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行不可阻的求学之路

1946年12月1日,凌晨六点二十分。南京中央门火车站早已挤满了人。他们都有着同一个目的,那就是送一位伟人离开。


十点车站公祭仪式结束后,要列队送葬了。成人四五人一排,儿童七八人一排。农民乐队沉闷的锣鼓声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一条写着“公祭陶先生”的布条在最前面开道。凄凉的唢呐声,一路不停的呜咽声。许多人自发抬举着花圈和挽联,跟着队伍往前走。


下午三点,葬礼在锣鼓与挽歌声中结束了。


陶行知在操劳一生后,最终长眠在他曾经抛洒热血与寄予理想的劳山脚下。




打小就聪明


1891年10月18日,农历辛卯年九月十六。伴随着几声清脆的嚎哭声,陶行知出生在安徽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


陶行知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其聪慧。


这天,父亲带着三岁的小陶行知去邻居家做客。小小的他一人坐在客厅里玩耍,抬头看到邻居家厅堂上挂着对联,于是就在地上临摹起来。隔壁的方秀才路过邻居家看见了,很是喜爱这个小小年纪就初显聪慧的孩子。故而在他六岁那年,愿意免除脩金为他启蒙。


启蒙后的陶行知因家境贫寒没有进入学堂学习,而是由他的父亲担当起教师的职责。后来家境稍转好,八岁时进入一家经馆读书。但是好景不长,两年后家庭突发变故,十岁的陶行知不得不辍学。


但是即使辍学他也没有放下书本。


农忙季节,陶行知和父亲一起在田中干活。夏日,炎炎烈日晒在身上,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滑落。忙碌一会后,父子俩在田边的树荫下乘凉休息。陶行知放下手中的农具,坐在树荫下从怀中掏出一本书很快就沉浸其中。父亲在一旁看着他如此喜爱读书的样子,心里逐渐有了一个想法。


晚上回家吃完饭后,父亲叫来陶行知并拿出了家中收藏的诗书,开始教他诵读诗书。从此以后,陶行知父亲于每天早晚间空闲时教他诵读诗书。


除了父亲的教导以外。在亲友的介绍下陶行知也会走路去十五里地外的一个经馆,听远近有名的塾生王贡生讲课。


三四年的时间下来,这为他打下了一些国学的基础。


陶行知十四岁那年,母亲在歙县基督教所办的崇一学堂当帮佣。他一有空就去学堂看望母亲,由此与校长、英国传教士唐俊贤相识。


唐俊贤对这个身材魁梧,大脸庞上一双眉毛和眼睛都不很对称、有着一副宽鼻翼阔嘴巴,头发总是有些蓬乱的显得十分朴实厚道的少年印象不坏,故而当辛勤的女佣为儿子能够减免学费入读崇一学堂向他求情时,他便应允了。


陶行知在崇一学堂中,不仅学到了西学的近代自然科学和外语知识,还受到了西方所崇尚的人格平等、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这让他眼界大开,收获颇丰。也为他后来留学的念头埋下了种子。


在上学期间,他还曾在宿舍墙上挥笔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壮语。


事实上,他确实也如同他写下的这句豪言壮语一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满怀憧憬,广济医学堂


崇一学堂原定为三年制,可是陶行知才学了两年,学堂却因唐俊贤要回英国省亲及处理事务无法继续而停办了。陶行知无奈和他的同学们只得提前毕业了。


唐俊贤临行前关心地询问陶行知的打算和志愿。


陶行知的姐姐因庸医的误诊去世,且他对崇一学堂中精通医术的章老师十分敬佩,于是回答说想进医校。可是陶家当时家境艰难,难以承担他上学的费用。唐俊贤便介绍他投考可以减免学费的教会大学——杭州的广济医学堂。


1908年,十七岁的陶行知顺利考入了广济医学堂。


陶行知满心以为自己与在登船处的水蓝桥码头一样,从此登上知识的帆船,可以一直驶到理想的彼岸,却哪里想到刚上船就遇到了顶头风,入学仅仅三天,就退学了!


虽然广济医学堂是教会学校免学费,但是在学校中还得有其他开支及赴杭的路费。家中经济本就困难,陶行知的父亲陶位朝还有吸鸦片的嗜好。但是这次为了给儿子筹学费,他狠心戒掉了吸鸦片的嗜好。


去杭城可由新安江一路直达,坐船不过三五天工夫,万安镇古城岩畔水蓝桥下就有一个航杭的码头,陶行知就是从距码头不远的外祖母家涨上铺出发的。


清晨,陶行知与父亲在外祖母家吃过早饭,告别外祖母后。父子俩径直向码头走去。


父亲有很多话想要告诉临行的儿子,但是张口时话又咽回肚子里。最后只说出几句干巴巴“注意安全”“去了好好学学”的话语。


码头边,父子俩相顾无言。当木船快要起锚时,父亲将一个口袋递给儿子。那口袋是蓝老布做的,两端缝死,中间开口,里面装着几块香椿馅的烤面饼。“船家做饭的时候,你把饼子在火上烤烤再吃。”父亲叮嘱道。


陶行知温顺地点头答应着,船夫竹篙一点,船便悠悠晃晃离开码头,父亲仍没有离去。父子俩于是一个站在岸边,一个伫立船舷,泪眼相看,直到船渐行渐远,彼此看不见。


不受歧视,愤然退学

陶行知在到达广济医学堂后,发现该校对于非基督徒多有歧视。并且在对教徒和非教徒的学生在很多方面的待遇也有明显不同。例如学校规定学生信基督教的可有两年实习机会,而非基督教徒无此权利。


