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教材长啥样?有父母花重金收藏只为给孩子看?

内容来源:新东方教育服务官微


3月24日是纸币发明1000年纪念日,有学者提出要把“纸币的发明”列入中小学教材,与四大发明并列。


别说,纸币还真在小学课本里出现过,不过是将近100年前的《新时代常识教科书》


《新时代常识教科书》第四册第35页


而说到民国时期的课本,最出名的可能就是叶圣陶编纂、丰子恺绘图的《开明国语课本》了。


在二位大师笔下,课本里有个温馨而富有童趣的小世界,丰子恺的画就像他的散文一样,充满甘美的回味:


凳子怕脏,要给它穿上鞋子;月亮好像船,不如坐在上面比比谁划得快……



在当时,这些民国蒙学课本的重要性,一度超过了不少文学经典。


要知道,那时白话文还没普及,课本大多文白夹杂,甚至句法不通,更谈不上有与时俱进的教育。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状况下,中小学生根本无法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且教材由大师们编写,具有很好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曾任《凤凰周刊》主编的邓康延感慨过:


“感触最深的有三点,一是教材内容极为丰富:讲伦理、塑审美、育习惯,既注私德教育,也重公德培养。


二是教材编撰理念十分先进:无虚伪说教,无空洞口号,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多在平白明净的故事之中。


三是文字之美远胜今天,文字清新质朴,却极具意象之美,让人感受到母语久违的自然和张力。”


那么,大师编的教材都长什么样呢?除了蒙学教材,民国中学生们都在学什么呢?

01

民国中学生都学什么?

壬子癸丑学制后,传统经学学堂正式被废除,我们今天熟悉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制,初具雏形。


蒙学主要指小学,当时是四年义务教育,六周岁入学。中学则有4年,毕业后升入预科,预科3年结束后,才是本科阶段。


别看中学只有短短四年,学的东西可谓包罗万象。除了今天也很熟悉的基础课程,例如国文、地理、化学、历史、生物、数学等,还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技能


比方说,地质学:


俞物恒编《地质学》


课本内容可不是“初中地理”能涵盖的,已经相当专业:



下知地理了,那当然也要上知天文:


王华隆编《天文学》


天文学以介绍太阳系恒星为主,这是当时手绘的太阳系全图:



除了自然知识的拓展,民国中学还特别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音乐、体操、劳作,甚至园艺,都有独立的教材。


想想现在动不动就被占的音体美,都是泪啊……


《简明园艺学》12页,在讲解园艺基本操作


这么多科目,怎么可能学得过来?事实上,当时的教学分为“普通教育”与“实业教育”,到了预科会更明显地区分二者。


这些教材体现了民国教育的基本倾向,即注重对“全人”的培养。1912年,蔡元培出任教育部总长,他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蔡元培提出的全面教育,引领了当时的教材编写的基本逻辑,也带来了我们今天义务教育阶段尤为缺乏的训练:公民教育、哲学入门——尤其是伦理学和逻辑学


刘恩荣编《公民常识》,是最早的公民教育课本之一


公民课会分别介绍国家、法律、政治组织与政治生活,并且会在原理上进行一定解释。


在讲授“政府”时,课本会以较为通俗的语言介绍《社会契约论》的内容:个人让渡部分权利,而使社会得以运转。


今天,我们会将这部分内容整合进“政治”学科。但在当时,“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西的伦理差异,以及国家与法律的基本结构,是必须专门讲授的知识。


我们熟知的冯友兰与“人生哲学”,其实也是当时的中学教科书。



全书围绕“人生的幸福”展开,介绍了中西哲学家的人生观,从柏拉图到叔本华,都被列在了目录里。


这些哲学课本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氛围:中学生学的,就是最新从西方翻译而来的知识;


中学生接受的,也是那一代“既留过洋、也读过经”的大师们,所打磨的“中西融汇”的教育。

课本上似乎应该写那些久经时间考验的“真理”。但在当时,中学生与时代并肩,体会着最新的思想。在步入新式学校的一刻,他们就被邀请走入了新世界。




02

只有想不到,没有写不出

一提到教材,我们就想到“全国统一”——至少也是全省统一。不过100年前的探索时期,真的什么都可以编进教材。


比如劳作课教材,里面有一章叫“家事”。


内容首先是注重仪容仪表,教你怎么挑选衣服;接着是卧室整理技巧,告诉孩子怎么帮家长整理住所;接着还有饮食注意事项,可谓事无巨细。


《初中劳作·家事》


如果现在也有这门课,大概家长就不用看着像被轰炸过的房间叹气了吧……


正经学科如“物理学”,也有五花八门的名字。比如这本《格致教科书》



王阳明说“格物致知”,可不就是研习“事物之理”么?把physics翻译成“格致”,相当有中国风了。


不过一翻开,热学、光学、声学、磁学、力学,非常硬核,毫不含糊。



数学课本倒是大差不差,一看就是熟悉的心理阴影了:


