塞提一世继承王位。他开采努比亚的金矿充实国库,以支付他庞大的建筑计划。在他统治时期,没有发动重大的军事远征,但向努比亚派去过执行惩罚任务的小部队。

到拉美西斯二世,这位统治了很长时期的法老在努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并在努比亚全境大兴土木。

拉美西斯二世在执政第三年时曾在孟菲斯同他的官员们,商讨开辟瓦迪阿拉基地区开采当地金矿的可能性。这一次成功了,在他父亲塞提一世挖过的深度以下仅仅12腕尺的地方挖出了水。

在努比亚,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大量神庙和寺院中,最著名的就是“阿布辛贝”神庙,它是在尼罗河左岸一块巨大的沙岩上开凿而成,是全世界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者之一,他的建筑艺术无疑也是举世无双的。这座庙宇是奉献给初升的太阳之神赖-哈拉赫提神的。

新王国时期,努比亚人在被占领初期曾起来抵抗。但不久就在埃及政府的统治下安定下来,和平建设他们的国家,建设的规模是空前的。

埃及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改造了努比亚,建立了一个纯属埃及式的行政体系,大批的埃及书吏、祭司、军人和工匠来到了努比亚。当地人皈依埃及的宗教,崇拜埃及的神祗。古老的埋葬习惯为埃及的葬礼习俗所代替。

努比亚人在文化上被埃及生活方式所同化,首要的因素是新王国时期埃及的官方政策赢得了当地酋长们的忠诚和支持。他们的子弟是在埃及的宫廷中受教育,“他们在那里听惯了国王侍从中埃及人的谈吐,这使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语言”。

新王国时期,埃及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加紧在努比亚采矿,矿物中的主要物产是黄金。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期,仅“瓦瓦特”一地每年进贡的黄金便达550磅。阿蒙霍特普三世为保持北方附属国和同盟国对埃及的依附,曾慷慨赠予努比亚生产的黄金。

拉美西斯-西普塔登基之后头一年,就为任命努比亚总督一事亲自去了努比亚,还常常派出代表给努比亚高级官员送礼。最后一个法老西普塔甚至被迫派一名官员去努比亚索取贡品。

新王国解体后,埃及进入衰微时期。到公元前720年左右,努比亚兴起的库施帝国转而统治了埃及,史称“第二十五王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努比亚   王国   摩斯   尼罗河   法老   王朝   埃及   阿蒙   拉美   兴盛   信徒   古埃及   时期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