作为教会办的学校,它的校规对于基督徒学生做某些倾斜,或作为吸引青年入教的方法,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毕竟对非信教学生来说有失公平,也有违基督的博爱精神,它的规则和手段也过于生硬。


与陶行知一并进入广济医学堂的同乡偏又是基督徒,两人一同入学,却受不同待遇,泾渭分明。这种制度对于一向正直光明磊落的陶行知来说,是非常生气的。


他认为“此制度太不合理,学校岂可因学生信仰不同,而对待遇亦有不同”。于是血气方刚的陶行知在入学仅三天后愤然退学。


江面雾气茫茫,陶行知搭船回乡路上,伫立船舷,两边的风景越来越熟悉,陶行知心中也是复杂难安,心情与去时的充满憧憬截然相反。三天前父亲码头送别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这么快返回,难以想象家中亲人会有多么失望和伤心。


退学回乡这个做法是不明智的,在众人眼中也是自毁前途的。但是正直的陶行知实在无法忍受学校对学生们的歧视和不公待遇,不肯牺牲自己的人格在这样一所学院就范。



新的征程,南京汇文书院


辍学回家的陶行知精神上有很大压力。


当他听说唐俊贤在苏州时,便有意前往寻找,以求帮助。恰巧陶行知有位表哥在苏州,便去他那里落脚。但是一时半会找不到唐俊贤,表哥也并无固定职业,兄弟俩生活也几度陷入困境,甚至有把衣服当得三百文一起过一天的记录。


运气终究来了。这天,陶行知在街上邂逅了唐俊贤!唐俊贤再次为他指点迷津,确立了目标。


于是他返回乡中,苦攻英语。因为他即将要考入的学校,英文入学考试非常严格,并且大部分课程都用英文授课,英文不过关,到时将十分困难。


半年后,陶行知准备就绪,在唐俊贤的引荐下,1909年18岁的他顺利考入南京汇文书院。


在汇文书院完成两年预科的学习后,便直接升入金陵大学,成为金陵大学首届文科本科部的一名学生。


金陵大学的校风宽松自由,学校对教徒和非教徒一视同仁,在这样的环境下,陶行知倍感舒服,他像鱼欢游于水中一样,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他经常在图书馆埋头读书写作,各门功课成绩也好的全校闻名。


陶行知的求学路上少不了运气加持和贵人相助,但是他自身的刻苦努力也是很多人所达不到的。不管是家境贫寒、还是退学返乡,他没有一刻停止下来他为了追求学习付出的努力与行动,也从未放弃过求学这条路。




雄心很大的人,赴美留学


1914年秋天,23岁的陶行知即将赴美留学。但是他的赴美之途却不怎么轻松。


他赴美的动机与他的教育救国的理想有关,也与他不是一个小成则安的人有关。他完全可以凭着金陵大学毕业的学历背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父母在不远游,在家赡养双亲,与妻子相伴,一同教养孩子。


但是他是一个雄心很大的人。


陶行知属于自费留学的人群。但是他没有钱,只得想别的办法。


当时政府有一项规定,“由驻美出使大臣,或部派驻美留学监督查照,确是在大学正班肄业实习,已入第二年班以上,功课实有成绩,景况实在困苦者”,可以申请奖学金。这项规定给了陶行知不少信心,当然信心来源不止于此。


在当时金陵大学校长包文的介绍下,他故乡的大学——美国伊利诺州伊利诺大学批准了陶行知的资助入学申请。只是规定资助对象必须是前往该校专攻政治学市政学专业的外国留学生。陶行知闻讯,欣喜地答应,政治学、市政学与他的志愿并不相违。


在伊利诺大学,陶行知付出了很多努力,只用了一学年的时间就修完了所有相关课程,顺利获得伊利诺大学政治学文科硕士学位。


但是其实在拿到伊利诺大学的学位证书之前,陶行知就已经在思考毕业后该何去何从。


起初他出国留学的目标其实是哥伦比亚大学,后来囊中羞涩才“屈居”伊利诺大学。一年后毕业之际,他再次有了一个选择的机会,但是当初未能进入哥大的原因依然存在,甚至变得更严重了,父亲的去世使家中断了主要的生活来源,这让陶行知心头的负担加倍重了起来。


但是,留美学生经理员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政府对自费留美的学生有了庚款津贴。这让他在直面困难的勇气上有了不少信心。于是他抓紧时间攻读各类课程,为进入哥大做准备。


1915年9月下旬,陶行知夙愿以偿,坐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教室,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的路程。


陶行知在哥大师院待了两学年,经济上的困难一直困扰着他,他的导师孟禄也对他伸出关怀之手。帮他申请美国利文斯顿奖学金,这让陶行知从生活来源的焦虑中解脱出来,也使得他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老师的煦煦暖意。




学成归来,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


1917年秋,26岁的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归来。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开始了他富于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


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还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还特别重视农村的教育,认为在3亿多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没有偏安一隅。1923年他与其他学者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冒着硝烟战火奔赴在全国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1930年还曾遭国民党通缉,被迫流亡日本。1931年--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他致力于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推广。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




参考资料:

[1]《民国大先生:陶行知传》 . 王一心著

[2 ]百度百科.“陶行知”相关资料


作者手记

有多少人因为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直接放弃,又有多少人可以在经历磨难后越挫越勇?


前者一事无成,颓废度日;后者就像陶行知这样,困难只是来磨砺他们的意志,而不会阻挠他们奔向目标的步伐。


少年陶行知行不可阻的求学之路,最终成就了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教育家陶行知。


而我们的求学之路,现在正在进行时,只要不轻言放弃,勇往直前,那么前途坦荡,未来可期。


—END—

文字:陆文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金陵   南京   家境   学堂   码头   父亲   医学   学校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