《开明算学教本:三角》, 当时还要背这个公式,现在已经不需要学学这个了


但令人惊恐的是这居然是初中课本——要知道这些三角函数公式,现在都是高中的内容啊……


不过就算是数学也有乍一看不明所以的名字,比如这本《三S立体几何学》



它的兄弟叫《三S平面几何学》。但什么是三S啊?


其实这涉及几何学教材的历史。美国Schultz、Sevenoak、Schuyler三位数学家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改写成了中学生能接受的难度。


上面这两本应该是我国最早的翻译了,三S教材我们一直用到了50年代初。


当时的外国语教学,主要也是英语,不过教学方法却很有特色:



《戏剧式中学英文读本》,从名字上就能想象老师上课找同学角色扮演的场景了。


打开后看到里面是一个个小剧本,比如这篇“狼和羊”,狼一上来就找茬,说在下流喝水的羊把上流的水弄脏了。



拿到今天的初中英语课堂,也是不错的口语教材了。


统一教材固然必要,但民国教材也启示我们,是否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活泼生动的辅助材料呢?毕竟,教材真的决定了孩子们对校园生活的第一印象。


就像丰子恺和叶圣陶决定将“先生好”放在《开明国语课本》第一页,正是因为他们希望孩子怀着憧憬走入校园后,翻开课本就是生动而温馨的师生画面。




03

民国中学生风采背后


一个大师编教材的时代


那接受这些教育的民国中学生,有怎样的风采呢?


当时开明书店专门出了个“中学生丛书”,辑录了《中学生随笔》、《中学生书信》等,类似我们现在的“班级文集”。



随笔内容包罗万象,生活琐事之外有极多议论。


有一篇叫《教育总崩溃》,一开头就扎心了:


中学生因为找不出旁的出路,多以进大学为唯一的前途;虽然大学毕业生也一样的走投无路,但在中学生看去,那究竟还是较远的问题。如今我们又被关在大学的墙门之外了。


这类“班级文集”还有不少,书信、日记、童话、戏剧、小说都分别有集子。


文学类作品就非常稚嫩了,毕竟白话文学本身也才刚刚起步。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能看到当时的文学潮流对中学生的影响。


2012年前后,不少出版社兴起过“重印民国教材”的热潮。编者以憧憬的语气谈论当时的课本:“那是一个大师编教材的时代。”


2011年花城出版社重印的修身课本


确实,为了让课本既有工具性,又兼具人文性、文学性,既承袭传统文化的风骨,又带有面向世界的开明:


蔡元培、张元济、陶行知、沈颐、叶圣陶、丰子恺、夏丏尊等大学者们可谓绞尽了脑汁。


“共同讨论,反复修改,常为一字,费事恒至一二日。”


比如大学者们在编撰一课时,为用“来来来,来上学”,还是用“去去去,去上学”而争论不休。


有学者认为“来”字笔划多,小孩不易学,应改成“去”;但又有人反驳说“去字太俚”,不庄重,几天争执。每本书,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不过,民国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时代。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教材,正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在不断试错,不断摸索着白话教育的方法。


当时的不少教材,在思维引导上未必有今天科学,不过我们仍然能从这些尝试中,获得不少启发。


无论是有层次的公民教育,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基本的参与意识,让孩子学会思考;


还是注重兴趣的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广泛地展示知识的面向比如博物学、地质学、天文学、哲学、园艺……


以及编写此书的,叶圣陶、朱自清、丰子恺、张元济等一流大师们,对编教材这件事的重视,愿意俯下身来编课本,心意拳拳。


这些以及教材之中蕴藏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让民国教材成为人们记忆中永恒的经典,帮助曾经的学子更好地走向未来。


历史学者傅国涌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课本不是什么大著作,不能为一个民族提供文明的高度,但是它能够为一个民族提供文明的底线。


国家的未来在教育,许多年后,孩子可能忘记教材里具体讲了什么,但教材里埋下的价值观脉络,展开的认知观经纬,会让他们感受到:


某天翻开课本,原来翻开了整个世界;掩上课本,原来听到的是未来驶来的声音。

#2023育儿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开明   教材   几何学   地质学   课本   民国   中学生   公民   年前   父母   中学   收藏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