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上)

岳飞 字鹏举 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 军事家 战略家 书法家 诗人

岳飞一生的志向 就是希望能北伐成功收复失地 精忠报国 最后却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下狱被杀 死时年仅39岁


很多人认为 如果赵构全力支持岳飞北伐 那么就能直捣黄龙 收复北方 认为赵构是个十足的昏君 听信了秦桧的话害死了岳飞 对于南宋历史我也看过一些 对这些看法却有些不以为然

其实赵构并不是不想支持北伐 而是没办法支持北伐 如果真能北伐成功 收复北方 肯定是件能名垂千古的事 赵构作为皇帝 难道就不想青史留名?没办法支持的原因也很简单 没钱


作为皇帝而没钱可能很难想象 但这也是很无奈的原因 宋朝从北宋开始 国库就一直是入不敷出 冗官 冗兵太过严重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王安石要急于变法的原因 可变法的结果却并不理想


因为没有整治吏治 使本来惠民的政策 却变成了官吏变向克扣百姓的方式 惠民变成了害民 导致变法的最终失败 虽然变法短暂的使国库收入有所增加 但因为不能裁官裁军 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到了南宋时 冗官冗兵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南宋初期时更因为连年战争 百姓因为战乱逃离 大片土地荒芜 经济更是岌岌可危 宋高宗赵构为了恢复生产 曾多次下旨减免赋税 希望减轻百姓压力 可以说在对待百姓的问题上 赵构是有着清醒的认知的 在这方面赵构可以说是个明君


可由于总是打仗 一方面要打仗就要有军费有粮草有后勤 另一方面百姓没有办法安心生产 如果强加赋税百姓也一样会造反 每年的国库收入 在军费上就能花去大半 财政早已入不敷出


1134年春 岳飞首次北伐收复襄阳六郡

1134年 朝廷收入负50万缗


1136年7月 岳飞再次率师北伐 顺利攻取商州 虢州等地


1136年9月 伪齐和金国派兵南侵


1136年11月 岳飞北上抗击 第三次北伐


1136年 朝廷收入负一千万缗

真的是越打仗国家越穷 平时养兵就已经是种支出了 打仗更是加大了军费开销 随着战线拉远 粮草供给消耗越大


当年汉武帝能够北击匈奴 是因为有了文景之治 国库丰盈 可即使这样 国库也被花空了 不得不向商人强行收取算缗税 来增加国家收入


而南宋初期 因为北宋时就没钱 更是先天不足 随着战争不断 军费加大 又不得不加收各种税收维持国家财政所需 而这些赋税最后无疑还是会加到百姓身上 所以打仗就是打后勤 没有强大的财政做后盾 就不会有强大的军队


1137年初 因为淮西长年受战争影响 百姓流离失所 宋高宗下旨免除两年赋税 希望百姓能迁去淮西恢复生产


1137年3月 岳飞以“迎圣眷”为由上书 请求北伐(宋徽宗在1135年去世 所以“迎二圣”的口号改了)宋高宗不允


1137年8月 淮西四万军士 十多万百姓叛逃伪齐


刚刚下旨减免淮西赋税 军队和百姓却叛逃了 这让赵构意识到在这么打下去 恐怕军队和百姓都会变成不稳定因素 从这时开始 赵构开始有意地收回兵权 并开始试着和金国和谈 还有一点史书上没说 但我认为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那就是朝堂上的政治斗争


宋朝的国策从来都是重文轻武 而南宋因为连年战争的原因 开始重视武将 这对于文臣来说肯定是不愿意看到的 何况一年的收入就那么多 紧着军费花销 文臣的收入肯定会减少 这对文臣来讲肯定是不满的


主和派肯定也不仅仅是个秦桧 这又出了兵变这么大事 不借题发挥下才叫奇怪 随着主和派的施压和时局的变化 宋高宗也开始动摇 希望以和谈解决问题


感谢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请加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惠民   赋税   入不敷出   军费   国库   南宋   收入   原因   战争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