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战会到来吗?战争爆发之前,有哪些征兆会出现?

(本文大约2700字,阅读需要6分钟,欢迎各位朋友评论和转发)

战争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可能很难回答。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不少热点地区不断爆发冲突,主流大国之间也有诸多问题,似乎就像国外媒体说的那样,第三次世界大战恐怕已经不远

倘若战争将要爆发,那么在战争爆发之前会出现哪些征兆呢?

战争不会无缘无故爆发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一切战争的爆发,在爆发之前都会存在可以发现的征兆

只不过有一些征兆在战争爆发之前,人们就已经有所察觉,而有一些征兆在战争爆发之后,甚至战争结束之后,人们在复盘中才回想起来

比如说,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国开战这件事,在战争之前就已经有很多征兆。

日本面临的资源问题、日本和美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日本海军的调动等等……事实上,美国当时不乏这方面的消息。

只不过或者是因为美国过于自负,对这些消息不以为意,或者是出于其他方面的原因,美国没有对此做出反应。

所以当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美国才会那么措手不及。

战争在爆发之前,一定会有大量的征兆发生,而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发现这种征兆,能不能通过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比如说去年俄乌冲突爆发以前,俄军已经向边境大规模增援兵力,发生冲突的征兆已经非常明显。

而西方国家在拿到这些情报以后,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俄军只是执行大规模军演,以对北约施加压力而已。

这也就导致北约国家对于俄军的进攻来不及反应,等到俄军开战十余天以后,北约国家才如梦初醒。

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到来?这个问题谁也说不准

但如果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不远,那么我们多多少少能够看到一些征兆,预示着可能出现的冲突和战争。

主要国家是否面临经济危机

从过往的两次世界大战来看,主要国家是否面临经济危机,是一个比较具备参考性的指标。

当世界高速发展、世界经济形势欣欣向荣的时候,谁会想不开大打出手?显然,经济稳定发展的时候,是没有爆发世界大战的土壤的。

这里所说的主要国家,是在国际上具备足够影响力,一举一动能够影响大洲甚至全球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并不多。

如果这些国家中,有些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

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在经济危机中全身而退,一些国家会因为各种原因,在经济危机中遭到重创。

大部分国家会努力发展恢复经济,而保不齐有一些国家起了别的念头,把恢复自身的主意打到了别的国家头上

比如说德国,在19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德国就损失惨重,这使得极端的纳粹主义在德国成功上台,为后面二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就是和之前两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相比,现在的世界有了很大的不一样。

如果仅仅是经济危机的话,那么发动战争并不是唯一的转嫁方法,甚至不是最高效的转嫁方法

通过金融、贸易手段,转嫁自身的经济压力,这是目前某大国更加熟练也更加高效的办法。

所以经济危机这一征兆只能作为参考,和是否爆发战争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关系并不是特别大。

扩充军备是信号

现代战争某种意义上就是存量战争,武器装备的存量多少,就决定了战争中能够投入多少力量。

比如说一架先进的战斗机,生产周期以月为单位。一艘军舰的建造周期以年为单位

而在高烈度的现代战争中,往往几天甚至十几个小时,双方就能分出胜负。

在美国对于中美海战的推演中,他们认为海战将会在十二个小时内结束,而双方会损失数艘航母和几十艘军舰。

在这样的高烈度战争中,战争开始后生产的装备,根本就赶不上战争中使用

所以如果有的国家在准备发动战争,那么他们一定会在战争爆发之前临时增加大量的军备订单,扩充一些武器装备的数量。

像美国最近就下了一大笔弹药订单,金额数百亿美元,外界普遍解读为美国在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

这些武器装备包括战斗机、坦克等主战装备的数量,也包括导弹、制导炸弹等弹药的数量。

要支撑一场高烈度战争,这些装备的消耗数量将会远高于生产能力,这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军队具备的战斗力

没有足够的装备供给,尤其是预先准备的弹药,那么就会像俄乌冲突中的俄军一样,在战争初期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力,把整个冲突打成了一场烂仗

所以如果一个国家在准备发起战争,那么我们大概率能够看到这个国家在扩充军备,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

外交和舆论很关键

人类的战争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师出有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特别是到了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舆论成为任何国家发动战争中不能忽视的一环,除非有能力直接压制舆论,不然都要做到“师出有名”,争取舆论上的主动权。

就拿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人著名的“洗衣粉”事件来说,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假的。

但是这就是一个借口,有了这个借口,美国的宣传机器就能全力开动,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营造声势

所以,宣传机器是否开动,是战争会不会发动一个非常关键的征兆。

和宣传机器一样具备关键参考价值的,还有就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

外交关系可以直接反映两国关系,两国若真的走到了战争那一步,那么外交关系显然好不起来。

驱逐外交官、关闭使馆等,都是反映两个外交关系恶化的信号。

如果出现了这种信号,虽然不能说战争马上就会到来,但也意味着战争的距离比之前更近,若局势没有改善,那么战争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军队调动是重点

一般来说,当出现不寻常的、大规模的军队调动的时候,战争也就不远了。

对于绝大部分国家来说,军队平时的部署情况和战时的部署情况,是有很大区别的。

平时的部署情况,主要以补给、训练的便利和驻扎区域的划分为主,而不是以实战要求为主。

比如说一支部队的驻地附近有一座高地,平时部队显然不会驻扎在这个高地上,而是驻扎在物资补给比较便利的平原地区

但如果到了战时,这支部队需要在这一片区域准备作战的时候,就要调动驻扎到高地上,占据地形优势。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例子,现代战争的军队调动比这要复杂得多。

不过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准备发动战争,特别是大规模战争的时候,军队的大规模调动是不可避免的

这甚至可以说是最为准确的信号

比如说在美国发动海湾战争之前,联军的军队调动甚至持续了半年时间,几十万联军被部署到中东地区,这是再明显不过的开战信号。

所以如何隐蔽军队的调动,避免被敌方发现己方的战争企图,也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

最常见的隐蔽手法,就是以军演的名义作为掩护,从而实现较为不引人注意的大规模军队调动。

不过这个手法用得太多,军演反而变成一种展示态度的手段,某种意义上算是战争威胁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一旦判断错误就有可能蒙受重大损失。

所以某个国家的军队调动情况,历来是判断战争意图的重点,而具体的调动情况则可以用来分辨战争或者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征兆   世界大战   北约   俄军   经济危机   美国   军队   信号   战争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